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莹在阴影中酝酿的疯狂毒计,如同地底奔突的暗流,暂时还未冲击到地表。苏晚的生活,在一种高强度、快节奏的充实中稳步推进。她像一位技艺精湛的走钢丝者,同时平衡着多条线索:苏氏城东项目的边缘性参与、与傅承聿“文化会客厅”方案的初步接洽、以及她个人事业的根基——“涅盘文化工作室”的初创运营。
工作室的营业执照终于批下来了,那个刻着“涅盘文化创意工作室”的公章拿到手时,苏晚摩挲着冰凉的印面,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掌控感。这方小小的印章,代表着一个完全属于她自己的王国正式建立。
她通过陈晨的关系,在文创园租下了一个不大的共享办公空间,虽然简陋,但胜在氛围自由,成本可控。她用《逆流时代》近期暴涨的稿费收入,购置了必要的办公设备,并聘请了一位即将毕业、做事细致认真的传媒专业学生做兼职助理,处理一些日常杂务和资料整理。工作室的架子,算是初步搭了起来。
然而,真正的“首战”,并非来自于她预想中的商业策划或投资,而是意外地降临在她的老本行——网文领域。
《逆流时代》在“洞观”的推荐和网站重磅资源的加持下,数据持续飙升,不仅稳居星辉小说网各大榜单前列,更是在整个网文圈都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其扎实的商战描写、鲜活的人物塑造和超前的商业观念,吸引了一批远超普通网文读者的高端人群,其中不乏一些投资界、企业界的从业者。
这天下午,苏晚正在工作室里梳理傅承聿那边提供的更详细的城东区域数据,兼职助理小林激动地敲响了她的门。
“晚晚姐!有……有影视公司找上门了!”小林举着手机,脸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
苏晚心中一动,放下手中的资料:“慢慢说,哪家影视公司?”
“是‘星耀影业’!他们的版权部经理直接打到了工作室的公开联系电话上!”小林语速飞快,“他们说非常看好《逆流时代》,想跟我们谈谈影视改编权的事情!”
星耀影业!这可是业内顶尖的影视公司之一,以出品高质量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着称。能被他们看上,意味着《逆流时代》的价值得到了主流影视圈的高度认可。
苏晚压下心中的波澜,冷静地问:“对方具体怎么说的?是初步意向,还是有具体方案?”
“是版权部的王经理亲自打的电话,态度非常诚恳。他说公司高层很重视这个项目,认为故事内核和人物都非常适合影视化改编,希望能尽快安排一次面谈,讨论合作的可能性。他们甚至已经做了一份初步的评估报告!”小林将通话记录详细地汇报了一遍。
苏晚迅速权衡。星耀影业的主动接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但也是一场硬仗。影视版权谈判涉及金额巨大,条款复杂,对于她这个初创的工作室和新人作者来说,挑战不小。如果谈判不当,很可能被对方凭借经验和资源优势压低价格,或者签下不利于后续开发的条款。
“回复王经理,感谢星耀影业的青睐,我们很乐意进行接触。”苏晚思路清晰地下达指令,“但面谈之前,请他们将初步的评估报告和合作意向框架先发过来给我们研究。另外,以工作室的名义,联系一下陈律师,咨询一下影视版权合同的专业问题。”
陈律师是周琳通过家里关系介绍的一位专攻知识产权领域的资深律师,苏晚之前已经就工作室的法律事务与他有过初步沟通。
“好的,晚晚姐!我马上去办!”小林干劲十足地出去了。
苏晚靠在椅背上,深吸一口气。机会来了,必须抓住,但绝不能冒进。她需要借助专业的力量,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接下来的几天,苏晚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她仔细研究了星耀影业发来的评估报告,报告中对作品的分析相当专业,也给出了一个颇具诚意的初步报价区间。同时,她与陈律师进行了多次沟通,恶补了大量关于影视改编权、编剧权限、收益分成、后续衍生开发等专业知识,并初步拟定了己方的谈判底线和核心诉求。
谈判地点约在了星耀影业附近的一家商务咖啡馆。苏晚没有带助理,只身赴会,同行的只有以工作室法律顾问身份出席的陈律师。
对方出席的是版权部王经理和一位法务。寒暄过后,谈判直接进入实质阶段。
王经理不愧是老手,一开始试图用行业惯例和星耀的大公司光环来施加压力,希望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买断全部影视改编权。
苏晚早有准备,她不卑不亢,先是充分肯定了星耀影业的专业眼光,然后话锋一转,条理清晰地阐述了《逆流时代》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故事本身,更在于其引发的社会讨论和对现实商业世界的映射,其Ip潜力远超普通网文。她援引了近期的读者数据和高知群体的反馈作为佐证。
同时,在陈律师的专业支持下,她明确拒绝了买断方案,坚持采用“版权金+票房\/收视率分成”的模式,并且保留了对剧本改编的一定审核权以及后续游戏、动漫等衍生开发的优先参与权。
谈判过程一度陷入僵局。王经理显然没料到这个年轻的作者兼工作室创始人如此难缠,不仅对自身价值有清晰认知,而且谈判技巧成熟,背后还有专业的法律支持。
经过几轮激烈的拉锯,双方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最终,达成了一项对“涅盘文化工作室”而言堪称里程碑式的协议:星耀影业以一笔相当可观的版权金,获得《逆流时代》的五年期独家影视改编权,苏晚(作为原作者和工作室代表)享有基于项目净利润的阶梯式分成,并拥有剧本大纲的审议权和新编剧人选的建议权。
这个结果,远超一般新人作者能争取到的条件,为工作室带来了第一桶真正意义上的“大额”收入,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与顶尖影视公司合作的通道,极大地提升了工作室的行业地位和知名度。
签约仪式后,王经理握着苏晚的手,由衷地说:“苏小姐,后生可畏啊!期待我们合作愉快,将林薇的故事精彩地呈现给观众。”
“合作愉快,王经理。相信星耀的专业团队不会让读者失望。”苏晚微笑着回应,自信而从容。
走出咖啡馆,阳光正好。苏晚看着手中那份沉甸甸的合同,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成就感。这不是苏家的资源,不是傅承聿的庇护,而是她凭借自己的才华、努力和精准的判断,为“涅盘文化”赢得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工作室首战,告捷!
这笔资金的注入,让她有了更多底气去规划工作室的未来,可以考虑招募更专业的团队成员,甚至可以开始留意一些真正有潜力的小型文创项目进行天使投资。
然而,喜悦之余,苏晚并没有被冲昏头脑。她深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网文的成功需要持续输出,影视改编的过程更是漫长而充满变数。同时,苏莹那双充满怨恨的眼睛,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头顶。
她拿出手机,看到一条李锐发来的信息,提醒她明天上午城东项目组有一个关于文创品牌遴选的重要会议。
事业的齿轮,正在加速转动。而暗处的危机,也从未远离。苏晚收起手机,目光投向远处繁华的街市,眼神愈发坚定明亮。
首战捷报,是动力,也是警钟。她必须在这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浪潮中,驾驭好“涅盘”这艘刚刚启航的小船,驶向更广阔的深海。而接下来,她需要集中精力,应对城东项目会议上,可能出现的、来自苏莹垂死挣扎的第一次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