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和孔捷正在临时充作指挥部的原日军守备队办公室里,对着墙上那张简陋的灵石县地图指指点点,安排各团的防御和物资转运区域,一个骑兵营的通信兵就满脸兴奋、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连报告都忘了喊,直接嚷道:
“旅长!副旅长!发了!咱们发大财了!营长让俺赶紧来报告!武器库那边,好东西堆得跟山一样!光是没开封的三八大盖,一眼望不到头!
步兵炮、重机枪、掷弹筒,还有那子弹炮弹箱子,摞得比墙还高!营长说,怕是够咱们全旅再扩编二个团还有富余!”
李云龙一听,眼睛瞬间亮得跟探照灯似的,一把推开地图:“啥?比墙还高?走!老孔,赶紧看看去!别是孙德胜这小子被马踢了脑袋,看花眼了!”
孔捷也来了兴致,磕了磕烟袋锅子:“走!眼见为实!要真有这么多,咱们新一旅可真就成了地主老财了!”
两人带着几个警卫员,跨上战马,直奔城西的仓库区。越靠近那边,气氛就越火热。只见街道上 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一团的战士们、县大队的民兵、还有扛着扁担推着独轮车的民工,正组成一条条长龙,兴高采烈地从几个巨大的仓库里往外搬运东西。
看到李云龙过来,人们纷纷让路,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旅长好!”
“旅长,咱们发财啦!”
战士们兴奋地打着招呼。
李云龙一边点头回应,一边快步走进最大的那座武器库。一进去,连他这个见过不少世面的老红军,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脱口而出:“好家伙!他娘的,这是端了倭寇的皇库了?!”
眼前的景象确实震撼。仓库极其宽敞,里面灯光明亮(孙德胜让人找到了日军的发电机),堆积如山的木箱整齐码放,几乎顶到了高高的屋顶。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枪油和木材气味。
孙德胜正指挥着人手清点,看到李云龙和孔捷进来,连忙跑过来,激动地脸都红了:“旅长!副旅长!你们快看!咱老孙没吹牛吧!”
他指着那些木箱,如数家珍:“你看那边,全是崭新的三八式步枪,估计至少两千支!那边是歪把子轻机枪,六七十挺!九二式重机枪,二十多挺!掷弹筒上百具!步兵炮那边还有4门全新的,带底座和轮子的!
迫击炮8门,还有那边,全是弹药,步枪子弹、机枪子弹、炮弹、手榴弹……我粗略算了下,这他娘的足足是两个齐装满员的大队的基础装备!还是加强版的!”
孔捷绕着那些箱子走了一圈,摸了摸上面印着的日文标识和兵工厂代号,沉吟道:“老李,看这包装和数量,不像是灵石守备队的日常储备。倒像是刚从后方运过来,暂时存放在这里,准备转运到其他战场的补给物资。你看,很多箱子都没开封。”
李云龙一拍大腿,哈哈大笑:“哈哈哈!天助我也!管他娘是给谁的!到了咱老李的地盘,就是咱新一旅的!肯定是鬼子往南边华中、战场运的补给,让咱们给截胡了!痛快!真他娘的痛快!这下我看谁还敢说咱新一旅是叫花子部队!”
他立刻对跟在身后的通讯员下令:“快!去告诉张大彪,别磨蹭了!把他一团的人全给老子拉过来!别的先放放,优先搬运武器弹药!老子要一粒子弹都不给鬼子留下!”
“是!”通讯员飞跑而去。
很快,张大彪就带着一团的主力赶到了,看到这场景,也是惊得合不拢嘴,随即咧开大嘴傻笑:“旅长,这下咱们可真阔气了!”
“阔气个屁!赶紧给老子搬!”李云龙笑骂道,“手脚都麻利点!王承柱呢?王承柱死哪儿去了?”
“旅长,俺在这儿呢!”王承柱的声音从仓库深处传来,只见他带着几个炮兵营的骨干,正围着那几门崭新的九二式步兵炮和一堆炮弹箱打转,眼睛放光,如同看着稀世珍宝。
“赶紧的!把你那炮营能动的都叫来!这些炮和炮弹归你了!给老子伺候好了,少一个螺丝钉,老子扒你的皮!”李云龙吼道。
“哎呦!谢谢旅长!谢谢旅长!”王承柱喜得连连搓手,赶紧招呼手下,“快!都过来!小心点!这下子我们炮营火力又加强多了!”
