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正美美地想着。
忽听黛玉说道:“父亲临终时对我说,将来嫁人莫叫夫婿慕功名,官场深似海莫被功名误!如果可以选择,我父亲再不入仕途,只带我游山玩水去!”
贾政听了吃一惊。
林如海可是贾政的男神。
贾政乃如海的小迷弟。
听黛玉这话儿,难道妹夫遭遇了啥事儿!
贾政好奇地看向黛玉。
向黛玉说道:“难道林姑父扬州行有奇巧?”
黛玉便向贾政讲起父亲在扬州城始末。
林如海钟鼎之家,家资颇丰,本可以做个闲散公子。
偏他喜欢读书,读书打开格局。
看到民间疾苦,便想为民做事。
理想是考功名走仕途。
做海瑞那样的传世清官。
皇上看林如海才貌双全,又是谦谦君子。
想着这样一股清流秉直之人,去巡查盐课这一块,定能还盐政之清爽,增国库之粮饷。
圣上亲点林如海为巡盐御使。
林如海出了京城,一路南下。
到了扬州城,不久便发现扬州盐商与官员勾结,形成庞大利益网。
民间盐缺价高,百姓吃盐如吃银很是困苦。
好多穷苦人家,因食不起盐而浮肿。
官盐无踪,私盐泛滥。
官商勾结,中饱私囊,侵蚀朝廷税银!
林如海站在盐运司衙门的飞檐下。
指节叩着廊柱上斑驳的盐霜。
三日前,瓜洲来的三船官盐。
此刻,竟在库房账簿上化作一团模糊墨迹。
官盐不入帐,私盐更不可有帐了。
林如海查到的银子数目越来越大。
牵涉的官员越来越多。
便有官员来送银子了。
如海五世袭侯又兼探花出身,世家子弟又兼书香门第,只想做个传世清官,哪里瞧得上贿赂苟当!
不仅不收,还把行贿的官员名儿录了小册!
扬州知府瞧着不对,亲来行贿。
如海自也是拒收并训斥。
扬州知府不恼。
向林如海笑道:“林大人,您不拿,上面的人怎么拿?上面的人不拿,我这官还咋当?”
林如海大怒,贪官竟然如此理直气壮!
扬州知府见林如海怒气冲冲。
知道遇到个呆的,也不多言,拿了贿银告辞出去。
任林如海继续查下去。
林如海终于查出大量私盐、官盐未入帐,得的银子皆被私吞。
查清账目约半月有余,林如海忽染痢疾,拉得人都脱了行。
那日如海依在床上,正在看属下送来的曹运私盐账簿。
扬州知府来了,瞟了一眼如海床头帐册。
向林如海笑道:“你想知道那么多官盐私盐未入账户,银子到底归了何处?”
林如海强撑着病体,冷冷道:“自然想知道!”
扬州知府凑近,压低声音道:“这银子,一部分孝敬了上头的大人们,另一部分嘛,就进了我等的口袋。林大人,您若识趣,这好处也有您一份,不然……”
林如海气得浑身颤抖,却无力发作。
扬州知府得意地笑了:“林大人,您还是先顾好自己的身体吧,有命才好,无命万事消!”
林如海不明白,这扬州知府哪里来的底气。
后来深查,才知道私盐、官盐,三分之二不入账的银子,去处是皇宫。
再深挖,挖出的竟然是皇子参与其中!
如海大怒,身在天家却与民争利。
天下之舟行于水,舟可载亦可覆也。
其中利害圣上可断,贪银之数可斩皇子!
就在林如海准备写折子上奏时。
如海痢疾加重,已无提笔之力。
扬州知府来探望如海时。
一改之前骄纵,向如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