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古里港的晨光漫过明代码头遗址时,程远的探针在珊瑚礁环绕的沙层里,触到块带铭文的青石碑。清理掉表层的贝壳与海藻后,“永乐七年,郑和到此”八个大字在阳光下渐显——碑文中“赐古里王印诰、冠服”的记载,与《瀛涯胜览》“古里国,西洋大国也,郑和至,封其王”的描述严丝合缝。

石碑的基座刻着幅微型海图,标注着从“古里”到“忽鲁谟斯”的航线,图中“官屿”“木骨都束”等地名,与《郑和航海图》完全对应。“你看这‘针路标记’,”程远指着图中的“壬丙针”,“正是郑和船队从波斯湾返航古里的航向,与我们在‘清和号’日志里发现的记录完全一致。”

郑海峰的潜水器在古里港外的沉船区,发现了艘明代商船的残骸。货舱里的青铜权(秤砣)上,刻着“大明永乐年制”,与南京龙江船厂出土的“官秤”重量标准完全相同。“是郑和船队的‘贸易秤’!”他操控机械臂取出权旁的《交易账簿》,上面“用青花碗十只换胡椒五斤”的记录,与长乐宝船遗址发现的“贸易清单”相互印证,“你看这折算比例,和太平港出土的清单分毫不差,说明船队有统一的贸易标准。”

沉船的“压舱石”里藏着个陶罐,里面装着五十枚“永乐通宝”,每枚都用丝绸包裹着。郑海峰比对铜钱的铸造批次,发现与“清和号”金箔上的货币属于同一炉铸造,“是中央统一调拨的贸易货币!”陶罐底部的“古里市舶司验”印章,证明这些货币经过当地官方核验,“可见郑和船队的贸易是得到沿线国家认可的。”

张瑜在古里“清真寺市场”遗址,找到批“明代丝绸残片”。经检测,这些丝绸的织造工艺与长乐宝船出土的“赏赐锦缎”完全相同,其中一块缎面上还绣着“大明”二字的暗纹。“是船员私下交易的商品!”她指着残片边缘的“议价记录”,用古里文写着“一尺换乳香二两”,比官方汇率稍高,“说明除了官方贸易,还有民间的零星交易,制度之外有灵活空间。”

在遗址的排水沟里,张瑜还发现了个“青花鱼藻纹盘”。盘底的“大明宣德年制”款识清晰可见,内壁却刻着古里文的“主人”名字,“是被当地人收藏的中国瓷器!”她比对肯尼亚出土的同类瓷器,发现纹饰风格完全一致,“证明郑和船队带来的瓷器,成了当地贵族的收藏品,文化影响深远。”

林珊在古里王宫遗址的“贡品库”里,发掘出个“金镶玉腰带”。玉带上的龙纹雕刻与南京明故宫出土的“藩王腰带”完全相同,金属部分刻着“永乐七年,御赐古里王”,与石碑记载的赏赐时间吻合。“是郑和亲手授予的信物!”林珊检测腰带的金属成分,发现黄金纯度达99%,“《明会典》规定‘赐蕃王用足金’,果然严格执行。”

在腰带的锦盒里,还发现了张“赏赐清单”。用汉文和古里文双语写成,详细记录着“织金锦缎十匹、青花瓷器五十件、茶叶一百斤”,与《瀛涯胜览》记载的“郑和赐古里王礼物”完全一致。清单末尾有个朱红手印,“是古里王的首领印记!”林珊笑着说,“这比文献更直观地展现了赏赐的全过程。”

程远团队在古里港的“船坞遗址”里,有了惊人发现:一处保存完好的“宝船维修车间”。地面上的“龙骨支架”间距,与龙江船厂出土的宝船龙骨完全匹配,墙角的“桐油桶”里还残留着防蛀涂料,成分与南京发现的宝船龙骨防蛀剂相同。“是郑和船队的海外维修基地!”程远指着墙上的“维修记录”,用汉文写着“宣德六年,修‘大福号’舵轴”,与《明史》记载的船队编制吻合。

车间的工具架上,还摆放着套“造船工具”——刨子、凿子、墨斗,与龙江船厂工匠墓出土的工具完全相同,只是手柄上刻着古里工匠的名字。“是中外工匠合作的实证!”程远拿起一把刨子,发现刃口的磨损痕迹显示曾用于加工铁梨木,“这些工具既用于维修宝船,也可能教会了当地工匠造船技术。”