炮兵们小心翼翼地将火炮推出仓库,又将一箱箱沉重的炮弹搬运出去。王承柱亲自监督,不时叮嘱:“慢点慢点!这可都是宝贝疙瘩!”
就在搬运炮弹的过程中,一个细心的排长突然喊道:“营长,你来看!这箱炮弹标识不对!”
王承柱走过去,撬开一个密封格外严实的木箱,里面铺着防震稻草,露出几颗颜色和形状与普通九二式步兵炮炮弹略有差异的炮弹,弹体上还印有特殊的红色标志和日文。
王承柱脸色微微一变,拿起一颗仔细看了看,又凑近闻了闻(虽然知道危险,但老炮兵的习惯),脸色凝重起来。他赶紧抱着这颗炮弹跑到李云龙面前:“旅长,您看这个!”
李云龙和孔捷凑过来一看,李云龙的眉头也皱了起来:“这他娘的是……毒气弹?”他虽然没见过实物,但听说过鬼子的这种缺德玩意儿,弹体上的骷髅头和特殊颜色标识很显眼。
“没错,旅长!”王承柱肯定地说,“就是毒气弹,看样子像是芥子气的!和上次鬼子飞机扔的有点像。这仓库里发现了十几箱呢!”
旁边的孙德胜、张大彪等人一听,脸上都露出厌恶和愤怒的神情。孔捷沉声道:“小鬼子真是丧尽天良,这种东西也生产装备!”
李云龙盯着那颗毒气弹,眼神变幻,突然冷哼一声:“娘的,好东西啊!都给我搬走!一颗不许落下!”
众人都是一愣。孔捷诧异道:“老李,这……这东西太伤天和,而且我们也不会用啊……”
“不会用可以学!”李云龙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小鬼子能用,咱为啥不能用?下次碰上难啃的硬骨头,或者鬼子再敢用这玩意儿,咱就原样给他扔回去!
让他们自己也尝尝这毒气的滋味!这就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搬!都给我小心点搬,别他娘的把咱们自己人给熏着了!”
王承柱虽然觉得有点冒险,但旅长下了命令,立刻执行:“是!保证完成任务!单独存放,小心搬运!”
处理完毒气弹的事,李云龙心情更好了,背着手在仓库里转悠,看着战士们热火朝天地搬运,心里美滋滋地算计着这些装备能组建多少新的部队。
这时,二团长沈泉也找了过来,脸色却有点古怪:“报告旅长,副旅长。”
“嗯?沈泉,你那边情况怎么样?银行和金库拿下了吗?”李云龙问道。
“拿下了,旅长。”沈泉点点头,随即压低了些声音,“另外,我们在清理日军营区旁边的一个……一个日式艺伎馆的时候,发现了十几个女人。大部分是朝鲜人,还有几个是日本人。
看样子……是被鬼子抓来的慰安妇,都吓坏了。还有,在搜查那个被击毙的松下大队长原来在县城的住处时,发现了一个隐蔽的密室,里面有不少好东西。”他说着,递过来一张清单。
李云龙接过清单扫了一眼,上面写着:大黄鱼(金条)二十根,小黄鱼五十根,现大洋若干箱,珠宝首饰一盒,还有不少古玩字画。显然,这是松下贤次郎搜刮的私财。
“哼,这小鬼子也没少捞啊。”
沈泉接着报告:“还有,旅长,我们在城里几家挂着日本商行牌子的铺面和后院,发现了五辆卡车!看起来都还挺新,油也有几十桶。估计是平时用来给他们自己运货的。”
李云龙一听,眼睛又亮了:“卡车?好东西啊!这玩意儿拉物资可比马车快多了!小鬼子没一个好东西,抗战开始前,多少鬼子军官和间谍就是扮成商人摸进来搞破坏、画地图的!这些商行,有一个算一个,底子都不干净!车呢?都能开吗?”
“检查过了,有四辆状况很好,一辆需要简单修理一下。”沈泉答道。
“全都给老子弄过来!”李云龙大手一挥,“正好!咱们这么多物资正愁怎么运呢!这下解决大问题了!告诉会开车的战士,优先用卡车拉重家伙,比如火炮、炮弹、还有那些机床零件!”
