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下行,金属门映出两人略显模糊的身影。赵清还沉浸在“找到了警察渠道”和“晚上要请客”的简单逻辑里,浑然不觉地依旧牵着沈钦的手没放,嘴里嘀嘀咕咕地盘算着:
“反正下午假都请了…晚饭之前还能去哪溜达溜达呢?好久没逛街了…或者去看个电影?最近好像有部新上的动画片听说挺搞笑的…”
沈钦一路沉默着,目光却始终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赵清的手心温暖而干燥,带着一种让她心安的力量。她其实根本不在乎去哪里,做什么,只要身边是这个人,哪怕只是在车里干坐着,她也觉得挺好。
听到赵清絮絮叨叨的计划,她忍不住弯起嘴角,轻声唤道:“赵清。”
赵清正说到“听说那家新开的甜品店味道超赞”,闻言下意识地回头,佯装不满地纠正:“没大没小!喊姐姐!”
沈钦从善如流,眼底漾开温柔的笑意,声音软了几分,带着点撒娇般的尾音:“姐姐~”
这一声叫得又软又糯,和平时冷静专业的沈律师判若两人。赵清听得浑身舒坦,满意地点点头,仿佛得到了某种重要的认可,大手一挥,做出了决定:“嗯!乖!开车!先不去想那些了,兜风去!开到哪儿算哪儿!”
两人走到车边,沈钦熟练地解锁。赵清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还牵着人家,像是触电般猛地松开,脸上有点不自然,为了掩饰尴尬,连忙拉开副驾驶的门钻了进去,嘴里还嘟囔着:“这车库信号好像不太好…”
沈钦看着自己突然空落落的手心,指尖微微蜷缩了一下,上面似乎还残留着对方的温度。她低头无声地笑了笑,绕到驾驶座。
车子平稳地驶出地下车库,汇入午后的车流。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暖洋洋的。赵清放松地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街景,心情似乎也跟着开阔起来,暂时把那些复杂的人和事都抛在了脑后。
沈钦专注地开着车,偶尔从后视镜里看一眼身边人那放松的侧脸,心里那片因为李维弈的出现而产生的微小阴霾也渐渐散去。
也许就这样,一直开下去,也不错。
“姐姐,”沈钦忽然又开口,声音轻柔,“晚上吃饭…我能一起去吗?”
赵清扭过头,一脸“你这问的什么废话”的表情:“当然啊!你不在谁帮我点菜?谁帮我跟...呃…李总聊天?我一个人多尴尬!”
沈钦眼底的笑意更深了:“好。”
只要你还需要我在身边,就好。
车子向着城市未知的方向驶去,仿佛暂时逃离了所有的烦恼和算计,只剩下车厢内弥漫的、淡淡的温情和阳光的味道。
——
温澜端坐在座位上,摊开的课本和笔记本摆放得一丝不苟,任谁看去都是一个认真听讲的好学生。
然而,她的内心世界却如同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冷静而清晰地分析着眼前的乱局。
走出借助赵清和沈钦这一步险棋,是她深思熟虑后的决定。目的非常明确:在台前树立起两个看似正义、有能力且背景“干净”的调查者,将幕后可能存在的视线牢牢吸引过去。她们越是活跃,越是深入调查,就越能完美地掩盖住藏在更深处的张家。张家的力量是她最后的底牌,绝不能轻易暴露在阳光之下。
这是一招祸水东引,也是驱虎吞狼。利用外部的力量去冲击温家乃至其背后的阴影,自己则隐藏在风暴眼中,伺机而动。
那么,下一步呢?
如果一切顺利,温家这座腐朽的大厦终将倾塌。但然后呢?那个隐藏在温家背后的“合作方”,那个对“波塞冬”计划、对奚鄀遗产如此执着的势力,会就此罢手吗?
绝不会。
他们很可能还会找上门来,目标直指——温寻耀。耀耀的身体,他体内那些不稳定的、却又是目前唯一能观测到的与“深蓝”相关的活性物质,对他们而言,依然是极具价值的研究样本,甚至是…通往下一个目标的阶梯。
到那个时候,自己该如何保护耀耀?仅仅依靠可能残存的温家资源?或者指望张家永远做背后的守护神?
不够。远远不够。
她需要更多属于自己的力量,需要真正听命于她、只效忠于她的人。需要更强大、更隐秘、更具攻击性的力量。
她的脑海中迅速过滤着身边所有可能被“利用”的资源。
林锐?
