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节 盛世求新,科技之需

凤启十七年,中原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经过近二十年的治理,林微推行的新政早已根深蒂固:农业丰饶,粮仓盈溢;商业繁荣,万邦来朝;吏治清明,百姓安乐。而随着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与启明学宫的广泛普及,一个新的需求日益凸显——文化传播与科技革新。

彼时,书籍传播仍依赖雕版印刷,一块雕版仅能印一种书籍,耗时费力,成本高昂。启明学宫扩招后,学子激增,书籍供不应求,许多寒门子弟因买不起书而错失求学机会。海外贸易中,商船远航依赖天文观测与经验导航,常有船只因迷失方向而触礁沉没,损失惨重。

这日,林微在御书房翻阅各地奏报,看到启明学宫祭酒上书,恳请朝廷解决书籍短缺之困;苏瑾也递上奏折,提及海外商船因导航失准,半年内已有三艘商船沉没,损失货物价值百万两白银。

“宇文擎,苏瑾,你们看。”林微将奏折递给二人,“文化传播与海外贸易,皆受制于现有技术。若不加以革新,盛世难续。”

宇文擎接过奏折,眉头微皱:“雕版印刷确实耗时费力,水师战船远航也常因导航问题遇险。只是,这些技术沿用千年,贸然革新,恐遭保守派反对。”

“宇文元帅所言极是。”苏瑾附和道,“民间工匠虽有奇思妙想,但多被视为‘奇技淫巧’,难登大雅之堂。若陛下要推动革新,需为其正名,还要应对保守派的阻挠。”

林微指尖轻叩桌面,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朕意已决。传朕旨意,召集天下能工巧匠,入宫献策。朕将设立‘天机阁’,专司科技革新之事,凡有重大发明创造者,赏千金、授官职,与士大夫同列。”

此旨一出,朝野震动。开明派官员纷纷支持,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长远之计;而保守派官员则强烈反对,以“君子不器”“奇技淫巧乱人心性”为由,恳请林微收回成命。

“陛下,雕版印刷乃祖上传下之法,沿用千年,何必多此一举?”前朝遗老、礼部尚书柳渊出列奏道,“工匠之术,皆是市井小道,若予以重赏、授以官职,恐让学子弃文从技,动摇儒家根基!”

“柳尚书此言差矣!”启明学宫祭酒反驳道,“书籍乃文明传承之载体,若能让书籍普及,让更多人读书识字,方能彰显盛世气象。工匠之技,能利民生、固国防、通商贸,为何不能登大雅之堂?”

朝堂之上,争论再次爆发。保守派坚守“重农抑商、重文轻技”的传统,开明派则力挺科技革新与文化普及。林微并未急于决断,而是下令:“三日后,在太和殿举行‘百工献技’大典,让天下工匠展示其技艺,孰优孰劣,自有公论。”

她深知,想要推动革新,必须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打破保守派的偏见。而胸前的灵犀佩,此刻正微微发烫,仿佛在呼应她的决心——这枚上古神器,不仅能净化邪术,或许还能辅助“天机秘术”的觉醒。

第二节 活字破局,印典惠民

三日后,太和殿广场上,“百工献技”大典如期举行。天下能工巧匠齐聚一堂,展示着自己的技艺:有擅长冶铁的铁匠,打造出锋利无比的兵器;有精通木工的工匠,造出巧夺天工的机关;有擅长纺织的织女,织出流光溢彩的锦缎……

林微与百官端坐于太和殿廊下,逐一观看工匠献技。保守派官员们面带不屑,认为这些技艺不过是“市井小计”;开明派官员则兴致勃勃,不时为工匠们的巧思喝彩。

轮到一位名叫毕昇的民间工匠献技时,广场上突然安静下来。毕昇身着粗布衣衫,手中捧着一个木盒,神色紧张却难掩激动:“草民毕昇,献‘活字印经术’。”

他打开木盒,里面是数百个大小一致的木质方块,每个方块上都刻着一个汉字。“草民将汉字刻于木活字之上,按书籍内容组合排版,刷墨印刷,一书印完,活字可拆下重排他书。一块雕版仅能印一书,而这木活字,可印万书,省时省力,成本大减!”

