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临江城那场雷霆风暴之后,时间仿佛终于放缓了它那匆忙的脚步。
转眼,半月已过。
时节已入深秋。江风也带上了几分微微的寒意。
位于临江下游百里处的那座,被东海侯杨纪大笔一挥,赐予了苏文渊的神工岛,早已换了一番天地。
在东海侯那堪称恐怖的资源倾注之下,这座原本荒废了数十年的前朝造船厂,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焕发着勃勃的生机。
五百名,从水师大营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顶尖工匠,如同最勤劳的工蜂,日夜不休。他们修缮船坞,清理航道,搭建起了一座座崭新的,充满了墨工坊风格的熔炉与工坊。
石磊和他那三百多名早已脱胎换骨的前竹筏帮帮众,则成了这座岛上最得力的施工队与护卫队。他们熟悉水性,吃苦耐劳,在石清浅这位大师姐的指挥下,将那艘被打捞上岸的黑龙王号残骸,彻底拆解,分门别类,为即将到来的旗舰建造工程,做着最充足的准备。
而石清浅,则彻底沉浸在了知识的海洋之中。
苏文渊将自己记忆宫殿中,所有关于基础物理、材料学、工程力学的知识,都整理成册,交给了她。
这位野生天才,仿佛是被上天眷顾一般,在接触到这套成体系的、超越时代的格物之理后,她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如同火山喷发一般,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
她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探索者,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仅仅只用了五天时间,通过对格物之理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竟然独立改良出了一种能够将熔炉温度提升三成的鼓风机!这一成果不仅让岛上的帮众们惊叹不已,更让那些顶尖工匠对这位年轻的天才刮目相看。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她更是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天赋和智慧。她运用杠杆与滑轮组原理,巧妙地设计出了一套前所未有的起重装置,使得一个人就能够轻松吊起千斤重物!这一发明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为神工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整座神工岛,在她的光芒照耀下,似乎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她的名字开始在岛上广为流传,人们对她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她的手中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充满了无限可能的……实验室。
至于苏文渊,他扮演着一个合格的掌舵者与指引者。
他并不干涉具体的技术细节,甚至专业领域都没有他的这位大弟子精通。他只负责,为石清浅提供最前沿的理论支持,为整个墨工坊的草创阶段,制定最清晰的发展方向。
在闲暇的时候,他总是会来到岛上那座唯一被保留下来的前朝观星台。这座观星台历经岁月沧桑,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如今却成为了他静坐修行的地方。
站在观星台上,他可以俯瞰整个岛屿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在这里,他能够远离尘世的喧嚣,静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的修行。
他的儒道修为在正心境的不断稳固下日益精进。而那股融合了浩然正气与气血之力的文武血气,也在他不断的尝试与淬炼之下,变得愈发凝练。
然而,苏文渊在修行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按照东海候所说,文气与血气兼修需要特殊的法门来引导,但他却发现自己的运行没有一丝阻塞感。这让他不禁开始思考其中的原因。
“难道是因为我这两世灵魂的缘故?还是说与我的记忆宫殿有关?”苏文渊暗自琢磨着,试图解开这个谜团。他一边思索着前路,一边继续静静地潜修,希望能够在修行中找到答案。
郑修远则成了神工岛上,最全面的参与者。
他没有返回北安州,也没有急于去参悟那本《龙象镇海诀》。
每日,带着一壶清茶,一本书卷,流连于那些热火朝天的工坊之间。
他会饶有兴致地看工匠们,如何将一块顽铁千锤百炼,化为精钢。
他也会耐心地听那些,不识字的帮众,用最质朴的语言,讲述他们在江上,遇到的奇闻异事。
他的道在这片,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与创造激情的土地上,似乎也找到了,一种全新的方向。
一切都显得,如此的欣欣向荣,充满了希望。
直到那只,从遥远的京城,飞来的机关鸟,打破了这份宁静。
……
那是一个,深秋的午后。
苏文渊和郑修远正在观星台上探讨文武合修的感悟,顺便指点石清浅,关于金属疲劳的一些基础概念。
忽然,一阵极其轻微的,如同蜂鸟振翅般的嗡嗡声,从天际遥遥传来。
苏文渊心中一动,抬起头。
只见,一个巴掌大小,通体由乌金与玄铁打造,造型极其精巧的黑色机关鸟,正以一种极快的速度,盘旋着向他飞来!
那机关鸟的翅膀,并非简单的扇动,而是由数十个微型的风符驱动,悄无声息,迅捷如电!
“是墨家的千里隼!”石清浅的眼中,瞬间爆发出了一团,充满了技术宅狂热的火焰,“天呐!竟然是传说中能根据人的气息,追踪千里,并且还能自主规避危险的顶级机关造物!这……这简直是艺术品!”
