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门要举办“杂役基本功大比”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数万修士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而当李青玄公布了最终的奖励——道祖小院的“茅房清理权”时,整个青云门,彻底沸腾了。
“茅房!竟然是茅房的清理权!”
“天啊!那可是传说中蕴含了‘轮回’与‘终极净化’之理的圣地!”
“我听张太上长老说,他只是洗了个碗,就道心圆满。那要是能清理道祖的茅房,岂不是要当场飞升?”
“别做梦了!这等机缘,岂是我等能够染指的?”
无数修士议论纷纷,眼神中充满了狂热与渴望。
那间在叶惊鸿看来,只是用来解决生理需求,甚至还有点漏风的简陋茅草屋,在这些修士的眼中,已经成了超越了任何洞天福地,直指大道本源的无上圣地。
他们脑补出了一整套理论。
道祖吃下的是蕴含“生”与“容”之理的道饭,经过身体的“炼化”,排出的是最原始的“混沌浊气”。而清理茅房的过程,就是将这些“混沌浊气”重新“净化”,使其回归天地本源的“轮回”过程。
这哪里是打扫卫生?
这分明是在协助天道运转,执掌生死轮回!
一时间,所有修士都疯了。他们修炼的热情,不,是劳动的热情,被前所未有地激发了出来。
为了在大比中取得好成绩,整个青云门的风气都变了。
演武场上,再也看不到演练仙法神通的修士。
取而代之的,是成千上万的人,在疯狂地练习着劈柴、挑水、扫地。
“不对!你劈柴的姿势不对!道祖的‘劈’,讲究的是从上到下,力贯一线,将‘理’凝聚在斧刃之上,而不是用蛮力!”一个剑修宗师,对着另一个正在汗流浃背劈柴的刀客大声呵斥。
“你的水挑得太晃了!‘平衡’之理呢?你要想象自己就是那根扁担,水桶就是两个世界,你要在行走间,维持两个世界的稳定!”一个阵法大师,对着挑水洒了一地的周衍,痛心疾首地指导着。
周衍,这位堂堂金仙,此刻正被一个元婴期的阵法师训得狗血淋头,却不敢有丝毫反驳,只能连连点头,虚心受教。
他发现,这些活,比他当年渡金仙劫还难。
他的骄傲,在这日复一日的挑水、劈柴中,被磨得一干二净。
几天后,大比正式开始。
地点,就在演武场。
李青玄站在高台之上,看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心中豪情万丈。
谁能想到,仙界的未来,竟然会由一场杂役的比试来决定。
“青云门第一届,暨仙界救亡图存劳动技能大比,现在开始!”
随着他一声令下,第一项考核,正式拉开帷幕。
【项目一:精准劈柴】
考核要求:一刻钟内,将一根标准的铁桦木,劈成一百零八块,每一块的重量、大小、木纹走向,都必须完全一致。全程不得使用仙元力。
这考验的,是对“劈”之理的领悟,和对力量的极致掌控。
数百名通过了预选的修士,走上前来,拿起了统一发放的凡铁斧头。
其中,就有巡天仙君周衍。
他深吸一口气,回想着那日叶惊鸿对他的指点。
手腕放松,腰带动肩……
他缓缓举起斧头,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凝聚在了斧刃之上。
“咔!”
第一斧落下,木柴应声而裂。
切口光滑,不多一分,不少一分。
周围传来一阵惊呼。
不愧是曾经的金仙,即便不使用法则,光凭这份悟性,就远超常人。
然而,当他看向旁边时,却愣住了。
只见一名不起眼的,曾经是天剑门外门执事的老者,手中的斧头已经化作了一片残影。
“咔咔咔咔咔……”
清脆的声响连成一片,如同雨打芭蕉。
老者整个人都进入了一种玄妙的状态,他的每一次劈砍,都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仿佛不是在劈柴,而是在演练一套绝世剑法。
一刻钟到,钟声响起。
周衍面前,只劈了三十多块木柴,而且大小不一。
而那位老者面前,一百零八块木柴,整整齐齐地码成一堆,每一块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一般,分毫不差。
周衍,惨败。
他看着那位老者,眼中没有嫉妒,只有深深的震撼。
他明白了,自己虽然得到了道祖的点化,但和这些日复一日,将劈柴融入了骨髓的“苦修者”相比,他的领悟,还停留在表面。
【项目二:无垢洗衣】
第二项考核,更加变态。
每人发一块沾染了“百污液”的白布。
所谓的“百污液”,是丹霞宗宗主孙百草,模仿劫主的“污染”之理,用上百种最顽固的污渍调配而成,据说连仙器都能腐蚀。
要求,只能用清水和双手,将白布洗回原本的洁白。
这下,轮到那些专精“净化”之理的修士大放异彩了。
一名曾经是某个洁癖宗门长老的老妪,双手如同穿花蝴蝶,在水中搓揉。
她的十指,仿佛蕴含着某种奇特的“剥离”之理,所过之处,那些顽固的污渍,竟然被硬生生地从布料的纤维中,一丝丝地“捻”了出来。
周衍再次上场。
他学着别人的样子,用力搓洗。
结果,他那潜藏在肉身深处的“锋锐”法则,不受控制地溢出了一丝。
“嗤啦!”