毕昇一边说,一边现场演示。他快速组合活字,刷上油墨,铺上纸张,轻轻一压,片刻间,一页《论语》便印刷而成,字迹清晰,与雕版印刷别无二致。

广场上一片哗然。开明派官员们纷纷起身,惊叹不已;保守派官员们则脸色微变,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这……这怎么可能?”柳渊失声说道,“雕版印刷需工匠精雕细琢,方能成书,这活字随意组合,岂能登大雅之堂?”

毕昇神色一黯,正要辩解,林微却开口了:“柳尚书,此言差矣。活字印刷,灵活便捷,能让书籍批量生产,成本大降,让寒门子弟也能买得起书、读得起书,这正是盛世之幸。”

她走下廊下,拿起印刷好的《论语》,目光扫过百官:“朕宣布,毕昇的‘活字印经术’,为本次百工献技之首!赏黄金千两,授‘天机阁主事’,主持活字印刷改良之事。”

“陛下圣明!”毕昇跪倒在地,泪流满面,“草民谢陛下恩典!”

林微扶起他,继续说道:“传朕旨意,由天机阁牵头,改良活字材料——木活字易变形,改用‘精铁铸字’与‘陶瓷活字’;改良印刷油墨,让字迹更清晰、更持久。三个月内,印出万册《论语》《孟子》《农政全书》,发放给全国启明学宫与寒门学子。”

“臣遵旨!”毕昇高声应道。

保守派官员们虽心有不甘,但亲眼见到活字印刷的便捷,也无从反驳。柳渊脸色铁青,却只能默不作声。

接下来的三个月,毕昇在天机阁潜心改良活字印刷术。林微时常亲自前往天机阁,用现代知识“指点”他——比如用蜡与松香混合制作粘合剂,让活字排版更稳固;用桐油与炭黑改良油墨,提高字迹附着力。这些知识,被林微包装成“上古印经秘术”,通过灵犀佩的“灵光指引”传授给毕昇。

灵犀佩的温热能量,似乎能让活字的金属结构更稳定,油墨的融合更均匀。三个月后,改良后的活字印刷术大获成功:铁活字与陶瓷活字坚硬耐用,排版迅速,油墨色泽鲜亮,印刷效率较雕版印刷提升了十倍不止。

万册书籍如期印成,发放到全国各州县。启明学宫的学子们捧着崭新的书籍,激动不已;寒门子弟们也终于能买得起书,纷纷涌入学堂。京城街头,甚至出现了专门的“书铺”,售卖各类廉价书籍,百姓们争相购买,形成了“人人爱读书,户户有典籍”的盛世景象。

柳渊等保守派官员,看到百姓们对书籍的热爱,对活字印刷的成效,也不得不承认林微的远见。柳渊亲自前往御书房,向林微请罪:“陛下,臣之前目光短浅,反对活字印刷,实属愚钝。如今见书籍普及,百姓受益,方知陛下此举乃利国利民之大计。臣恳请陛下责罚。”

林微微微一笑:“柳尚书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盛世之道,在于兼容并蓄,既要传承经典,也要勇于革新。只要是利于百姓、利于国家之事,朕都会鼎力支持。”

第三节 司南定航,海疆拓路

活字印刷术的成功,让科技革新的风气日益浓厚。林微趁热打铁,将目光投向了航海导航技术。彼时,商船远航依赖“观星辨向”与“水情经验”,遇上天阴、大雾天气,便极易迷失方向。林微深知,想要让海外贸易持续繁荣,必须改良导航技术——指南针。

她召集天机阁的工匠与水师将领,商议改良“司南”。当时的司南,以磁石打磨成勺子状,置于铜盘之上,虽能指示方向,但磁吸力弱,易受震动影响,精度不足,难以用于远洋航行。

“朕曾得上古秘典,记载‘司南定航术’,可让罗盘精准指向,不受天时地利影响。”林微取出一枚经过灵犀佩能量浸润的磁石,这枚磁石是她让苏瑾从西域寻来的天然磁石,经灵犀佩滋养后,磁性更强、更稳定,“以这‘通灵磁石’为核心,打造‘定航罗盘’,辅以刻度盘,便可精准指示方位。”

