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夏日的紫禁城笼罩在一片闷热之中,蝉鸣不绝于耳,仿佛在为这座帝国心脏的每一次跳动做着注脚。太子朱标的病情在太医们的精心调理下,终于趋于稳定,这让包括林霄在内的许多人暂时松了一口气。然而,林霄内心的警报并未解除,反而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敏锐。

夜深人静时,林霄独坐书房,窗外月色如水,洒在书案上堆积如山的卷宗上。他的思绪飘向远方,那个他已经开始淡忘的二十一世纪。在那里,历史只是书本上的文字;而在这里,历史是活生生的现实,每一步都可能万劫不复。

“蓝玉案...”林霄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他知道,按照历史轨迹,这场牵连甚广的大案即将爆发,而他现在就身处这场风暴的中心。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不知何时便会轰然斩落。更令他忧心的是,太子的健康状况经过此番重创,已是风中残烛,谁能保证不会有下一次?未来的变数之大,足以让任何有心人寝食难安。

林霄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那轮明月,思绪万千。作为穿越者,他拥有先知先觉的优势,但也正因如此,他更加清楚历史洪流的不可阻挡与细微变化的不可预测。他既不能表现得过于未卜先知,引起怀疑;又必须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保全自身。这种走钢丝的感觉,让他夜不能寐。

“必须掌握更多信息。”林霄下定决心,他的情报收集工作因此进入了更深入、更广泛的阶段。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入翰林院时,林霄已经坐在自己的值房内。作为翰林院侍读,他有着接触大量朝廷文书的便利。翰林院乃清贵之地,不仅掌管诰敕起草、史书纂修,更是朝廷各类文书奏报的汇聚之所。虽然核心机要接触不到,但各地上报的寻常题本、奏疏,乃至一些过往的档案记录,林霄皆有机会阅览抄录。

“林侍读,这是今日刚从通政司送来的各地奏本,需要分类归档。”一位同僚的声音将林霄从沉思中拉回。

林霄转身,接过那一叠厚厚的文书,微笑道:“有劳了。”

这样的日常事务,他已经驾轻就熟。作为翰林院侍读,他的职责之一便是协助整理这些从全国各地送来的奏报。在旁人眼中,这或许是繁琐枯燥的工作,但对林霄而言,这却是了解这个时代、洞察朝局动向的绝佳窗口。

他的情报收集工作,因此进入了更深入、更广泛的阶段。除了继续通过老仆林福在市井间留意关于勋贵、特别是与蓝玉过往甚密者的风声(近日此类传言愈发密集,且多带肃杀之气),他更加注重利用翰林院侍读的身份之便。

翰林院乃是大明王朝的清贵之地,不仅掌管诰敕起草、史书纂修,更是朝廷各类文书奏报的汇聚之所。虽然核心机要接触不到,但各地上报的寻常题本、奏疏,乃至一些过往的档案记录,林霄皆有机会阅览抄录。他的目光,不再局限于京城一地和勋贵圈子,而是投向了更广阔的疆域,特别是那些裂土封王的藩镇。

夜深人静时,林霄常常独自留在翰林院的档案库中。油灯下,他一页页翻阅那些已经积了薄灰的文档,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有用的信息。他知道自己正在进行的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一旦被人发现他如此系统地搜集情报,特别是关于藩王的信息,必定会引起怀疑。因此,他格外小心,从不直接抄录敏感内容,而是采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简语,记录在另一本看似普通的读书笔记上。

其中,就藩北平的燕王朱棣,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存在。林霄开始有意识地搜集和分析一切与朱棣相关的信息。从兵部关于北平行都司的寻常军务汇报中,他能推测出燕王府护卫的操练频次和大致规模;从户部关于北平府的钱粮拨付记录和地方赋税奏销中,他能隐约窥见朱棣在封地内的经营状况;甚至从一些边将叙功的奏本里,能读到燕王亲自率兵出塞,击退小股蒙古扰边部队的记载。

这些信息琐碎而分散,如同散落的拼图碎片。但林霄凭借其过人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将这些碎片一点点拼接起来。更不用说他还有来自未来的知识作为参考框架,能够帮助他辨别哪些信息是真正重要的,哪些只是无关紧要的杂音。

“燕王府去岁冬季请求增拨棉衣三千套,理由是护卫扩编...”林霄默读着一份来自工部的普通公文,心中却是一动。燕王护卫的定额早有定制,此番扩编是否得到了朝廷的正式许可?还是以其他名义变相扩张实力?

他又翻出一份去年秋季北平等地的粮赋统计,发现北平府周边的军屯产量有明显提升,而这一成绩被归功于燕王府推行新的耕作方法。林霄在脑中迅速计算,这样的产量提升足以支撑多少额外兵力的粮饷。

最令林霄在意的是多份边关奏报中提到燕王“亲冒矢石”、“身先士卒”与蒙古部落交战的记录。这些战事规模不大,多是击退小股扰边部队,看起来无足轻重,但累积起来,却塑造了一位勇武善战、忠于王事的藩王形象。而且,林霄敏锐地注意到,这些交战记录中,偶尔会出现一些蒙古部族头领的名字,这些部落在未来将会成为朱棣的重要助力。

一天下午,林霄在整理洪武初年的旧档案时,偶然发现一份关于各路亲王就藩前师资配置的记录。其中,燕王朱棣的少年师从名单中,一个名字引起了林霄的注意——姚广孝,即道衍和尚。这份记录显示,这位佛学高僧曾在洪武五年前后,短暂担任过燕王的佛法讲师。

林霄心中一震。道衍和尚,这位在正史中被描述为在洪武晚年才与朱棣相遇的神秘谋士,原来早在多年前就已经与未来的永乐帝有了交集。这意味着两人之间的关系可能比他想象的更为深远,道衍对朱棣的影响也可能开始的更早。

