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王妃提出的“诺亚方舟”与“登舟资格”问题,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投入了灵犀阁这潭已然波澜四起的深水之中,激起的不是浪花,而是无声的、令人窒息的漩涡。
“策划三,火种筛选标准”。
这冰冷的代号背后,是血淋淋的现实抉择,是文明存续面前最残酷的道德困境。它让之前关于“惩戒”与“引导”的争论,瞬间显得苍白而遥远。当毁灭的阴影真正迫近时,如何选择保留文明的“火种”,成为了悬在每一位阁主心头的、最锋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大殿内陷入了比之前更加深沉的寂静。世王那无形的威压依旧存在,但此刻,更沉重的压力来自于这个议题本身。每一位阁主都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挣扎与凝重。连角落倒立抄书的星尘,都下意识地放缓了动作,竖起了耳朵。
最终,打破这死寂的,是时间公主时希。她指尖的怀表光芒稳定,声音空灵而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沧桑:
“火种之选,非是筛选‘优秀’,而是筛选‘可能’。” 她缓缓开口,目光仿佛穿透了时间长河,“文明的延续,需要知识的传承,亦需要品德的根基,更需要适应新环境的韧性。单一标准,必有所偏废,恐埋下未来倾覆之祸根。或许……当以综合评估为上,设立多重维度,如知识贡献、道德品性、生存能力、乃至……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心,加权考量。”
她的提议冷静而周全,试图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体系。但这“公平”本身,就充满了争议。
“加权考量?” 雷电尊者庞尊冷哼一声,打破了时希话语带来的沉思氛围,他周身雷光虽被压制,但语气中的锐利不减,“时希,你说得轻巧!如何加权?谁来决定权重?知识贡献大者,品性一定高洁?敬畏自然者,就能在末日废土中活下去?这不过是纸上谈兵!”
他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现实主义:“末日方舟,空间有限,资源有限!首先要确保的,是‘活下去’!依我看,当以生存能力为第一要务!优先选择身强力壮、掌握实用技能、能够快速适应恶劣环境、并能繁衍生息的青壮年!那些老弱病残,那些只会空谈道德的迂腐书生,在末日只是累赘!”
他这话说得极其直白,甚至刺耳,却道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残酷现实——生存效率。
“庞尊!你!” 生命之母花翎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痛苦与愤怒,“生命岂能如此衡量?!老弱病残便该死吗?知识、艺术、道德,这些文明的光辉,难道在生存面前就一文不值?若只留蛮力,与野兽何异?!那延续的,还能称之为‘文明’吗?!”
她的声音带着颤抖,作为生命之母,她无法接受如此功利的筛选标准。
“花翎,这不是心慈手软的时候!” 庞尊寸步不让,“方舟不是避难所,是文明最后的种子!种子要能发芽!让一个病弱的天才和一个健康的工匠同时登船,在资源匮乏的方舟里,你说哪个更可能让文明之火延续下去?!”
“健康的工匠或许能打造工具,但天才的智慧可能指引方向!” 光仙子白光莹忍不住开口,站在花翎一边,“没有正确的方向,再强的力量也可能走向毁灭!”
“方向?” 御王黎灰阴恻恻的声音从阴影中传来,带着一丝嘲讽,“在绝对的毁灭与新生的混沌面前,所谓的方向,不过是盲人摸象。或许……随机选择,才是最大的‘公平’。让命运来决定谁该活下去,谁该被抛弃。毕竟,在宇宙的尺度上,个体的存亡,本就毫无意义。” 他的观点,一如既往地偏向虚无与宿命。
“随机?那更不可取!” 冰公主冰璃雪清冷的声音响起,带着寒意,“若随机选中的尽是恶徒,或是毫无价值的庸人,那这方舟的存在,又有何意义?不过是延迟了毁灭的时间罢了。”
情公主艾珍听着这些争论,小脸皱成了一团,粉色的大眼睛里充满了迷茫和难过:“可是……可是情感也很重要啊……如果登上船的人都冷冰冰的,只知道活下去,那……那和机器有什么区别?情儿觉得,应该选那些心中有爱、有关怀、能带来希望的人……”
她的想法很天真,却触及了文明延续中关于“人性”的核心问题。
各位阁主各执一词,争论的焦点从“是否惩戒”彻底转向了“如何筛选”。知识、道德、体能、技能、运气、情感……每一个标准都被提出,又被反驳。每一个选择都意味着对另一种价值的牺牲,都伴随着无法预料的后果和深重的道德负担。
高台之上,昏迷的颜爵无知无觉。角落里的星尘,倒立的身影写满了“与我无关”的庆幸。而端坐于水王子之位上的世王,依旧沉默,仿佛在聆听,又仿佛这一切争论,在他眼中都只是宇宙生灭循环中微不足道的涟漪。
默王妃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她抛出这个议题,就是要让所有阁主直面这最残酷的抉择。只有经历过这种灵魂的拷问,他们才能真正明白,所谓的“守护”背后,所需要承担的重量。
争论持续着,谁也无法说服谁。因为这本就是一个没有完美答案的难题。它考验的不仅是智慧,更是每一位守护者在终极困境下的价值观和抉择。
而这场关于“谁该活下去”的辩论,也预示着灵犀阁在面对可能到来的巨大危机时,所将面临的内部撕裂与外部压力的严峻考验。诺亚方舟的存在是希望,但登舟资格的争论,本身就是一个微缩的人性战场。
会议,在沉重与分歧中,艰难地继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