她亲自绘制罗盘图纸,将现代指南针的结构融入其中:以通灵磁石为指针,铜盘上刻上二十四方位刻度,外层加装防水外壳,底部设有减震装置。这些设计,被她包装成“上古秘典所载的定航秘术”。

天机阁的工匠们按照图纸,日夜赶工。林微时常前往指导,用现代物理知识“解释”磁石的特性——比如“磁石指南,乃天地灵气所聚”,“刻度精准,方能契合星辰方位”。灵犀佩的能量似乎能稳定磁石的磁场,让指针转动更顺滑、指向更精准。

一个月后,“定航罗盘”研制成功。铜制外壳古朴厚重,防水防潮;指针以通灵磁石打造,鲜红的指向箭头始终精准指向南方;二十四方位刻度清晰明了,误差不超过一度。

林微下令,在水师战船与远洋商船上进行测试。水师将领驾驶战船,从泉州港出发,前往高丽。途中遭遇大雾天气,连续三日不见天日,以往此时早已迷失方向,但凭借定航罗盘,战船始终沿着正确航线前进,准时抵达高丽港口。

商人们也纷纷反馈,装有定航罗盘的商船,再也没有出现迷失方向、触礁沉没的情况,海外贸易的安全性与效率大幅提升。苏瑾的商队更是受益良多,商船往返时间缩短了三成,损耗减少了五成,利润大幅增加。

“陛下,定航罗盘真是神器!”苏瑾在朝堂上激动地奏道,“如今,我朝商船往来海外,如履平地。高丽、安南、波斯等国,皆羡慕我朝的定航之术,纷纷遣使求购,愿以重金交换。”

林微笑道:“定航罗盘不仅可用于航海,还可用于行军、勘探。传朕旨意,天机阁批量制造定航罗盘,水师战船、边防军队、勘探队优先配备;民间商船可有偿购买,同时严禁罗盘技术外传,违者斩!”

定航罗盘的推广,让凤启王朝的航海事业达到了新的高度。泉州、广州等港口的商船数量激增,航线延伸至更远的印度洋沿岸,凤启的丝绸、瓷器、茶叶远销至欧洲、非洲,换回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与奇珍异宝。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而保守派官员们,在活字印刷与定航罗盘的显着成效面前,彻底闭上了嘴。他们终于明白,林微推动的科技革新,并非“奇技淫巧”,而是强国富民的根本之策。朝堂之上,支持科技革新的声音占据了主流,天机阁成为了凤启王朝最受重视的机构之一。

第四节 天机阁立,智汇九州

定航罗盘与活字印刷术的成功,让林微更加坚定了推动科技革新的决心。她下令扩建天机阁,将其从原本的临时机构,升级为常设的国家级科研机构,选址于京城西郊,占地百亩,建有实验室、工坊、藏书阁、讲学堂等设施。

天机阁的宗旨是“格物致知,经世致用”,下设四大部:

- 工造部:负责农具、兵器、建筑、船舶等制造技术的革新;

- 农桑部:负责农作物改良、水利技术、养殖技术的研发;

- 医工部:负责医疗器械、药品、防疫技术的改良;

- 天算部:负责天文观测、历法修订、数学研究、导航技术的研发。

林微任命毕昇为天机阁总领,同时广纳天下英才:从民间招募有特长的工匠、农夫、郎中;从启明学宫选拔精通数学、天文、物理的学子;甚至邀请海外使节中的科技人才,前来交流讲学。

为了鼓励创新,林微制定了丰厚的奖励制度:凡有重大发明创造者,不仅能获得黄金、官职,其发明还将以其名字命名,载入史册;天机阁的工匠与学子,待遇与朝中官员同等,可参与朝政议事,提出自己的见解。

天机阁成立后,很快就涌现出一批重大成果:

- 工造部改良了冶铁技术,采用“高炉炼铁法”,提高了铁的产量与质量,打造出更锋利的兵器、更坚固的农具与船舶;

- 农桑部培育出高产水稻“凤稻”,亩产较之前提高了三成,同时改良了水车,提高了灌溉效率;