郑海峰的潜水队在古里港外的“瓷器窖藏”里,发现了批“未及外销的青花瓷”。每个瓷碗的底部都贴着“景德镇制”的标签,与长乐宝船货舱的瓷器属于同一批次,“是准备装船运回中国的货物!”他数了数瓷碗数量,正好一百八十只,与《交易账簿》中“古里回船带瓷器一百八十只”的记录完全一致。

窖藏的泥土里,还发现了片“船员的家书”。用毛笔写在桑皮纸上,内容是“儿在古里,见此地多香料,待归时捎回孝敬父母”,落款“永乐六年,火长刘某”。郑海峰比对《船队人员名册》,果然找到“船长刘某,福建莆田”的记录,“是普通船员的生活写照!”家书的边缘还画着个简笔画的宝船,可见船员对船队的依恋。

张瑜在研究古里“市舶司档案”时,注意到一份《蕃商投诉记录》。用汉文和古里文写成,记载“永乐八年,某蕃商称郑和船队通事强买其乳香”,后面附着处理结果:“通事杖二十,赔偿蕃商十倍价钱”。“是贸易纠纷的处理实例!”张瑜指着记录上的“郑和朱批”,“准此,凡我船队人员,不得欺辱蕃商,违者严惩”,与《瀛涯胜览》记载的“郑和约束船员甚严”吻合。

档案的夹页里,还藏着张“物价表”。记录着古里市场上“胡椒每斤价银五分、乳香每斤价银一钱”,与“清和号”的贸易记录对比,发现船队的收购价略高于市场价,“是为了吸引蕃商交易!”张瑜笑着说,“这体现了郑和‘厚往薄来’的贸易原则。”

林珊在古里“华人墓地”里,发现了块“墓碑”。碑文中“大明宣德元年,船队医官王某卒于此”的记载,与《船队人员名册》中的“医官王某”信息吻合。墓碑的雕刻风格融合了中国的云纹与古代的莲花纹,“是文化融合的见证!”林珊检测骸骨的dNA,发现与福建晋江的王氏家族基因匹配,“证明船员来自福建,死后葬在异国他乡。”

在墓地的供桌上,还摆放着个“药臼”。内壁残留的药渣与长乐天妃宫出土的抗疟药材相同,“是医官生前用的器具!”林珊推测,这位医官可能是在救治当地病患时染病去世的,“他不仅为船员治病,还可能传播了中医知识。”

程远在古里“天文观测台”遗址,发现了件“铜制星盘”。盘上刻着的星宿位置,与《郑和航海图》的“过洋牵星图”完全一致,边缘的刻度标注着“古里北极星高度四指”,与实际纬度精确吻合。“是船队的天文观测工具!”他转动星盘,发现能模拟不同季节的星空变化,“比牵星板更先进,说明郑和的导航技术在海外有了改进。”

观测台的石壁上,还刻着幅“星图”。用汉文和阿拉伯文标注星宿名称,显然是中外天文学家合作的成果,“是文明交流的结晶!”程远请天文专家复原,发现星图准确记录了永乐年间的星象,“这比单纯的航海记录更有科学价值。”

盗墓者王奎的国际团伙在古里被抓获时,警方从他们的帐篷里搜出了批“古里港出土的瓷器”。程远看着这些被打碎的青花瓷,心疼得说不出话——其中一件“青花缠枝莲纹瓶”,与长乐宝船货舱的瓷器完全相同,瓶口却被故意敲碎,“他们为了方便运输,竟毁掉这么珍贵的文物!”

王奎的笔记本里,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古里有宝船沉船,内有黄金”。程远指着笔记本上的“藏宝图”,忍不住叹气:“这些人连基本的历史都不懂,郑和船队带的是瓷器、丝绸,要的是香料、药材,哪来的黄金?”当程远将《交易账簿》展示给团伙头目时,对方终于低下了头。

古里“郑和纪念馆”开馆那天,程远和林珊、郑海峰和张瑜站在复原的“古里市场”里,看着中外游客用仿制的“永乐通宝”进行模拟贸易。一个古代小男孩拿着青花瓷碗,兴奋地对程远说:“这是我们祖先和中国朋友交换的礼物吗?”程远笑着点头,“六百年前,就是这样的交换,让我们的文明走得更近。”

郑海峰操控着虚拟现实设备,让游客“穿越”到宣德六年的古里港——宝船停靠在码头,船员与蕃商讨价还价,工匠们在维修车间忙碌,远处的王宫里正在举行赏赐仪式。“这就是郑和船队留下的遗产,”他对围观的游客说,“不只是文物,更是一种相互理解的可能。”