一声脆响,白布直接被他搓成了两半。
再次惨败。
周衍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双手,和那盆变得更黑的污水,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他一个金仙,连衣服都洗不好了吗?
【项目三:道心米饭】
最后的决战,也是最关键的一项。
烹饪。
用最普通的灵米和山泉水,煮一锅饭。
评判标准只有一个:谁的饭,最能体现“道”的意境。
这项考核,淘汰了绝大多数人。
因为烹饪,不仅仅是“理”的运用,更需要一颗对食物的“敬畏之心”。
最终,进入决赛的,只剩下三人。
第一位,张太上长老。他第一个洗碗,对“洁净”和“容纳”之理,领悟最深。他煮出的饭,晶莹剔透,每一粒米都散发着纯净的光芒,仿佛能洗涤人心。
第二位,那个在劈柴项目中大放异彩的天剑门老执事。他将剑道中的“专注”与“极致”,融入了煮饭之中。他煮的饭,粒粒分明,口感劲道,每一口,都仿佛能感受到一股锐意进取的剑意。
第三位,出乎所有人意料。
是丹霞宗宗主,孙百草。
他之前因为被道祖吹了一口气而晕倒,醒来后,整个人都变得神神叨叨,放弃了炼丹,转而去研究如何种菜。
他煮饭的过程,也和别人不同。
他没有去刻意控制火候,也没有去追求米粒的完美。
他只是盘膝坐在灶台前,将自己的神魂,与锅中的米,与灶膛的火,与锅中的水,融为了一体。
他仿佛化身成了那一粒粒米,感受着它们从生到熟,从坚硬到柔软的,生命形态的转变。
这是一种炼丹师才有的,对“生”与“化”的极致理解。
当饭煮好的那一刻,他锅里飘出的,不是饭香,而是一种浓郁的,如同初生婴儿般的生命气息。
李青玄亲自担当评委。
他品尝了三碗饭。
张长老的饭,让他道心清明。
老执事的饭,让他战意昂扬。
而当他吃下孙百草的第一口饭时,他愣住了。
他感觉自己吃的不是饭。
他吃下的,是春天,是希望,是万物复苏的喜悦。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世界的诞生。
“胜负已分。”
李青玄缓缓放下碗,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最终的胜利者,是……孙百草!”
全场欢呼。
孙百草老泪纵横,他颤抖着,从李青玄手中,接过了一根代表着“茅房清理权”的,平平无奇的树枝。
这是他一生中,获得过的,最荣耀的奖励。
在数万道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孙百草捧着那根树枝,如同捧着整个世界,一步一步,虔诚地,走向了那个位于小院角落的,所有修士心中的终极圣地。
他要开始他此生最重要的一次修行了。
然而,就在他的手,即将推开那扇简陋的茅草门时。
一个温和而又冰冷的声音,在他身后,毫无征兆地响起。
“这位道友,且慢。”
孙百草浑身一僵,猛地回头。
只见一个身穿白衣,面容俊朗,气质谦和的青年,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
正是那个本该被张长老一扫帚扫进劫气中,化为飞灰的王家少主,王腾。
他此刻身上没有丝毫劫气,反而仙气盎然,气息沉稳,俨然一位得道高人。
他微笑着,看着孙百草,眼中却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漆黑。
“如此圣地,在下也想观摩一二。”
他伸出手,一根漆黑如墨的能量丝线,从他指尖弹出,目标,不是孙百草,而是那扇茅草门。
“只是这圣地,太过‘干净’了。”
“在下,想为它添点‘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