大凤朝,金銮殿。
庄严肃穆的大殿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高踞龙椅之上的,是当今凤帝上官凰,年近五旬,威仪天成,此刻却面沉如水,凤眸含煞,周身散发的低气压让整个大殿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废物!一群废物!”上官凰猛地将手中的奏折摔在御案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震得百官心头一颤,“北境戎族叩边,连下三城!南疆水患,灾民流离失所!国库空虚,赈灾款项迟迟不能到位!朕养着你们这些臣工,是让你们在这里当泥塑木雕的吗?!”
怒斥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无人敢应。
百官之首,皇太女上官似锦,身着明黄色凤纹朝服,头戴珠冠,垂眸静立在御阶之下。她身姿挺拔,面容清冷绝丽,即便在盛怒的母皇面前,依旧保持着沉静的气度。
【阿锦!阿锦!醒醒!接受信息啦!】阿若声音在她意识中响起。
似锦微微睁眸:“好。”
*
这是一片女尊男卑的世界,女子为尊,掌权天下,男子地位低下,多为附庸。
在原文《凤舞九天》中,原主上官似锦,本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女,性情刚直,能力出众,本是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然而,这一切都在三皇女上官琳琅从一场“重病”中苏醒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官琳琅,表面玩世不恭,流连花丛,是个标准的纨绔皇女。实则,内里早已换成了一个来自现代、拥有博士学历、心机深沉的穿越灵魂!
她利用远超时代的见识和手段,暗中结交权臣,培植党羽,更以“奇思妙想”和“体贴入微”的姿态,赢得了凤帝上官凰的偏爱和信任。
而原主上官似锦,则因为性格过于刚直,屡屡触怒凤帝,又因上官琳琅的暗中设计,接连在朝政大事上“犯错”,逐渐失宠。最终,在一场精心策划的谋逆诬陷中,被废黜太女之位,圈禁至死。
而上官琳琅则踩着姐姐的尸骨,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君临天下,并纳了四位身份显赫、各怀绝技的皇夫,成就一代女帝传奇。
最后……原主上官似锦,不过是这场权力游戏中最先出局的炮灰罢了。
信息接收完毕,似锦缓缓抬起眼眸,眼底深处一片冰寒。
女尊男卑?倒是新鲜。
“太女!”凤帝上官凰冰冷的目光扫了过来,“对于北境战事和南疆水患,你有何见解?”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似锦身上。不少官员眼中带着幸灾乐祸,尤其是站在对面队列前列、那个穿着一身骚包紫色亲王服、嘴角噙着玩味笑容的女子——三皇女,上官琳琅。
似锦深吸一口气,压下脑中翻腾的思绪,上前一步,声音清越沉稳:“回母皇,北境戎族虽骁勇,然其补给线漫长,利于速战,不利久持。儿臣以为,当派一员善守之将,固守现有防线,坚壁清野,断其粮草,待其师老兵疲,再寻机反击。至于南疆水患,当务之急是开仓放粮,安置灾民,同时征调工部与地方能吏,疏通河道,加固堤防。”
“国库空虚,可先从内帑拨付部分应急,再令户部加紧催缴各地亏空,并……考虑向江南富商发行‘赈灾国债’,以未来税收为抵押,筹集款项。”
她条理清晰,对策务实,既考虑了军事,也兼顾了民生和财政,与刚才百官噤若寒蝉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
凤帝上官凰的脸色稍霁,但并未完全缓和,她冷哼一声:“说得轻巧!善守之将?如今朝中还有几个能顶住戎族铁蹄的?赈灾国债?闻所未闻!岂非与民争利?”
上官琳琅此时轻笑一声,插话道:“皇姐此言差矣。戎族凶猛,一味固守岂非示弱于天下?我大凤朝威仪何在?至于向商人借钱……呵呵,皇姐,这岂不是将朝廷的体面踩在了脚下?”
上官琳琅作揖:“母皇,儿臣以为,当派遣精锐,主动出击,扬我国威!赈灾款项,应从那些贪墨的蛀虫身上狠狠抄没才是!”
