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天渊凭借一手独特的“看火”本事和在底层弟子中小有名气的“丹渣利用术”,原本只在炼制低阶丹药的圈子里打转。然而,名声这东西,如同水面的涟漪,总会不经意间扩散到更远的地方。
这一日,他刚帮一位师兄稳住了“金疮药”的炉火,收获了几块品质尚可的药渣,正准备离开丹房区域,却被一位身着淡青色内门弟子服饰、气质略显清冷的年轻修士拦住了去路。
这位内门弟子看起来约莫二十出头,面容俊朗,但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疲惫与焦虑。他目光锐利地打量了一下霍天渊,尤其是在他胳膊上那个“甲”字布条和略显稚嫩的脸庞上停留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你便是那个擅长控火,对丹药有些研究的杂役,霍天渊?”
霍天渊心中微凛,内门弟子亲自找上门,这还是头一遭。他连忙躬身行礼:“回师兄,正是弟子。不知师兄有何吩咐?”
“我姓陆,陆明轩。”内门弟子报上姓名,直接说明来意,“我正在尝试炼制‘养魂丹’,但屡次失败,听闻你于控火一道颇有心得,且似乎对药性理解异于常人,故想请你从旁协助,主要便是帮我稳住炉火,观察药性融合时的细微变化。若成,自有厚报。”
养魂丹!
听到这三个字,霍天渊的心脏猛地一跳!这可是真正入了品阶的丹药,虽然只是一阶,但功效特殊,能够滋养神魂、修复魂力损伤,对于修士而言极为珍贵,炼制难度也远非辟谷丹、金疮药之流可比。更重要的是,这“养魂丹”正是他师尊凌玄子目前最需要的丹药之一!哪怕只是参与炼制,或许也能接触到一些相关的药性知识,甚至……得到一些炼废的残渣?
巨大的诱惑摆在眼前,尽管知道内门弟子的委托绝非易事,风险与机遇并存,霍天渊几乎没有太多犹豫,便恭敬应承下来:“陆师兄有命,弟子自当尽力一试。只是弟子修为浅薄,见识有限,恐难当大任,只能竭尽所能,从旁观察学习。”
陆明轩见他没有推辞,脸色稍霁,点了点头:“无妨,你只需做好我交代的事情即可。随我来。”
跟着陆明轩来到一间更为僻静、设施也明显更为完善的丹室,霍天渊立刻感受到了不同。地火更为精纯稳定,丹炉是更为高级的“紫铜云纹炉”,旁边摆放的各种处理药材的工具也一应俱全,空气弥漫着多种珍稀药材混合的奇异香气。
然而,当陆明轩开始准备药材,讲解炼制“养魂丹”的粗略步骤和几个关键的火候节点时,霍天渊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接了一个多么艰巨的任务。
“养魂丹”主材为“凝魂草”、“安神花”,辅以“赤精参”、“玉髓液”等十余种药材。炼制过程极其繁复,对火候的要求堪称苛刻。并非简单的文火武火转换,而是需要根据不同药材投入的顺序、融合的程度,进行多达数十次的微调,火力强弱、分布区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更关键的是,此丹涉及神魂药力,炼制过程中需要修士以自身神念时刻感知炉内药力与魂力的交融变化,并以此为依据调整火候。这对神念的消耗和精准度要求极高。
第一次尝试开始。陆明轩显然做了充分准备,手法娴熟地将处理好的药材依次投入丹炉。霍天渊则全神贯注,将灵识催发到极致,紧紧锁定丹炉内的每一丝灵气波动和火力变化。
起初还算顺利,但在进行到第三次关键的药力融合,需要将一股阴寒的“凝魂草”药力,与一股温阳的“赤精参”药力在特定火候下完美交汇时,异变陡生!
两种属性相冲的药力在炉内激烈对撞,原本平衡的能量场瞬间紊乱。陆明轩脸色一变,急忙催动神念强行压制,并试图调整火候。霍天渊也察觉到坎位火力似乎应该再削弱一分,离位需瞬间提振,但他刚要出声提醒——
“轰!!”
一声沉闷的巨响在丹室内炸开!
紫铜云纹炉剧烈震动,炉盖被一股混乱的气流冲开一道缝隙,灼热的气浪夹杂着焦糊的药渣喷射而出!若非陆明轩反应极快,瞬间撑起一道灵力护罩将大部分冲击挡下,两人恐怕都要受伤。即便如此,丹室内也是一片狼藉,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臭味,炉内药材尽数报废,显然是一次彻底的失败。
陆明轩看着一片混乱的丹室,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之前的疲惫更甚。他挥了挥手,示意霍天渊先清理现场。
霍天渊默默收拾着残局,心中并无气馁,反而充满了震撼与思索。这次炸炉,让他直观地感受到了高阶丹药炼制的复杂与危险。那瞬间失控的能量,远非低阶丹药可比。
“不能光凭感觉和那点粗浅的水火理解了。”霍天渊暗下决心。
此后,他没有再贸然参与第二次炼制。而是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跑到百艺阁那间对底层弟子开放的、藏书有限的典藏室,翻找所有与“养魂丹”、“凝魂草”、“安神花”相关的典籍玉简。他甚至厚着脸皮,借着帮忙“看火”的机会,向炼丹房几位资历较老、负责看守重要丹炉的执事弟子旁敲侧击地请教关于魂力丹药炼制的心得与注意事项。
那些执事弟子起初对这个杂役的“好学”颇感诧异,但见他态度诚恳,问的问题也都在点子上,偶尔也会提点一两句。
“魂力丹药,重在‘调和’与‘孕养’,切忌猛火急攻,神念需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凝魂草药性阴寒,入炉前需以文火慢慢化开其外层的保护灵气,急了则药力溃散。”
“安神花与赤精参交汇时,火力需保持一种‘将沸未沸’的临界状态,方能激发其安魂定魄之效……”
点点滴滴的知识,如同拼图般在霍天渊脑海中汇聚。他将这些信息与自己两次旁观(一次失败,一次准备)的感受相互印证,逐渐对“养魂丹”的炼制,有了更清晰、也更深刻的认知。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对火候的掌控,更是对药性、对魂力、对能量平衡的一种综合理解和运用。
当他觉得自己准备得更加充分后,再次找到了陆明轩。
“陆师兄,关于养魂丹的炼制,弟子有些粗浅想法,不知可否……”他拿出自己整理的一些关于火力微调节点和药力融合时神念运用技巧的笔记,虽然稚嫩,却显示出了他的用心与思考。
陆明轩看着他递过来的、写得密密麻麻却条理清晰的笔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这个小小的杂役,在经历失败后,非但没有退缩,反而下了如此功夫。
他接过笔记,仔细看了起来。起初不以为意,但越看,神色越是凝重,最后甚至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抬起头,看向霍天渊的目光,少了几分之前的居高临下,多了几分正视与探究。
“你这些想法……虽不尽完善,但确有几分独到之处。”陆明轩缓缓道,“看来,我倒是小瞧你了。准备一下,三日后,我们再进行一次尝试。”
霍天渊心中一定,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看火”的杂役,而是真正开始以参与者的身份,直面这炼丹难题的挑战。前路依然艰难,但他已做好了迎接更多失败,并在失败中汲取经验、不断前行的准备。这“养魂丹”,他一定要助陆师兄将其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