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会议室里,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太行山冬日的严寒。
烟雾缭绕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的精英将领们济济一堂,虽然衣着朴素,甚至不少还带着战火硝烟的痕迹,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睿智和历经沙场淬炼出的沉稳光芒。
会议正式开始,副总指挥站在那张巨大的、标注着敌我态势的华北地图前,目光如炬,扫视全场。他首先总结了自“百团大战”爆发以来,各部队取得的辉煌战绩,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
“同志们!从今年八月至今,我八路军各部,在总部的统一指挥下,主动出击,向正太、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平绥等主要交通线及沿线日军据点,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破袭战!
数月来,我军共进行大小战斗一千八百余次,毙伤俘日伪军四万六千余人,攻克据点两千九百余个,破坏铁路近千里,公路三千余里,桥梁、隧道、车站无数!
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严重破坏了其以战养战的战略企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他停顿了一下,会场里鸦雀无声,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每一位将领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激动,因为这些战绩中,凝聚着他们和无数战士们的心血与牺牲。
副总指挥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太岳山北麓的区域,语气变得更加激昂:“在此次战役,特别是最近粉碎日军所谓‘三路扫荡’的战斗中,有一支部队,表现尤为突出,战果尤为辉煌!”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坐在前排的李云龙。李云龙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脸上虽然努力保持着平静,但微微颤抖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这就是李云龙同志领导的新一旅!”副总指挥的声音高昂起来,“在百团大战第一阶段,该旅于韩家岭地区,抓住战机,果断出击,全歼日军增援部队渡边联队主力,毙伤俘敌近四千人,击毙联队长渡边谦作大佐,极大震撼了敌军!
在此次反扫荡作战中,该旅更是作为主力,在兄弟部队的密切配合下,于远寨山、李家峪地区,一举歼灭日军西路扫荡军——关东军精锐山口加强联队及其配属部队,毙伤俘日伪军约六千人,击毙联队长山口次郎大佐、大队长木村中佐等多名指挥官,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其中包括105毫米榴弹炮等重武器!
彻底粉碎了日军西路进攻,为整个反扫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副总指挥看向李云龙,目光中充满了赞赏:“新一旅的胜利,是坚决执行命令、灵活运用战术、发扬英勇顽强战斗作风的典范!经总部研究决定,并报请延安批准,对李云龙同志领导的新一旅,予以全军通令嘉奖!”
“哗——!”会场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各位旅长、纵队司令纷纷向李云龙投来祝贺的目光,有的竖起了大拇指,有的隔着座位向他挥手致意。李云龙赶紧站起来,向四周敬礼,脸上因激动和些许不好意思而泛着红光。
掌声稍歇,副总指挥宣布了另一项更为重要的决定:“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太岳军区,特别是北部的领导力量,适应今后更加残酷复杂的斗争形势,经总部慎重研究,并报请延安同意,决定:任命李云龙同志,为太岳军区副司令员!”
这个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引起了更大的反响。太岳军区副司令员!这意味着李云龙正式进入了八路军高级指挥员的行列。
虽然总部首长明确他仍主要负责新一旅的战斗工作以及太岳山北部的战斗部署,但这无疑是对他和他所带领部队的最高肯定。
李云龙再次猛地站起,身体挺得如标枪般笔直,激动地大声道:“感谢总部首长信任!感谢同志们支持!我李云龙……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不辜负首长们的栽培!一定带领新一旅,带领太岳北部的同志们,继续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争取更大的胜利!”
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赢得了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的会议,主要围绕各根据地下一阶段的战略部署展开。副总指挥、师长、副总参谋长分别讲话,指出日军此次遭受重创后,短期内可能采取守势,但必然会从其他战场抽调兵力,进行更疯狂的反扑。
要求各部队利用当前相对宝贵的间隙,全力进行休整补充,消化缴获,总结经验,训练新兵,巩固根据地。同时,要密切关注敌情变化,积极寻找有利战机,继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积小胜为大胜。
会议开了一整天,内容详实,分析透彻,部署周密。直到夜幕降临,会议才宣告结束。各位将领纷纷起身,互相交流着会议精神,准备返回各自的部队落实。
李云龙正要和赵刚一起离开,却被副总指挥的警卫员叫住:“李副司令员,请留步,副总指挥请您过去一下。”
李云龙心中一凛,赶紧整理了一下军容,对赵刚使了个眼色,便跟着警卫员来到了副总指挥那间更加简朴的办公室。
副总指挥正坐在炭火盆边看文件,见李云龙进来,指了指对面的凳子:“坐吧,李云龙。”
“是,副总指挥!”李云龙规规矩矩地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像个等待老师训话的学生。
副总指挥放下文件,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今天在会上表扬你,不是让你骄傲的。是让你认识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是!副总指挥,我明白!”李云龙赶紧表态。
“嗯,”副总指挥点点头,“你们新一旅打得好,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鬼子这次吃了大亏,绝不会善罢甘休。
那个新上任的松岩义雄,还有关东军,都不是善茬。下一步,他们很可能调集更多部队进入山西,报复性的扫荡只会更加残酷。
你们虎头山、王家湾根据地,地处要冲,必然是敌人重点照顾的对象。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把兵练好,把工事修坚固,把群众发动起来,准备应对最困难的局面。”
李云龙目光坚定:“请副总指挥放心!我们一定加紧备战,绝不松懈!鬼子来多少,我们就消灭多少!”
