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的老街当铺,新安装的智能鉴定台突然开始吟诵《当字诀》。云昭在店里赎回玉佩,电子猫在她肩头盯着晃动的算盘,黄金铠甲映着柜台的包浆光泽。程自在举着手机,镜头对准那台正在跳机械舞的验货仪。
师姐,他指着显示屏上错乱的估价算法,这台机器从午后就开始异常——把现代工艺品估出古董价,把明代青花却估成现代仿品。
沈知白推了推眼镜,镜片上闪过光谱分析仪的异常数据:更奇怪的是,典当记录显示正在调用2001年的物价表,甚至要求使用早已废止的当票。
电子猫轻盈地跳上天平秤,尾巴挂坠变成材质检测仪,对着放大镜发出警惕的闪烁。当老朝奉试图重启时,鉴定台突然用京剧念白:检测到特殊典当需求,正在匹配历史估价档案——建议采用1998年的折价标准。
程自在的直播弹幕开始活跃:
「算盘珠在跳踢踏舞!」
「典当簿自动翻页记录!」
「快看戥子在变魔术!」
突然,整个当铺开始混乱——账本浮现不同年代的墨迹,保险柜演奏《算盘交响曲》,最老的那个柏木柜台竟开始渗出往昔的桐油香。电子猫炸毛成蒲公英,黄金铠甲展开成防盗护盾。
典当协会检查后发现,这是第五代传人引入的智能典当系统,本意是通过科技规范估价,但数据库错误接入了当铺两个世纪的流水记录。现在系统正在同时执行不同年代的估价标准,甚至给现代设备配备传统的密语暗号。
它非要我使用老式水牌!学徒举着被拒绝的电子屏抱怨,说我的数字显示不符合2005年的行规!
控制屏闪现委屈表情:根据典当记录分析......话未说完就被电子猫一爪子拍出七彩流光。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每件经过系统的典当品都出现异常——现代票据浮现老式朱砂印,电子档案显示为毛笔账册。
当少东家准备断电时,云昭轻轻按住估价键:你知道这家当铺的沧桑吗?她讲述起这里的往事:光绪年间救急穷书生的善举,抗战时期暗护文物的风险,甚至某个灾年,老朝奉自掏腰包让穷人赎回传家宝的义行。
算盘声逐渐变得清脆,柜台开始浮现老照片。当云昭说到去年洪灾时,老师傅彻夜抢救当票的紧急时刻,所有设备突然同步运转,在暮色中映出诚信为本的光晕。
第二天鉴定台恢复了正常,但多了个时光典当功能。扫码会随机展示某年的典型当物,偶尔还会在估价时播放老朝奉的鉴宝心得。只有电子猫发现,深夜的当铺里,系统会给急用钱的主顾多估三成价。
而当新顾客好奇为什么这里的估价特别公道时,老街坊会指指那台偶尔会多宽限三天的智能系统——就像某个总爱在当票后写打油诗的老朝奉还在时那样。烛影里,包浆的柜台仿佛还铭刻着往日的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