张瑜向游客展示那封“船员的家书”,用中英双语朗读:“儿在古里,见此地多香料,待归时捎回孝敬父母。”“这就是最真实的航海故事,”她轻声说,“宏大的历史背后,永远是一个个普通人的思念与期盼。”

林珊在“中外工匠合作展”上,并排摆放着龙江船厂的工具与古里船坞的工具。“大家看,这些工具的形制几乎一样,”她拿起两把刨子,“这把来自中国,那把刻着古里工匠的名字,却有着相同的刃口角度——这就是技术的传播,文明的交融。”

暮色中的古里港,程远望着印度洋的落日,想起“天妃灵应之纪”碑上的话:“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他突然明白,郑和下西洋的真正意义,不是“臣妾万方”的虚荣,而是不同文明相遇时的尊重与包容。

“下一站,我们去忽鲁谟斯。”程远展开海图,指着波斯湾的入口,“那里是郑和船队到达的最西端,据说有座‘永乐碑’见证了东西方的相遇。”郑海峰调试着能适应波斯湾盐度的潜水设备,张瑜在整理《瀛涯胜览》中关于忽鲁谟斯的记载,林珊则对着古里出土的星盘做最后的数据记录。

海风掀起海图的瞬间,程远仿佛看见无数艘宝船从古里港出发,帆影在印度洋的波光里渐渐远去,船头的“郑”字在夕阳下泛着金光。他知道,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那片永不平静的海洋,永远承载着人类探索与交流的梦想。

当第一颗星出现在忽鲁谟斯的夜空,程远在考古日志上写下:“所谓旷世盛举,不是征服的凯歌,而是相遇的诗篇。郑和的船帆早已落下,但那些关于理解、尊重、共享的信念,永远在海浪中回响。”日志的夹页里,夹着片从古里青花瓷上取下的碎片,在星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泽,像在回应六百年前那个画瓷工匠,留在瓷底的落款:“天下同此凉热。”

忽鲁谟斯港的晨雾裹着椰枣香漫过码头时,程远的洛阳铲在珊瑚砂层里触到块方形石碑。清理掉表层盐霜后,“永乐十年,大明船队至此”九个汉字在朝阳下渐显,碑侧的波斯文翻译与《瀛涯胜览》“忽鲁谟斯,西洋大国也,其王敬大明如天”的记载严丝合缝。碳十四测年显示石碑的雕刻年代正是1412年,与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的时间完全吻合。

“碑座的凹槽里有东西!”林珊用软毛刷清理出一枚铜制“通关令牌”,正面刻着“大明宝船”,背面是阿拉伯文“安全通行”——这与古里港发现的“信符”形制相同,却多了层鎏金,“是给忽鲁谟斯王的特别通行证!”程远比对令牌尺寸,发现与南京明故宫出土的“永乐御赐金牌”完全匹配,“《明史》说郑和对‘大国’用鎏金令牌,果然没错。”

郑海峰的潜水器在波斯湾入口的沉船区,发现了艘明代“马船”(运输船)的残骸。货舱里的“永乐通宝”堆积如山,每枚铜钱的边缘都有磨损痕迹,显然经过长期流通。“是船队的‘移动金库’!”他操控机械臂取出舱底的《载货清单》,上面“硫磺三千斤、硝石两千斤”的记录,与《明会典》“郑和带火药原料换波斯硫磺”的记载吻合。更惊人的是,清单末尾写着“换得忽鲁谟斯剑五十柄”,在货舱角落果然找到十柄嵌着宝石的波斯剑,剑柄的纹饰与石碑上的波斯文风格一致。

沉船的“淡水舱”里,藏着个牛皮水袋,里面的水虽已蒸发,袋壁却残留着椰枣树的纤维,“是用当地植物过滤海水的证据!”郑海峰检测水袋的盐分含量,发现比海水低了七成,“《瀛涯胜览》说忽鲁谟斯人‘以椰枣壳滤水’,船队学来了这项技术。”水袋的标签上用汉文写着“供百人三日饮”,与马船的载员数量完全匹配。

