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的除夕,朔方郡内外早已是银装素裹,天地间唯余一片苍茫的白。
接连数日的鹅毛大雪,将山川、道路、城郭尽数覆盖,积雪深可没膝,寻常车马早已断绝,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极致的严寒冻结、封存。
然而,在这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时节,朔方郡守府的核心议事厅内,却是一派与室外截然相反的温暖如春、人声鼎沸。
四个巨大的精铁煤炉分别置于厅堂四角,炉膛内来自本地矿坑的上好石炭烧得通红旺盛,源源不断地散发着驱散一切寒意的热浪,将偌大的厅堂烘烤得暖意融融,甚至让人只需穿着单衣便可安然端坐。
这是凌云第一次如此正式且齐全地召集麾下所有核心成员共度除夕,意义非凡。厅内,文武分列,济济一堂,气象森严而又充满活力。
文臣一侧,以气质沉静、目光深邃的荀攸为首,其旁是眼神灵动、带着几分不羁与慧黠的郭嘉,以及面容清癯、神色却异常专注的戏志才。
这三位谋士,已然是凌云麾下智慧的核心。其后是面容儒雅却自带威严的顾雍,他刚刚从五原风尘仆仆赶回;
接着是神态稳重、掌管朔方钱粮民生的张昭;才华横溢、负责文书教化的王璨;以及面容冷峻、执掌刑律与内部监察的满宠。人人气度不凡,代表着凌云势力日益完善的文官体系。
武将一侧,更是将星闪耀,威风凛凛。
雄壮如山、忠心耿耿的典韦,如同铁塔般矗立在最靠近凌云的位置;沉稳干练、已有大将之风的张辽;虽鬓角微霜却目光锐利如鹰、气势丝毫不减的将军黄忠;
从五原赶回、风尘仆仆却难掩锐气的李进、赵云、太史慈;以及面容坚毅、沉默寡言却自带一股铁血气质的高顺。
他们虽未着沉重甲胄,只穿着便于活动的常服或皮裘,但那股久经沙场、纵横捭阖的凛然之气,却充盈着整个厅堂。
唯有郝昭,因肩负镇守北疆门户鸡鹿塞的重任,未能亲临,但其坚守边关的功绩,亦被在场所有人感念于心。
此外,德高望重、须发皆白的华佗先生作为特殊人才受邀在列;已是“朔方文工团”团长、容光越发照人的来莺儿也含笑而坐;
而最为特殊的,便是坐在凌云身侧主位、小腹已微微隆起、面容带着母性光辉与幸福红晕的甄姜,她不仅代表着凌云的内眷,也象征着与冀州甄家紧密的商业与血缘联盟。
如此盛况,可谓文武济济,英才云集,充分展现了凌云势力空前的团结、强盛与勃勃生机。
为了这次难得的团聚,凌云也拿出了他作为穿越者的“秘密武器”,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烧烤迎年会”。
他早已命人将从徐州商家意外购得、并已小心留下种子的珍贵辣椒晒干磨成细粉,又将同样来自西域的孜然香料准备妥当。
厅堂中央,特制的数个青铜烧烤架早已支起,上好的果木炭烧得正红,厨役们正在凌云亲自指点下,将早已用酱料、盐巴和少许香料腌制好的牛羊肉、鸡翅、甚至一些难得的内脏串成串,置于架上翻烤。
很快,一串串被烤得滋滋作响、油脂滴落激起阵阵火苗、香气霸道四溢的肉串被端上了每一张食案。
那红艳诱人的辣椒粉,混合着孜然独特的辛香,与肉类本身的焦香完美融合,形成了一种在场绝大多数人从未体验过的、极具冲击力的复合香气。
除了因在徐州巡游而早已尝过滋味的太史慈,以及负责商贸对接、略有耳闻的甄姜和顾雍尚能保持镇定外,其余众人,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在品尝第一口之后,几乎都露出了程度不一的震惊与不可思议之色。
荀攸谨慎地端详着手中那串红彤彤的肉串,试探性地咬了一小口,顿时,一股灼热却不过分刺激的辛辣感伴随着浓郁的肉香在口中炸开。
让他忍不住轻轻吸了口气,眼中闪过惊异:“主公,此物……色泽如火,辛香炽烈,入口如暖流涤荡,竟是前所未见之美味!”
郭嘉则早已不顾形象,大口咬下,被辣得微微张嘴吸气,却满脸畅快,抚掌笑道:“妙!妙极!此味酣畅淋漓,直透心胸,竟有激发豪情之感!奉孝以为,此物当佐烈酒,方为绝配!”
戏志才细嚼慢咽,品味着那层次丰富的香气,沉吟道:“香料运用之妙,堪称鬼斧神工。这辛辣非但未夺肉之本味,反而将其烘托得愈发鲜美,更能驱寒开胃,于这北地寒冬,实乃佳品。”
就连一向老成持重的张昭,在细细品尝后,也忍不住颔首称赞:“风味独特,霸道浓烈,确能提振精神,前所未见。”
王璨更是文思泉涌,连声赞叹,直言此味可入诗篇。
满宠虽依旧面容严肃,但进食的速度却明显快了几分,显然也极为认可。
武将那边的反应则更为直接和热烈。
典韦直接一手抓了好几串,吃得满嘴油光,瓮声瓮气地大声赞道:“好吃!够劲道!比平日里那清汤寡水的炖肉强了百倍!过瘾!”