“是!”沈泉记下,然后继续请示,“那……旅长,那些商行里的日本侨民怎么处理?有几个是掌柜和家属,看起来就是普通生意人。”
李云龙皱了下眉头,沉吟片刻道:“咱们八路军有政策,不杀俘虏,不虐待平民。对这些日本侨民,也要区别对待。
让敌工科的同志去仔细甄别一下。查清楚他们的底细,如果确实只是普通商人,没有参与间谍活动和军队后勤,也没有欺压咱们中国老百姓的行为,那就集中看管起来,以后按政策遣返或者交换俘虏。
但要是有血债,或者查实是披着商人皮的间谍、特务,那老子绝不客气!该公审公审,该枪毙枪毙!这件事你让政治部的人去办,要仔细,不能冤枉一个,也不能放过一个!”
“明白了,旅长!我立刻去安排!”沈泉对旅长既能坚持原则又能灵活处理表示敬佩。
然后李云龙又对沈泉之前汇报的关于女人的事情指示道:“那些女人,都是苦命人,特别是朝鲜的,也是被鬼子迫害的。把她们都好好安置,带回根据地去,交给师部政治部处理。
让敌工科的同志好好安抚教育,愿意回家的想办法送回去,愿意留下的安排工作。至于那几个日本娘们儿……”他顿了顿,摸了摸下巴,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
孔捷在旁边看着清单,听到这里,抬头正好看到李云龙那表情,忍不住也笑了:“老李,你笑啥?想起来啥了?”
李云龙嘿嘿一乐,对孔捷说:“老孔,你还记得不?上次我去师部开会,碰到后勤部长张万和,那老抠门,多要几箱手榴弹跟要他命似的。
我当时就跟他说,‘老张,你等着,哪天老子给你弄两个日本娘们儿来,换你几十箱手榴弹!’没想到,嘿,这话还真应验了!虽然这娘们儿不是用来换手榴弹的,但还真让咱捞着了!”
孔捷闻言,想起李云龙平时的混不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指着李云龙:“你呀你!这张破嘴!啥话都敢往外撂!这话要是让师长听见,非关你禁闭不可!”
两人笑了一阵,李云龙才止住笑,对沈泉正色道:“行了,说正事。这些女人都一并送师部处理。至于这些金银财宝,”他指了指清单,“给老子统计清楚,封存好。咱们新一旅这次缴获多了,不差这点黄白之物。
这些玩意儿,咱们留着用处不大,正好带回去,上交总部和师部,还有……给咱们的老旅长也送一份去。各方都艰难,这点东西,也算咱们新一旅的一点心意。”
沈泉听后,眼中露出敬佩之色,立正道:“是!旅长!我马上办!”
李云龙又补充道:“通知各团,以及所有地方上的同志,抓紧时间搬运!现在是卡车、马车、独轮车、扁担全都给老子上!重点是武器弹药、药品、粮食、被服、通讯器材、发电机、五金工具!
机器设备能搬则搬,不能搬的……以后再说!告诉同志们,辛苦了,再加把劲!务必在天亮之前,把所有能搬走的物资全部运出县城!咱们不能贪多嚼不烂,更不能留在这里挨鬼子飞机的炸弹!”
“是!”众人齐声应答。
其实,李云龙此刻还不知道,由于尖刀队的行动极其迅速,灵石县的小队长根本没来得及向太原发出求援电报就被击毙了。
日军第一军司令部此刻可能才刚刚收到渡边联队玉碎的确认消息,对灵石县的情况恐怕还一无所知。但李云龙这种谨慎到骨子里的作风,正是他能在无数次恶战中存活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命令下达,整个灵石县的搬运工作进入了最后的高潮。夜色下,无数条火把和灯光明亮的长龙,从县城各个仓库涌出,蜿蜒曲折,向着城外,向着根据地的方向,源源不断地流动。
新增加的卡车轰鸣着,满载着沉重的火炮和弹药箱,大大提高了效率。这是一支胜利之师,更是一支满载而归、必将变得更加强大的铁血雄师!
李云龙站在仓库门口,看着这川流不息的景象,心潮澎湃。他知道,有了这些资本,新一旅的下一步,必将更加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