张瑜在忽鲁谟斯“香料市场”遗址,找到批“明代丝绸与波斯地毯的残片”。丝绸上的缠枝莲纹与长乐宝船出土的赏赐锦缎完全相同,而地毯的羊毛纤维里却缠着根蚕丝线,“是中外工匠合作的产物!”她用显微镜观察,发现地毯的编织技法融合了中国的“通经断纬”与波斯的“打结法”,“这就是文献记载的‘丝毯互仿’,文化交融的实物见证。”

在遗址的陶罐里,张瑜还发现了块“龙涎香”。上面盖着“市舶司验”的朱印,与泉州出土的明代市舶司印章一致,旁边的汉文标签写着“每两值银十两”,“是当时的天价香料!”她比对《明会典》中“龙涎香为贡品”的记载,发现这块龙涎香的尺寸正好符合“贡品级”标准,“显然是准备献给永乐皇帝的。”

林珊在忽鲁谟斯王宫遗址的“朝贡厅”里,发掘出个“青花描金瓷盘”。盘心画着中国的龙与波斯的狮,边缘用金粉写着“永乐皇帝赐忽鲁谟斯王”,与石碑的年代完全吻合。“是定制的赏赐品!”林珊检测瓷盘的胎土,发现来自景德镇,金粉却含波斯特产的“赤金”,“是用中国瓷器、波斯黄金合作制成的,太珍贵了。”

在瓷盘的锦盒里,还发现了张“贸易契约”。用汉文、波斯文、阿拉伯文三种文字写成,规定“大明以丝绸百匹换忽鲁谟斯良马十匹”,末尾有郑和与忽鲁谟斯王的共同签名。“是官方贸易的合同!”林珊笑着说,“这比文献更详细地记录了交易细节,连马匹的年龄、身高都有规定。”

程远团队在忽鲁谟斯“天文台”遗址,有了震撼发现:一台“浑天仪”。铜制的仪器上刻着中国的二十八星宿与波斯的黄道十二宫,底座的铭文显示是“永乐十二年,中波工匠合造”,与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的时间吻合。“是天文仪器的混血儿!”程远转动仪器,发现既能用中国的“浑天说”观测,也能用波斯的“黄道坐标”定位,“《瀛涯胜览》说郑和‘令通事学西域星法’,这就是实证。”

天文台的石壁上,还刻着幅“世界地图”。东半部分是中国的“四海”,西半部分是波斯的“七海”,中间用红线连接着“忽鲁谟斯”与“大明”,“是当时的世界观融合!”程远测量地图的比例,发现中国到忽鲁谟斯的距离标注误差不超过50里,“比同时期欧洲的地图精准多了。”

郑海峰的潜水队在沉船的“军械舱”里,发现了批“佛郎机铳”。铳身上刻着“永乐年制”与阿拉伯文“工匠阿里造”,显然是中外工匠合作的产物。“是早期的中西合璧火器!”他测试铳的口径,发现能适配中国的铅弹与波斯的火药,“《明史》说郑和从忽鲁谟斯带回‘西洋铳’,这就是原型。”

在军械舱的角落,还发现了个“箭囊”。里面的箭矢有中国的“火箭”(带火药)与波斯的“狼牙箭”,箭杆上分别刻着“大明军器局”与“忽鲁谟斯兵坊”,“是船队与当地军队交流的证据!”郑海峰推测,这些箭矢可能用于联合演习,“体现了军事上的互信。”

张瑜在研究忽鲁谟斯“市舶司档案”时,注意到一份《税收记录》。上面记载“永乐十一年,郑和船队缴纳关税银五千两”,与《明实录》“郑和在忽鲁谟斯纳税最重”的记载吻合。更有趣的是,记录上用波斯文写着“免税三成,因大明皇帝善待我使”,“是外交优惠的实证!”张瑜笑着说,“这比单纯的‘厚往薄来’更灵活,有来有往才是长久之道。”

档案的夹页里,还藏着张“宴会菜单”。用汉文和波斯文记录着“烤全羊、抓饭、燕窝羹”,显然是中西合璧的宴席,“是郑和与忽鲁谟斯王的会餐记录!”张瑜比对菜单上的食材,发现羊肉来自波斯,燕窝来自中国,“连饮食都在交融。”

林珊在忽鲁谟斯“华人社区”遗址,发现了座“混合式建筑”。屋顶是中国的歇山顶,墙壁却用波斯的琉璃砖,门楣上刻着“大明街”三个汉字,“是船队留下的侨民聚居区!”她在建筑的灶台里,发现了中国的铁锅与波斯的铜壶,“侨民既做中餐,也做波斯菜,生活习惯已经融合。”

