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研发(磁轨炮、未来外骨骼)、防御设施(照明、通讯、可能的炮塔)、以及生活需求(净水、空气过滤)的增加,对电力的需求急剧攀升。
仅靠储备库的几块小型核能电池和修复的临时发电机,已经捉襟见肘,严重制约了磐石谷的发展上限。
寻找稳定、强大的能源,成为当务之急。
旧电厂的核心价值在于能源!
林夜将目光投向了之前因反应堆熔毁而不敢深入的地下核心能源区。
熔毁的是裂变堆,但作为曾经的大型能源基地,是否有备用或更安全的能源系统?
林夜仔细研究电厂结构图(储备库找到)。
在裂变堆核心下方,标注着一个名为“b区-聚变试验场”的区域!
旁边有小字注释:
“‘烛龙’小型托卡马克原型堆 - 可控核聚变试验装置(未完全竣工)”。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呼吸一窒!
核聚变!
清洁、高效、近乎无限的能源!
虽然只是原型堆且未竣工,但价值无法估量!
探索b区风险未知。
熔毁的裂变堆就在上方,可能有辐射泄漏。
而且“未完全竣工”,意味着可能存在技术缺陷或安全隐患。
但能源的诱惑太大了!
林夜决定亲自带队探索。
成员:林夜(技术、战力)、老周(能源专家)、小王(电气专家)、阿雅(护卫)。
穿戴好储备库所有防化服(带简陋呼吸过滤器),携带盖革计数器、强光手电、工具、武器。
从裂变堆核心区侧面一条被封锁的、标有“b区专用通道”的厚重闸门进入。
闸门被卡死,林夜用臂铠力量配合液压工具(老李制作)才勉强撬开一条缝。
通道内布满灰尘,但结构完好。
沿着向下的螺旋通道行进数百米,一扇厚重的合金大门出现在眼前。
大门上印着一个抽象的龙形标志和“烛龙项目”字样。门禁系统早已失效。
林夜再次用臂铠暴力破拆门锁。
大门开启,一个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巨大地下空间呈现在眼前!
虽然蒙尘,但依旧震撼。
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环形装置(托卡马克),由复杂的超导磁体、真空室和能量注入系统组成。
周围是控制台、冷却管道、能量转换站。
整个空间寂静无声,只有几人脚步声的回响。
盖格计数器读数正常,显示这里辐射水平很低,明显与上方的裂变堆隔离做得非常好。
检查核心装置。
托卡马克装置主体结构完好,但外部管线多处断裂,控制台屏幕破碎,超导磁体失超(失去超导性),显然在灾变时因能源中断或冲击而停机,并未完成最终调试和运行。
“是它!真的是托卡马克!看这磁约束结构…还有低温系统…天啊,灾变前我们距离可控聚变就差一步了!”
老周抚摸着冰冷的装置,激动得语无伦次,随即又痛心疾首
“可惜…太可惜了…没完工…超导环坏了…”
【目标:小型磁约束核聚变装置(原型机)…
状态:严重损坏(超导磁体失效、能量注入系统离线、控制系统损毁)…
核心部件(真空室、第一壁材料)保持完整…
修复可能性:理论存在…难度:极高…】
小王在控制台残骸下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巴掌大小的黑色数据立方体!
【检测到高密度数据存储单元…‘烛龙’项目核心数据库…】系统提示!
除了聚变堆,b区还有一个独立的能源中枢——一组大型的氘氚燃料储存罐(存量未知)和一套相对完好的能量转换与分配设备(变压器、配电柜)。
“聚变堆修复太遥远…但这个能源中枢…” 林夜指着那些转换设备
“它连接着整个电厂的电网!如果我们能修复它,并为它提供足够的能源输入…”
思路转变!
放弃修复复杂的聚变堆本身,而是修复能源中枢的转换和分配系统,然后为这个系统提供能源输入!
电厂有大型太阳能板,但损坏严重。
电厂附近有高地,风力资源尚可。
作为临时或补充方案。
修复b区能源中枢的转换与分配系统,使其能接入并分配外部输入能源,为整个磐石谷基地供电!
虽然“烛龙”本身沉睡,但修复能源中枢,就能盘活整个电厂的电力网络!
这将为磐石谷带来质的飞跃!
老周和小王看着那些庞大的转换设备,眼中燃起了技术攻坚的火焰。
能源,这个制约基地发展的最大瓶颈,终于看到了突破的曙光!
数据立方体,则蕴藏着未来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