张辽举止稍显文雅,但眼中放光,笑道:“此物风味独特,香辣逼人,确能激发血勇之气,佐酒更是相得益彰。”
黄忠抚须点头,感受着那股暖流自腹中升起,赞道:“好!食之浑身暖透,气血通畅,于我等习武之人,大有裨益。”
赵云和李进亦是赞不绝口,显然对这种新奇而充满力量感的味道极为喜爱。
华佗先生饶有兴致地仔细分辨着辣椒和孜然的气味,甚至用手指蘸取少许辣椒粉品尝,若有所思道:“此二物,性似辛温,确有温中散寒、行气开郁、促进食欲之效。若运用得法,炮制入药,或可用于治疗寒湿痹痛、食积腹胀等症。”
来莺儿则被那辣意刺激得俏脸绯红,鼻尖渗出细汗,连连以袖掩口轻吸凉气,却依旧美目流转,忍不住再次品尝,只觉得这味道热烈奔放,恰如塞北的劲歌热舞,动人心魄。
凌云看着众人或震惊、或陶醉、或热烈探讨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满足与自豪,他举起斟满美酒的铜觞,朗声笑道:“此乃海外异邦流传而来的调味之法,名为‘烧烤’。今日以此与众卿共享,愿我等效仿此火辣滋味,来年亦能红红火火,锐意进取!此杯,敬诸位过去一年的殚精竭虑与赫赫功勋,亦敬我等来年更加宏大的事业!”
众人心潮澎湃,纷纷举杯响应,欢呼声、祝酒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到了顶点。
酒过数巡,食至半酣,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对即将到来的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的展望。
文臣们各抒己志:
荀攸沉稳道:“望来年,两郡政令愈发通畅,百姓安居乐业,仓廪丰实,根基永固。”
郭嘉把玩着酒觞,眼中闪烁着洞见未来的光芒:“期待与公达、志才一同,为主公参详军机,运筹帷幄,在这北疆乃至更广阔的天地,落下几手妙棋。”
戏志才接口道:“内修政理,外慑强敌,愿为主公之策,查漏补缺,务求万全。”
顾雍与张昭相视一笑,皆言愿见五原郡大治,生机勃勃,朔方根基愈发雄厚,成为坚实后盾。
王璨则表示愿以手中之笔,记录这开拓盛景,教化一方文脉。
满宠则肃然道:“法度严明,则境内清平。宠必竭尽全力,整肃纲纪,使宵小遁形。”
武将们更是豪情干云,壮志满怀:
典韦拍着胸膛,声震屋瓦:“主公放心,有俺典韦在,定保中军万无一失!”
张辽与赵云目光交汇,皆看到彼此眼中的雄心:“必为主公练出一支来去如风、所向披靡的铁骑劲旅!”
黄忠与太史慈亦是信心满满:“麾下弓弩,必成遮天蔽日之箭雨,令胡骑望风而胆寒!”
李进与高顺则誓言铸就钢铁防线:“步兵之阵,当如山岳难撼,守护疆土,寸步不让!”
华佗抚须微笑:“愿医学院能顺利落成,广纳学徒,传播医道,使更多生灵免于病痛之苦。”
来莺儿眼波流转,充满期待:“盼文工团能编演更多精彩剧目,走入军营乡里,以歌舞曲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甄姜轻轻依偎在凌云身侧,手抚微隆的小腹,脸上洋溢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与幸福,她的愿望,尽在不言之中。
就在这气氛最为热烈融洽之时,凌云看似随意地放下酒觞,目光扫过众人,尤其是几位谋士,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
说道:“对了,近闻冀州钜鹿一带,有太平道广施符水,信众日广,其首领张角,声望颇隆。如今天下,天灾频仍,吏治……”。
“嘿,总之,民生多艰。此等人物,聚拢如此多民心,恐非朝廷之福。明年,或许不会太平静啊。我等僻处北疆,亦当时刻警醒,未雨绸缪才是。”
他这番话,如同在温暖的厅堂中投入了一颗小小的石子,并未引起太大波澜,大多数人只当是主公对时局的一般性感慨。
然而,落在荀攸、郭嘉、戏志才这等顶尖智者耳中,却让他们眼神瞬间一凝,彼此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他们从主公这看似随意的“提点”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张角?太平道?民心?恐非朝廷之福?这几个关键词在他们心中迅速组合、推演,虽未能立刻窥见全貌,却已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警惕的种子,对即将到来的光和七年,更多了一份审慎的观察与思量。
望着眼前这群情激昂、充满希望,又因自己一句提点而陷入瞬间沉思的文武班底,凌云心中豪情与责任感交织。
在这乱世序幕即将彻底拉开的最后宁静时刻,他在这北疆之地,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基业,和一群志同道合、才华横溢的伙伴。
窗外是冰封万里、雪落无声的极寒,屋内却是人心凝聚、热血沸腾、智谋暗藏的生机。
他对即将到来的、注定要翻天覆地的公元184年,充满了无限的期待、谨慎的布局与必胜的信心。这一次别开生面的烧烤迎年会,也在这热烈、美好而又暗藏玄机的氛围中,圆满地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