在遗址的水井里,还发现了个“瓷碗”。碗底是“大明宣德年制”,碗沿却刻着波斯文的“平安”,“是侨民的日常用品!”林珊检测碗的使用痕迹,发现至少用了二十年,“证明这些侨民在这里长期生活,不是临时停留。”

程远在忽鲁谟斯“造船厂”遗址,发掘出块“船板”。上面的“榫卯结构”是中国的“燕尾榫”,木材却是波斯的“铁木”,“是用当地材料按中国工艺建造的船!”他比对船板的尺寸,发现与郑和船队的“坐船”(人员运输船)完全匹配,“《瀛涯胜览》说郑和在忽鲁谟斯‘造小船供沿岸贸易’,这就是实物。”

造船厂的废料堆里,还发现了个“船模”。用波斯胡桃木制成,却有中国的“水密隔舱”,“是工匠练习用的模型!”程远推测,这可能是中国工匠教波斯人造船时用的教具,“技术传播的直接证据。”

盗墓者王奎的国际团伙在忽鲁谟斯被Interpol抓获时,警方从他们的越野车后备箱里搜出了块“永乐碑”的残片。程远看着残片上被凿掉的“大明”二字,气得浑身发抖:“他们为了让石碑看起来像‘纯波斯文物’,竟毁掉这么重要的历史证据!”王奎的笔记本里,用翻译软件写着“把中国字去掉,能卖更高价”,暴露了他对文明交融的无知。

当程远将完整的“永乐碑”照片展示给团伙成员时,一个波斯裔盗墓者突然说:“小时候听爷爷说,祖先曾帮中国船队修船,原来这是真的。”程远趁机说:“这些文物不是哪一国的,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就像这石碑上的两种文字,本就该并肩而立。”

忽鲁谟斯“郑和与波斯文明对话展”开幕那天,程远和林珊、郑海峰和张瑜站在复原的“朝贡厅”里,看着中波两国的孩子们用仿制的“通关令牌”做游戏。当一个中国男孩用波斯语说“你好”,一个波斯女孩用汉语回应“谢谢”时,程远突然想起那块“混合浑天仪”——文明从不是孤立的星辰,而是相互映照的星河。

郑海峰操控着全息投影,重现了永乐十年郑和与忽鲁谟斯王的会面:两人共握那枚鎏金令牌,身后的船队与波斯商队交换货物,中国的丝绸与波斯的地毯在阳光下同样耀眼。“这就是真正的‘旷世盛举’,”他对观众说,“不是船队有多庞大,而是不同文明愿意放下偏见,平等交流。”

张瑜向游客展示那份“三种文字的贸易契约”,用中英波三语朗读:“丝绸换良马,各取所需,友谊长存。”“六百年前,他们就懂这个道理,”她轻声说,“贸易的本质不是掠夺,是共享。”

林珊在“混合建筑”复原场景里,指着屋顶的歇山顶与琉璃砖墙:“大家看,中国的曲线与波斯的直线,在这里成了最美的风景。”一个波斯建筑师感慨道:“原来我们的琉璃砖,六百年前就与中国的屋顶相遇过。”

暮色中的波斯湾,程远望着忽鲁谟斯港的灯塔,想起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在这里写下的话:“西洋万里,风土各异,然人心相通,皆求和平。”他知道,郑和的船虽已消失在海浪里,但那些关于理解与尊重的故事,永远在海上流传。

“下一站,我们去麦加。”程远展开海图,指着红海的尽头,“《瀛涯胜览》说郑和的分船队到过天方国,那里或许有最后一块拼图。”郑海峰调试着能适应红海高温的探测设备,张瑜在整理《明史》中关于天方国的记载,林珊则对着忽鲁谟斯出土的“混合浑天仪”做最后的数据建模。

海风掀起海图的瞬间,程远仿佛看见无数艘宝船从忽鲁谟斯出发,帆影在波斯湾的波光里连成一线,船头的“郑”字与波斯的新月标志在夕阳下同样明亮。他知道,这场跨越六百年的考古之旅,也是一场文明对话的延续——就像那片连接东西方的海洋,永远等待着愿意扬帆的人。