这个念头刚一浮现就被她果断否决。不行。林锐的处境甚至可能比自己更危险。如果…如果那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猜测成真,林晟就是幕后那只操控一切的黑手,那么林锐作为他的儿子,只会是第一颗被牢牢控制、动弹不得的棋子,甚至可能成为用来威胁自己的筹码。自己不能把他拖入更深的泥潭。
但如果…林晟不是最终的黑手呢?他也只是某个更深、更庞大势力推在前台的代理人?
这个想法让温澜感到一阵更深的寒意。那就意味着敌人比她想象的还要强大和隐秘。局面将更加复杂难测。
等待。
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困境。她需要等待,等待赵清和沈钦这两颗新落下的棋子,能为自己探回多少有价值的信息;等待她们的行动,能触及到对方哪个层次的禁区,从而逼出更多的反应和破绽。
等待的同时,她必须加速“淬火”。加速积累自己的资本,无论是金钱、人脉,还是…忠诚。
她的目光看似无意地扫过教室里那些家境优渥、背景各异的同学。哪些可以发展为未来的助力?哪些需要小心提防?大脑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快速评估着每一个潜在目标的利用价值。
不行。
温澜的指尖无意识地在书页上划过。目光局限于同龄人,甚至是校园这个方寸之地,格局太小了。孩子们能提供的帮助有限,且变数太大,容易感情用事,不够稳定可靠。林锐的例子已经证明了,家族和利益的枷锁远非少年意气能够挣脱。
那么,目光必须放远,跳出眼前的框架。
成年人。
只有成年人拥有她急需的资源、人脉、权力和…更复杂的欲望与弱点。
但哪一个?如何切入?
温家这座即将倾塌的大厦里,还有能挖出砖瓦的地方吗?父亲温智富的商人伙伴?那些人唯利是图,见风使舵,与虎谋皮的风险太高,且极易暴露自己。母亲恬静实验室的那些“合作方”?更是与虎同眠,自寻死路。
外部。
必须从温家体系之外寻找。
她的脑海中如同展开一张无形的人际关系网。赵清和沈钦是意外获得的棋子,但她们代表的是“正义”和“程序”,好用,但限制也多,且不能真正为她所有。
还有谁?
目光又飘向窗外,操场上几个穿着校服的同学正在追逐打闹,笑声顺着风飘进教室。温澜的心里忽然掠过一丝无力 —— 她和这些同学一样,都还只是孩子,可她却要在成年人的阴谋里寻找生路,甚至要去 “利用” 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成年人。她的圈子就这么大,像一个被透明玻璃罩住的牢笼,看得见外面的世界,却摸不到,更逃不出去。
等等。
她的指尖突然顿住,落在课本上 “合作” 两个字旁边。赵清和沈钦是怎么进入她的视野的?是因为她们主动调查温家,而自己顺势将她们引向了更深的漩涡。那是不是意味着,不需要她主动去 “找” 棋子,而是可以 “等” 棋子主动靠近 —— 或者,“制造” 让棋子靠近的机会?
像钓鱼,不能急着拉杆,得先让鱼饵在水里漂一会儿,等鱼真的咬钩了,再看清是能入网的鱼,还是会搅乱水面的杂鱼。
这个念头让温澜紧绷的肩线稍稍放松了些。她抬起头,目光重新落回讲台,脸上又恢复了那种认真听讲的模样,只是眼底深处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破局的关键,或许从来不是扩大圈子,而是在现有的框架里,找到撬动外界的 “支点”—— 而那个支点,就藏在温家这座将倾大厦的 “废墟” 里,藏在那些成年人未被满足的欲望里。
李老师。
她的班主任,一个刚刚工作没多久、还带着点理想主义和过剩同情心的年轻女人。她目睹了自己在医务室的“崩溃”,听到了关于家庭的诉说,她的脸上写满了真实的担忧和正义感。
她是目前除了赵清和沈钦之外,唯一一个明确知晓部分“内情”、且立场似乎偏向自己的成年人。更重要的是,她的身份是老师,这个身份本身就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和不易被怀疑的特性。
她是一步很好的暗棋。
那么,她愿意为自己做一些“小事”吗?
温澜几乎可以肯定——会。
李老师的性格里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保护欲,尤其是对看似处于弱势的学生。自己精心扮演的“受虐”“无助”形象,正好精准地戳中了她的软肋。
关键不在于她“愿不愿意”,而在于如何提出要求,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会引起她的警觉或反感,甚至要让她觉得这是她在“主动帮助”一个可怜的孩子。
不能是直接违法或风险过高的事情。必须是那种在她看来“合乎情理”、“力所能及”、“为了孩子好”的小忙。
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