随着调查的深入,林霄对朱棣的了解越来越立体。他发现这位燕王不仅在军事上表现出色,在治理封地方面也颇有建树。他重视农桑,兴修水利,整顿吏治,在北平一带威望日隆。同时,朱棣似乎刻意结交文武官员,无论是朝中重臣还是边关将领,都有与他过从甚密的记录。

更令人注意的是,朱棣在对待蒙古部落的策略上,展现出超越一般武将的政治智慧。他并非一味征伐,而是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一方面武力打击不臣部落,另一方面又通过贸易、封赏等方式拉拢那些愿意归附的部族。这种灵活务实的手段,使得他在北方边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燕王鹰视狼顾,锐意进取,治军严明,深谙韬光养晦之道...绝非久居人下、甘守藩篱之辈。”林霄在深夜的油灯下,于自己那本密语写就的“黑料本”上,添上了这样一句评语。每多了解一分,他心中的忧虑便加深一分。这位未来的永乐大帝,此刻已然显露出不凡的潜力和巨大的威胁。

然而,林霄并没有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朱棣身上。他以同样的方法调查了其他几位边塞藩王,如宁王朱权、代王朱桂等。这些藩王同样手握重兵,镇守边陲,在地方上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宁王朱权,以其文采风流和善于治军而闻名,麾下“朵颜三卫”更是精锐骑兵,实力不容小觑。

通过这些调查,林霄对明朝初年的藩王制度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洪武帝朱元璋为保朱家天下长治久安,赋予藩王极大的权力,特别是那些镇守边塞的塞王,既有行政权,也有军权,几乎是一个个国中之国。这种制度在开国初期确实起到了巩固边防的作用,但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如果太子健在,这些藩王或许会安守本分。但若太子有不测...”林霄不敢再想下去。他知道历史的发展方向,但也明白现实远比史书上的几行文字复杂得多。他现在的每一个发现,都在提醒他未来的变数和危险。

一天晚上,林福从市井回来,带给了林霄一些新的消息。朝中关于蓝玉的流言越来越盛,据说已经有一些与蓝玉关系密切的将领被秘密调查。同时,皇上近来的脾气越发暴躁,多名官员因小过受严惩,朝廷上下人人自危。

“少爷,老奴还听说一件事。”林福压低声音说,“最近京城来了几个北边口音的商人,出手阔绰,正在四处打探朝中动向,特别是关于东宫和凉国公的消息。”

林霄眉头一皱:“北边口音?是北平一带的吗?”

“正是,老奴特意试探过,确是北平口音无疑。他们表面上是在做皮货生意,但问的问题却远远超出生意人的本分。”林福回道。

林霄沉吟片刻。这会不会是燕王派来的人?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刻,朱棣对京城动向表现出如此浓厚的兴趣,其用意不言自明。他可能已经在为各种可能性做准备了。

“福伯,继续留意这些人,但切记不要打草惊蛇。”林霄叮嘱道,“现在朝局微妙,我们每一步都必须小心谨慎。”

林福点头应下,悄无声息地退出了房间。

林霄独自一人沉思良久。他意识到,自己不能仅仅满足于被动地收集情报,更需要主动布局,为可能到来的风暴做准备。太子病重只是一个开始,更大的风波还在后面。他需要更多的盟友,更需要保护好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人。

他走到书案前,铺开纸张,开始起草一封给远方好友的信件。在信中,他用隐晦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并暗示可能会有大变故发生。这封信看似只是寻常的问候与感慨,但只有收信人才能读懂其中的深意。

写完信,林霄又拿出那本“黑料本”,仔细翻阅自己这段时间以来记录的各项信息。从朝廷党争到边关军务,从藩王动态到市井流言,一页页翻过,大明王朝的立体图景逐渐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帝国,表面强盛,内里却暗流涌动。

特别关于燕王朱棣的部分,林霄做了重点标记。他明白,无论未来如何发展,这位雄才大略的藩王都将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了解朱棣,就是把握未来走向的关键。

窗外,月色如水。林霄吹熄油灯,站在黑暗中,望向北方。在那个方向,北平城中,燕王朱棣此刻在做什么?他是否也已经感知到时代浪潮的涌动,正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林霄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既然命运让他来到这个时代,他绝不会坐以待毙。无论是为了自保,还是为了改变历史的悲剧,他都必须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时代的所有玩家,特别是那些将在未来掀起惊涛骇浪的藩王们。

情报工作必须继续深化,藩王们的一举一动,都需牢牢在目。这不仅关乎他个人的生死,更可能影响到这个帝国的未来走向。林霄知道,他正走在一条危险而重要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但同时也必须坚定不移。

“在这个时代活下去,并不容易啊。”林霄轻声叹息。他知道,自己不能仅仅被动等待历史发生,而应该主动布局,为自己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寻找一线生机。

夜渐深,书房内的灯光一直亮到黎明。林霄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条危险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但为了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活下去,他别无选择。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棂照进书房时,林霄吹熄油灯,整理好衣冠。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他的情报深化工作,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未来大明王朝的走向,或许就隐藏在他正在整理的这些看似平常的文书之中。

“情报就是力量,在这个没有网络的时代尤其如此。”林霄自言自语道,随即推开房门,迎接又一个充满挑战的日子。藩王们的动向已经逐渐清晰,而他的计划,也正在慢慢展开。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破晓之征晨曦红楼野心家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指南剑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我只是夫子懒妃有毒岳飞之血战中原图清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灵气大宋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我意外穿越来到了大唐葬元三国:最强谋士大唐之我的叛逆期系统楚汉争鼎开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现场直播器焰嚣张帅教官职场沉浮录苟在妖武乱世修仙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大周第一狠人明末少年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