- 医工部研制出“防疫汤药”与“外科缝合针”,降低了瘟疫的死亡率与外科手术的风险;

- 天算部修订了更精准的历法《凤启历》,并研制出“天文望远镜”(林微用琉璃改良的望远镜,包装成“观星镜”),用于观测天文现象,辅助导航与农业生产。

这些成果,深刻地改变了凤启王朝的生产与生活: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百姓丰衣足食;兵器更先进,国防更稳固;医疗水平提高,百姓健康有了保障;航海与贸易更发达,国家日益富强。

天机阁的成功,也吸引了大量学子投身科技研究。启明学宫开设了“格物”课程,教授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包装成“上古天算之学”“格物之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局限于儒家经典,而是选择走进天机阁,探索科技的奥秘。

这日,林微前往天机阁视察,看到工造部的工匠们正在测试新研制的“连发弩”(林微根据诸葛连弩改良,可连续发射十支箭矢,包装成“诸葛神弩升级版”);农桑部的学子们正在观察“凤稻”的生长情况;医工部的郎中们正在调试“听诊器”(林微用木管改良,包装成“听脉筒”)。

毕昇向林微汇报:“陛下,如今天机阁人才济济,成果斐然。上月,工造部研制的连发弩,已配备给水师与边防军队,战斗力大幅提升;农桑部的凤稻,已在河南、江南等地推广,预计今年粮食产量将再增两成;医工部的听脉筒,能更早诊断出肺疾、心疾等病症,救治了不少百姓。”

林微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天机阁不仅是科技革新的阵地,更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这些年轻的工匠与学子,将成为凤启王朝盛世的坚实支柱。

“毕总领,做得好。”林微道,“朕希望,天机阁能继续秉持‘经世致用’的宗旨,多研发利于百姓、利于国家的技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朕都会全力支持你们。”

“臣遵旨!”毕昇躬身应道,眼中满是感激与坚定。

第五节 文化碰撞,兼容并蓄

随着海外贸易的繁荣与天机阁的崛起,凤启王朝的文化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融合与碰撞。来自波斯的伊斯兰教、大食的基督教、印度的佛教等外来宗教,随着商船传入中原;海外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也与中原文化相互交融。

这种文化融合,带来了新的活力,也引发了新的冲突。保守派官员与儒家学者认为,外来文化与宗教会“污染”中原正统文化,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要求林微禁止外来文化传播,“闭关锁国,固守正统”。

“陛下,外来宗教蛊惑人心,让百姓背离儒家伦理,若不禁止,恐生乱局!”柳渊再次出列奏道,“近日,京城出现不少外来寺庙,百姓争相参拜,甚至有人放弃耕作,出家为僧、为道,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

“柳尚书所言极是!”其他保守派官员纷纷附和,“中原文化乃天下正统,外来文化皆是蛮夷之学,不应在我朝传播!”

开明派官员则持不同意见:“陛下,文化交融乃盛世之象。外来文化与宗教,虽与中原文化不同,但也有其可取之处。比如波斯的天文历法、大食的医药技术、印度的建筑艺术,皆可为我朝所用。若一味禁止,反而显得我朝狭隘。”

林微深知,文化融合是历史大势,强行禁止只会适得其反。但她也明白,若不加引导,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她需要找到一条兼容并蓄、互利共赢的道路。

“众卿稍安勿躁。”林微沉声道,“朕以为,文化之道,在于兼容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外来文化与宗教,若有利于百姓、有利于国家,便允许其传播;若蛊惑人心、危害社会秩序,则坚决禁止。”

她颁布了《文化兼容令》,明确规定:

1. 允许外来宗教在指定区域建立寺庙、教堂,但需遵守凤启法律,不得强迫他人信教,不得妨碍百姓生产生活;

2. 鼓励中外文化交流,设立“万国馆”于京城,邀请海外学者、艺术家前来讲学、交流,同时派遣凤启学子前往海外学习;

3. 中原文化与外来文化一视同仁,鼓励学者研究、比较不同文化的优劣,取其精华,丰富中原文化;