副总指挥满意地笑了笑,换了个轻松点的语气:“听说你小子这次又发财了?
十辆大卡车,拉了一个团的装备和冬装送到总部?不错,不错!有点大局观,知道惦记着家里和兄弟部队了,不枉我和师长这么看重你,放你出去独立发展。”
李云龙嘿嘿一笑,有些得意又有些不好意思:“副总指挥,看您说的,这都是应该的。没有总部的领导和兄弟部队的配合,我们新一旅也打不了胜仗。”
“知道就好。”副总指挥喝了口热水,看似随意地问道,“对了,还有个事。近期,总部考虑安排一批像你这样有丰富实战经验,但缺乏系统理论学习的指挥员,去后方抗大分校学习一段时间,充充电。你心里要有个准备。”
去学习?李云龙愣了一下,他习惯了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干,对坐下来读书听课实在有些打怵,但这是总部的安排,他只能硬着头皮答应:“是!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这时,师长和副总参谋长也笑着走了进来。师长打量着李云龙,打趣道:“李云龙,你小子现在可是咱们八路军的高级干部了,这个人问题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了?听说你现在还打着光棍?”
李云龙的脸腾一下就红了,梗着脖子道:“师长!现在抗战形势这么紧张,整天想着打鬼子,哪有心思想那些个人的事?等打跑了小鬼子再说!”
副总参谋长笑道:“哎,这话就不对了。正因为抗战是持久战,我们才更要关心干部的生活嘛。成了家,有了牵挂,革命的动力更足,也能为咱们的革命事业培养接班人不是?”
副总指挥也难得地开起了玩笑:“怎么?是不是你李云龙眼光太高,看不上咱们根据地的女同志?还是你小子没本事,搞不定?要不要组织上帮你牵牵线,解决一下?”
李云龙被几位首长说得面红耳赤,急忙分辨道:“副总指挥!您可别小瞧人!咱老李当年在大别山,那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
提亲的媒婆差点踏破门槛!不……不劳烦组织费心,我……我自己能解决!”他那窘迫的样子,逗得三位首长哈哈大笑。
在轻松的氛围中,这次特别的谈话结束了。副总指挥最后严肃地叮嘱道:“云龙同志,职务越高,责任越大。一定要戒骄戒躁,凡事多和赵刚同志商量,从大局出发。好了,去吧,赵刚同志该等急了。”
李云龙敬礼告别,走出副总指挥的窑洞,长长舒了口气,感觉后背都出汗了。他快步走到约定的地点,果然看见赵刚正和一个人在说话,走近一看,竟是386旅的老旅长。
李云龙赶紧跑过去,立正敬礼,声音洪亮:“老旅长!”
老旅长转过身,看着他,脸上带着欣慰又严肃的表情:“行啊,李云龙,现在成了李副司令员了,又回到老子……哦不,又和老子在一个军区战斗了。”
李云龙嘿嘿笑道:“老旅长,看您说的,我永远都是您手下的兵!在您的领导下,咱们肯定能打更多胜仗,多杀鬼子!”
老旅长哼了一声,语气变得严厉起来:“别刚升了官就翘尾巴!我告诉你,你这一年多没犯什么大错误,表现不错,可别得意忘形又给老子捅娄子!要是敢犯浑,仗着功劳不服从指挥,或者又搞什么山头主义,老子照样撸了你!听见没有?”
“听见了!老旅长!保证不犯错误!”李云龙赶紧保证。
老旅长语气缓和下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现在是高级指挥员了,虎头山根据地也搞得有声有色,新一旅是咱们八路军的主力王牌。
考虑问题,要更全面,更长远,要从整个太岳军区,甚至整个山西抗战的全局出发。不能再像以前当团长那样,只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了。”
“是!谢谢老旅长教诲!我一定牢记在心!”李云龙郑重地回答。
又叮嘱了几句,老旅长才转身离去。
李云龙和赵刚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振奋与凝重。他们找到警卫连和车队,趁着夜色,踏上了返回虎头山的归途。
卡车的引擎再次轰鸣,车灯划破黑暗,载着荣誉、责任与新的使命,驶向那片需要他们继续用热血和忠诚守护的土地。
车厢里,李云龙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山影,心中已然在盘算着如何将总部的指示和老旅长的叮嘱,落实到下一步根据地的建设和部队的训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