她的话听起来慷慨激昂,实则空洞冒险,却迎合了凤帝此刻的焦躁和部分官员的激进心理。
凤帝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似锦并未因上官琳琅的插话而慌乱,她目光平静地看向凤帝,声音依旧沉稳:
“母皇,固守并非怯懦,而是以逸待劳,避其锋芒。戎族铁骑虽强,但深入我境,补给艰难,久则生变。主动出击,看似扬威,实则可能正中其下怀,陷入消耗战,徒增伤亡。至于赈灾国债,”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笃定:“并非与民争利,而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共渡难关。江南富商,家国一体,国难当头,理应分担。此法可解燃眉之急,亦能维系朝廷体面。”
她的话语逻辑清晰,利弊分析透彻,与上官琳琅那番空洞的豪言壮语相比,高下立判。
凤帝上官凰的眼神微微闪动,显然被说动了几分。
她虽偏宠琳琅,但并非昏聩之君,此刻也知似锦所言更为稳妥。
然而,就在她沉吟之际,一个阴冷、带着几分慵懒却又极具穿透力的声音,自大殿角落幽幽响起:
“太女殿下言之有理。”
这声音不大,却如同冰锥刺入骨髓,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骤然下降了几分!
百官们齐刷刷地打了个寒颤,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不少人甚至不敢抬头,只敢用眼角的余光,敬畏地瞥向声音来源的方向。
只见大殿一侧,靠近龙椅的阴影处,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多了一道身影。
那人穿着一身玄色绣金蟒袍,身姿颀长,懒洋洋地靠在一根盘龙金柱上。他面容极其俊美,却苍白得毫无血色,一双狭长的凤眸微微眯着,眼尾上挑,带着一种漫不经心的邪气。薄唇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整个人散发着一股阴鸷、危险、生人勿近的气息。
九千岁,谢云樊。
女皇身边最信任、也最令人恐惧的内侍监,掌印太监,东厂督主。权倾朝野,手段狠辣,真正的没有道德,没有三观,让人闻风丧胆,可止小儿夜啼的存在。
此刻,他竟开口,为太女说话?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上官琳琅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中闪过一丝忌惮和怨毒。这个阉人!怎么偏偏这时候出来搅局!
凤帝上官凰看到谢云樊,语气却缓和了不少:“云樊,你也觉得太女所言可行?”
谢云樊懒懒地抬了抬眼皮,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殿中的似锦,那眼神冰冷、探究,带着一种审视猎物的意味。
“北境之事,稳妥为上。戎族不过是群未开化的蛮子,耗着便是。”他声音依旧慵懒,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至于银子嘛……抄家灭族,来钱是快,但吃相难看,也容易逼狗跳墙。太女这‘借钱’的法子,倒是有点意思。”
他顿了顿,嘴角那抹邪气的弧度加深:“不过,这钱能不能借到,借来了怎么用,会不会有人中饱私囊,呵呵,就得看各位大人的本事了。”
他这话,看似赞同,实则暗藏杀机!分明是在警告某些人,别想在这笔钱上动歪心思!
百官们噤若寒蝉,冷汗直流。
凤帝沉吟片刻,终于拍板:“既然如此,北境战事,就依太女所奏,命镇北将军固守待援。南疆水患,拨内帑十万两应急,户部即刻拟定‘赈灾国债’章程,三日内呈报!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如蒙大赦,躬身退朝。
*
退朝的钟声响起,百官们鱼贯而出,不少人经过似锦身边时,眼神复杂,有敬佩,有忌惮,也有幸灾乐祸——被九千岁盯上,可不是什么好事!
似锦面色平静,随着人流走出金銮殿。她需要尽快消化这个世界的规则和身份,并制定应对之策。
刚走出殿门,来到汉白玉铺就的宽阔广场上,一阵带着凉意的秋风拂过。
似锦脚步微顿,目光不经意地扫向不远处。
只见那道玄色蟒袍的身影,正独自一人,负手立于广场边缘的汉白玉栏杆旁,眺望着远处层叠的宫阙。秋风卷起他宽大的袖袍和如墨的长发,更添几分孤寂与阴戾。
似锦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原文中对谢云樊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