4. 严禁任何势力利用宗教、文化制造冲突,违者严惩不贷。

为了化解儒家与外来宗教的冲突,林微还在启明学宫开设了“文化比较”课程,邀请儒家学者、外来宗教领袖、海外学者共同讲学,探讨不同文化的核心思想与伦理道德。她亲自前往讲学,提出“天下同源,殊途同归”的观点:“无论是儒家的‘仁爱’,还是佛教的‘慈悲’,伊斯兰教的‘行善’,基督教的‘博爱’,其核心都是劝人向善、和谐共处。只要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便是好的文化、好的宗教。”

林微的包容与智慧,化解了文化冲突的危机。外来宗教领袖纷纷表示,愿意遵守凤启法律,与中原文化和谐共处;儒家学者也放下偏见,开始研究外来文化的可取之处。

京城的万国馆成为了文化交流的中心,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艺术家在此汇聚:波斯的天文学家与凤启的天算部共同修订历法;大食的医药学家与医工部合作研发新药;印度的建筑师参与京城的宫殿建设,将印度的建筑风格与中原风格融为一体。

文化融合也带来了艺术的繁荣。中原的书法、绘画融入了海外的色彩与技巧,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海外的音乐、舞蹈与中原的戏曲相结合,诞生了新的艺术形式;丝绸、瓷器上的图案,也出现了波斯的缠枝纹、印度的莲花纹,深受国内外百姓的喜爱。

民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京城的街头,既能看到中原的茶馆、戏台,也能看到波斯的酒馆、大食的商铺;百姓们既能读到儒家经典,也能读到外来的宗教典籍与文学作品;孩子们在学堂里,既能学习经史子集,也能学习外语、天文、地理。

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让凤启王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具活力与魅力的国家。海外使节纷纷称赞:“凤启王朝,文化昌盛,兼容并蓄,实乃天朝上国!”

第六节 文润九州,盛世升华

文化的繁荣与科技的革新,相互促进,让凤启王朝的盛世达到了新的高度。林微深知,真正的盛世,不仅是物质的丰饶,更是精神的富足与文明的传承。

她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修建“文渊阁”,作为地方的藏书与文化交流中心。文渊阁收藏了大量的书籍,包括儒家经典、科技着作、文学作品、外来典籍等,向百姓免费开放。同时,文渊阁还定期举办讲学、书画展览、科技演示等活动,丰富百姓的精神生活。

为了鼓励文学创作,林微设立了“凤启文学奖”,奖励优秀的诗词、散文、小说创作者。一时间,文坛百花齐放,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或歌颂盛世美景,或反映百姓生活,或探讨人生哲理,成为了凤启盛世的生动写照。

在教育方面,林微进一步扩大了义务教育的覆盖范围,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入学读书。启明学宫与各地分校,不仅教授经史子集与科技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与实践能力。学生们不仅要读书识字,还要学习农耕、手工、医术等实用技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林微还非常重视女性教育与女性权益。她下令,所有学堂都必须招收女性学生,女性与男性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女性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女性的财产继承权、婚姻自主权也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在她的推动下,凤启王朝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女性官员、学者、工匠、医生,她们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成为了盛世的重要力量。

凤启二十年,林微在京城举行了“九州文汇”大典,邀请全国各地的学者、文人、工匠、艺术家齐聚京城,展示凤启王朝的文化与科技成果。大典上,活字印刷的书籍堆积如山,定航罗盘、连发弩、凤稻等科技成果一一展示,书法、绘画、戏曲等艺术表演精彩纷呈。

来自海外的使节们,看到凤启王朝的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无不惊叹不已。波斯使节感叹道:“凤启王朝,文治武功,皆达巅峰,实乃千古未有之盛世!”罗马使节则表示,愿与凤启王朝永远保持友好往来,学习凤启的文化与科技。

大典的最后,林微登上高台,发表了重要讲话:“凤启的盛世,并非朕一人之功,而是天下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工匠们的巧思,让科技革新;是学者们的智慧,让文化繁荣;是将士们的忠诚,让国家安宁;是百姓们的勤劳,让天下富足。”

她的目光扫过台下的万千百姓,声音洪亮而坚定:“朕愿与天下百姓一道,继续秉持兼容并蓄、开拓创新的精神,让凤启的文化永远传承,让凤启的科技不断进步,让凤启的盛世永远延续,让凤启的文明照亮九州,光耀千古!”