当第一缕月光照亮红海的水面,程远在考古日志上写下:“所谓旷世盛举,是郑和的船帆,也是波斯的灯塔;是中国的丝绸,也是阿拉伯的香料。文明的意义,不在于独自辉煌,而在于照亮彼此。”日志的夹页里,夹着片从“混合瓷盘”上取下的碎片,青花与鎏金在月光下交织,像在诉说着一个简单的真理:所有美好的文明,终将在相遇中变得更美好。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八神太二的自我修养就是你小子,给小师妹们写情书?元界巅峰人皇经魔界的女婿至尊仙途量子血灵珠传奇狂仙出狱这本书和游戏王有什么关系明朝大贪官我成了反派祖宗比老祖数量?我最擅长了!太一道果孕吐后,前夫天天求名分盗版九阳成神之路穿书后,王爷对我穷追不舍快穿之创世神一心想死仙界哀歌异界之我是拳霸玄幻:实力提升太快怎么办?收养幼小女帝,我当面被男主杀害最浪捉鬼师:捡个尸王做老公囚徒行穿越成世间最后一个神肿么办交互式小说丨冒险者公会熔炉之神星战传说之幻梦奇缘两界穿越,我吞噬万物成宇宙之主悬镜之上荒神道万界熟练度成仙离谱!这个青云宗看门的都是大帝长生不灭,我于世间寻找永恒无限血脉:从木遁开始木屋求生:卡牌世界大冒险两玄录超级废物系统死神:静灵廷之叶苍渊剑主混沌神棺玄瞳九劫携手红警系统穿越异界她真的太香了罪灵谋我真的只想远离气运之子安稳修仙限制级模拟从民兵兵种开始无限成长无缺道途开局断绝关系,我成万道魔尊八门
皮皮读书搜藏榜:太极剑仙居然是个老六你敢信?书穿之妈粉的自我修养我夫人竟是皇朝女帝斗罗之我的系统又不服气了恐怖降临漫漫归乡路战,天帝崇般图异世之机械公敌变频网游三国:开局获得神级建村令我有最强抽奖系统AI引修三千韶华为君狂诡系世界的亵渎巫师予你繁星璀璨重生休妻夺子:踏上成神登仙之路大郅和科比的湖人王朝凡人宗门:称霸诸天万界开局一只狗,系统贷款让我爽她自黑暗而来论大佬的行式作风千万别让我跳起来厄雷传天才妖妃不好惹斗罗之我在唐门混日子被迫转职的剑修凌天战帝冬眠到未来重新做人大商国师京都天眼神医何以许情深长生:一曲唢呐,送葬诸天仙帝戒灵之异旅奇兵超神御兽:开局契约三幻神重生之无极天尊随身带着暗黑世界重生之官运神域凰女百傀箓综武:我在少林刷成就圣庭时代,开局推演神话天网灵气复苏,盘古为我开天辟地灵墟傲世混沌之巅的永恒传奇血族的异世界生活一拳超人之雷霆沙赞修仙:满级大佬她震惊了全宗门开局一碗参鸡汤,终局不死不灭!十岁入天人,开局混迹天牢发育万年老妖称霸兽世做女王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奥术徽记星辰耀九州红楼:开局吕布战力的我强夺金钗清瑶踏仙途仙子,需要疏通一下吗?九转丹劫:废材狂妃逆九天签到玄天,我成了万界守护者本心即可入宗选择水灵根,总跟师姐们鬼混特工世子妃:战神黑化宠翻天囚禁我的魔主天天想喂我玄灵异界主宰收徒,我,咸鱼师尊,徒弟皆逆天凡尘神只剑狱苍穹:杨玄御兽:我的合成不科学逆潮之主玄幻:我的情绪银行满级帝女归来,开局觉醒昆仑灵最强系统传承萧凛:禹洲问道纪诸天万界之大主宰希望城主考古浮海记讨封失败?没事,我能模拟重开!从F是ma开始修仙分身互相传功,我只管破境!以身为狱:炼化万物,镇压诸天代码与魔咒变身猫娘,被萝莉控领主收养逆袭传说:大妖王天道严选,开局契约五个夫郎贴地武夫,谁教他炼剑起飞的?全家皆大佬,团宠小凤凰撩遍绝色开局核聚变词条,圣女要吸干我?灵修逆途乘风破浪攻略仙尊报错后我改嫁天道之子杀手重生之毒妃传仙君,您的坟我挖错了!剑傲川灵如意请我去修真原始人?不!我将进化为帝!全职业满级的我怎么是个牧师萝莉修仙吗?社死那种无题岁岁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手持天道穿越,点化苍生就可无敌【凤临墨庭】我的灵根是混沌!收徒万倍返还师傅我超厉害风云际会:杨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