她下意识地,便想伸手去将这只艺术品抓下来,好好地研究一番。
然而,那只千里隼极其灵巧地,一个侧身,避开了她的手。
然后稳稳地,落在了苏文渊的肩膀上。
它那由两颗细小红宝石构成的眼睛,人性化地盯着石清浅眨了眨。随即张开鸟喙,啪嗒一声,吐出了两样东西。
一封用火漆密封的信函。
以及……一个用油纸小心翼翼地包裹着的,早已凉透了的桂花糕。
苏文渊看着那块熟悉的桂花糕,再看看那封信上,那娟秀而又带着几分锋锐的字迹,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发自内心的笑意。
他知道,是谁来了。
拆开信封。
信,是墨璃写的。
信上的内容,很简洁,很符合她的风格。
第一段,是祝贺。
“苏文渊,恭喜你,北安州州试,并列解元。你那篇策论,我爹爹看了,他说你的道很有趣。他想找个时间,跟你当面聊一聊。”
苏文渊看到这里,不由得笑了。
他能想象出,墨璃的父亲,那位神秘的墨家钜子,要是在看到自己目前研究的蒸汽机蓝图时,会是何等激动,何等技痒难耐。
但,当他看到第二段时。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肃杀!
“另有一事需告知于你,望你珍重。此事乃是我墨家,通过与军方的合作渠道,得知的绝密情报。”
“你的老师,简随云大学士,在北境出事了。”
“一月前,简大学士随镇北军统帅卫燎原,前往鹰愁崖防线,协助大军抵御天狼部左贤王赤屠的进攻。”
“卫帅本想以简大儒做杀手锏,配合你那首《边关》战诗,一举重创敌军。”
“却不想,落入了左贤王赤屠早已布下的连环毒计之中!”
“那赤屠智计近妖!他早已算到,卫帅会请简大学士助阵!在军中埋伏下了两位足以与大儒抗衡的顶尖强者!”
“一位是天狼部,最神秘的大萨满祭司——骨灵!”
“而另一位……”
信纸上墨璃的字迹,到这里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颤抖。
“是简大学士的……亲师兄!当年白鹿书院最惊才绝艳的大师兄,后似乎因理念不合,叛出师门,投身异族的……”
“毒士——”
“李斯!”
轰!
当李斯这两个字,映入眼帘时!
苏文渊的脑海中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他怎么也没想到!
在这异世,竟然还会听到这个,足以让整个华夏历史都为之胆寒的名字!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继续往下看去。
“二人,联手设下血魂咒杀大阵,于阵前伏击简大学士!简大学士猝不及防之下,身受重创,文胆几乎当场破碎,至今……昏迷不醒!”
“卫帅为救简大学士,被那毒士李斯,以诡计斩断左臂!其麾下虎豹骑亦是死伤惨重!”
“此役,我军虽重创不利,但最终在卫帅的率领下,让左贤王麾下的五万狼骑,也惨烈而归。左贤王与骨灵、李斯等高层率残兵退至关外对峙。”
“后续……卫帅,似因断臂之痛,与战友惨死之怒,于绝境之中破而后立,修为突破至擎天法身之境。他假意重伤,设下埋伏,诱敌深入,大败了前来偷袭的左贤王大军,才换来了边关如今的短暂安宁。”
“如今边关虽暂时恢复了对峙。但简大学士的伤势,却……危在旦夕!”
“你……你切记保重自己”
信到这里便结束了。
苏文渊静静地捏着那张,轻飘飘的信纸,感觉它重若千钧!
一股冰冷刺骨的杀意,从他的身上不受控制地弥漫开来!
让周围的温度,都仿佛骤然下降了几分!
“先生……”
石清浅看着苏文渊那从未有过的可怕脸色,有些不安地轻声叫道。
苏文渊没有回答,只是呐呐自语道:“你们知道吗,在我最绝望的时候,四周一片漆黑,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曙光。然而就在那时,老师却如同一盏明灯,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照亮了我前行路上的黑暗。”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回忆起了初来这个世界那段艰难的时光,“在我前路坎坷,杀机四伏的时候,老师毅然决然地替我以一己之身遮风挡雨。无论多少困难和危险向我袭来,老师为我撑起了一片安全的天空。”
“若是没有我,老师不会去边关,也不会重伤。”
苏文渊的眼眶渐渐湿润了,他强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凝视着远方,似乎透过那无尽的虚空,看到了老师的身影。
良久良久,他转身看着那同样一脸震惊与愤怒的郑修远。
用一种不带丝毫感情的的语气,缓缓说道:
“郑兄。”
“劳烦替我向东海侯,辞行。”
“告诉他,苏某要去一趟北境。”
“去看望一位故人。”
“也顺便……”
他的眼中,杀机毕露!
“去会一会,那位同样姓李的……”
“‘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