“凤主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姓们纷纷跪倒在地,高声欢呼。他们的声音,震彻云霄,充满了对林微的爱戴与对盛世的自豪。

宇文擎与苏瑾站在林微身边,看着眼前的盛况,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他们知道,林微已经实现了她的承诺,从一个侯府的假千金,成长为一代圣明女帝,开创了一个千古传颂的盛世。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洒在百姓们幸福的脸上。林微站在高台上,望着这片她用智慧与魄力守护的万里江山,心中满是豪情与温暖。她知道,她的帝王之路,还将继续;凤启的盛世,还将迎来新的辉煌。

第七节 文明传承,凤鸣永续

“九州文汇”大典后,凤启王朝的文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海外各国纷纷派遣使节与留学生,前来学习凤启的文化与科技。凤启的活字印刷术、定航罗盘、冶铁技术、高产作物等,通过海外贸易与文化交流,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全球文明的进步。

林微并未止步于此。她深知,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她下令,天机阁设立“传承馆”,记录所有科技发明的原理与工艺,培养科技传承人才;文渊阁设立“藏书阁”,收藏天下典籍,确保文化的永续传承;启明学宫设立“师资馆”,培养优秀的教师,将知识与品德传递给下一代。

在她的推动下,凤启王朝形成了“创新、包容、传承、奋进”的盛世精神。这种精神,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了凤启文明的核心。

凤启二十五年,林微已是四十岁的年纪,但她依旧精力充沛,每日处理朝政、视察天机阁、走访民间。宇文擎始终陪伴在她身边,既是她的爱人,也是她的战友;苏瑾则继续主持经济与海外贸易,为盛世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这一年,林微的长子宇文轩年满十八岁。宇文轩自幼在启明学宫学习,精通经史子集与科技知识,品德高尚,深得百姓爱戴。林微下诏,立宇文轩为太子,让他参与朝政,学习治国之道。

太子宇文轩继承了林微的智慧与宇文擎的勇敢,他不仅重视文化与科技的传承,还注重民生与国防。在他的协助下,凤启王朝的新政进一步完善,科技进一步发展,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

林微站在皇城之巅,看着太子宇文轩处理朝政的身影,看着京城的繁华景象,看着万里江山的安宁与富饶,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她已经为凤启王朝培养了合格的继承人,凤启的盛世将在下一代手中继续延续。

宇文擎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微儿,你辛苦了。你用二十年的时间,开创了一个千古盛世,让凤启的文明光耀九州。”

林微转过身,看着宇文擎的眼睛,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宇文擎,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你,是苏瑾,是天下百姓,是每一个为凤启付出的人。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我们是夫妻,是战友,是一家人。”宇文擎道,“我们会一起,看着凤启的盛世永远延续,看着我们的子孙后代,守护好这片江山,传承好这份文明。”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皇城之上,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远处,传来百姓们的欢笑声与商贩的叫卖声,交织成盛世的乐章。灵犀佩在林微胸前微微发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仿佛在见证着这份文明的传承与永续。

凤啼权巅,文润九州。林微,这位穿越而来的女帝,用她的智慧与魄力,书写了属于她的传奇,也书写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她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和平、繁荣与文明,不断奋进。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电竞男神不好惹纵情死后睁眼重回婚前,踹渣男嫁军官女主重生后,每天都想锤人倾世华歌:千古白衣卿全新的穿越到洪荒大陆未开的时候前妻的春天1852铁血中华四合院之我总能置身事外神游悲郁地崩坏:身在特摄的逐火之旅旺财命订九命猫妖盛世帝女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隐秘偷欢和顶流亲弟上种田综艺后我爆红了东北那边的怪谈惹不起,国家霸霸都要抱紧她大腿异界之不灭战神人在斩神,身患绝症签到原神七神火烧的燎原星光的新书算命直播抓鬼穿成大佬姐姐的妹妹后放飞自我了四合院:身在民间,心向红星我错了姐姐,再打哭给你看穿越虫族之奇遇我曾爱过你,但不做男主白月光,我做反派掌中雀女将军的病娇公主夫人【魔道同人】我在夷陵养阿婴修真界白月光手握舔狗师姐剧本云中月之残月孤灯霍格沃茨的冒牌巫师枯萎的碎冰蓝横行港诡,从掠夺僵尸开始牵着我的你劫与解重生女帝之天尊掌中三寸金莲开局举报继父,病弱女配下乡被宠秦云萧淑妃四合院:阎家老二是个挂比游走诸天,全靠暗黑技能多!亿万婚约:她的财富帝国神临九天:斩邪上了大学你们异能者就不用考试了参演无限副本后,我成了顶流戮魔道大佬带着异能空间在七零霸道虐渣人在星铁,但是p社活阎王病娇孽徒的白月光竟是我
皮皮读书搜藏榜:谁家炉鼎师尊被孽徒抱在怀里亲啊开局公司破产,在娱乐圈咸鱼翻身山海探秘之陌途棹渡纤尘山大杂院:人间烟火气小师祖真不浪,她只是想搞钱一剑,破长空你出轨我重生,做你女儿给你送终!穿书后,抢了女主万人迷的属性被雷劈后:我在地球忙着种田穿成养猪女,兽医她乐了小家族的崛起从弃婴到总裁八零军婚:阵亡的糙汉丈夫回来了给你一颗奶糖,很甜哒!原神:我给散兵讲童话影视快穿之宿主她不按套路出牌魔法之勋章穿越女尊,成为美男收割机原神:始源律者的光辉照耀提瓦特中奖一亿后我依旧选择做社畜农女有财被造谣后,丑妃闪婚病弱摄政王平安修行记荒年全国躲旱尸,我有空间我不虚美艳大师姐,和平修仙界困惑人生名剑美人[综武侠]仙界崩坏,落魄神仙下岗再就业妃常不乖:王爷别过来快穿囤货:利已的我杀疯了犯罪直觉:神探少女全职法师炸裂高手【观影体】森鸥外没有出现过超级农场系统死后:偏执王爷他为我殉葬了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臣与陛下平淡如水蓄意撩惹:京圈二爷低头诱宠安老师!你的病弱前男友洗白啦盗墓:她来自古武世界荒野直播:小糊咖被毛绒绒包围了逆水沉舟寻晴记各天涯铁马飞桥新书无敌邪神伏阴【又名:后妈很凶残】古穿今:七零空间福运崽崽逼我断亲,住牛棚我暴富你们哭啥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纯阳圣体劫曾经,拥有,失去社牛助理带艺人杀穿娱乐圈纵横暗黑世界修仙之菜鸡逆袭记综穿:宿主他比反派还狠掌教华山,从领悟独孤九剑开始别吵了,穿越都要两个人怎么每任宿主都泡我任务对象七零娇小姐随军,惊艳家属院枭爷认栽吧,白月光一哭就沦陷外室携子进门,主母发疯,都别活霓虹残影:都市异闻簿带着究极手镯的我,穿越到原神我吞了神树后,无敌了海贼王之仙途误入海贼船帝国小农民七零军婚换嫁高冷军官后两胎六宝咸鱼仙帝七零军婚:我携亿万物资闪嫁兵王恨错师尊穿越星际,我在荒星综艺度假崩铁:超绝妈宝龙这一块儿我身边的人偷听我心声后,杀疯了冷面将军宠妻日常穿到古代也要搞事业龙皇崛起:我,蛟龙奥鲁古妹被掳后我携仙王神魂踏碎九天共感暴君前夫后,娇娇被亲到红温名柯:女扮男装后,我深陷修罗场昭璃天下重生后,我挖了绿茶女的墙脚错嫁求生让我去修正历史?可我只会破案关于我总被错认为精神病这件事望凝眉与你重逢是我的幸事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阴阳纹身师男配你干嘛,我是来撮合男女主的快穿之我帮女主逆袭人生手撕反派带狼祖宗混七零,姑奶奶多项全能学园都市:御坂美琴是我姐姐火影:这个忍者过于抽象假千金重生后,总裁们争当舔狗你是受啊,怎么忽然攻起来了!?朱墙玉碎:庶女为后双穿记你的人生我接了神印:重生月魔公主,神位我要了跑男:白露你是我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