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凌默坐在书房的书桌前,指尖捏着云栖直播刚发来的专属账号信息,
点开App登录的瞬间,屏幕上跳出的数字让他微微一怔
——粉丝数停在一百万零八千,而且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上跳。
他点进专属直播间,没有开启直播,画面还是一片黑屏,
可评论区早已炸开了锅,弹幕像走马灯似的往上涌,几乎要把屏幕铺满。
“!!!是凌默老师的账号!我终于等到了!”
“黑屏我也认了!就当提前占前排,等开播了我就是老粉!”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从微博追到这儿,手机都快刷没电了?”
凌默指尖轻轻划过屏幕,看着那些带着粉色泡泡和感叹号的留言,眼底泛起笑意。
有人晒出自己把云栖App设为“特别关注”的截图,配文“以后打开手机第一件事,就是看凌默老师有没有开播”;
有人在回忆诗词大会上的场景,
“还记得凌默老师念《水调歌头》时,眼里有光的样子,我到现在都能背下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还有人在互相“拉帮结派”,
“有没有京都的姐妹?首秀那天我们一起在线上云聚会,边看直播边聊天!”
一条重复刷屏的留言吸引了他的注意
——Id“默默的小台灯”每隔一分钟就发一条:“现在101万2千粉啦!”
“又涨了!101万5千!”
下面立刻有一群人附和:
“姐妹太敬业了!我们一起蹲到凌默老师开播!”
“等他来了,我们让他给你点个赞!”
不知是谁先发起的头,评论区里开始玩起了“对诗接龙”——
“床前明月光——”
“低头思故乡!”
偶尔有人接错,下面立刻有人笑着纠正,还不忘加一句“等凌默老师来了,可别在他面前出错呀”。
还有人对着黑屏“撒娇”:
“凌默老师,我知道你可能在看哦!
要不要偷偷发个表情跟我们打个招呼?”
“就算是黑屏,我也能看一天!只要能等你开播,多久都愿意!”
凌默看着屏幕,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着节奏,像是在回应那些看不见的热情。
书桌上的台灯暖黄,映着他眼底的笑意
——这些藏在黑屏后的等待,这些密密麻麻的留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全是最直白的喜欢。
他想起下午发微博时,只是想跟大家说声近况,没想到会引来这么多人的期待。
屏幕上的粉丝数已经跳到了102万,弹幕里还在热闹地讨论首秀会唱什么歌、会聊什么话题,连“凌默老师会不会忘词”的小玩笑,都带着满满的宠溺。
凌默指尖在黑屏上轻轻点了点,像是在跟那些守着屏幕的人打招呼。
他退出直播间前,最后看了一眼
——最新的一条弹幕是“凌默老师,不管你什么时候开播,我们都在这儿等你”,
后面跟着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表情包,在黑屏里,亮得像小灯笼。
凌默看着屏幕上的弹幕,指尖悬在输入框上,犹豫了两秒,轻轻敲下一行字:
“大家晚上好,看到你们了,谢谢守候。”
发送的瞬间,这条带着专属金色边框、标注着“凌默”的弹幕,像颗小太阳似的,
在黑屏背景下一闪,瞬间穿透了密密麻麻的普通留言。
原本热闹的评论区,先是静了半秒,紧接着——
“!!!金色的弹幕!是凌默老师本人?!”
“我没看错吧?!凌默本人!真的是他!”
“啊啊啊!凌默老师看到我们了!他发弹幕了!”
弹幕瞬间炸成了烟花,刷新速度快得几乎看不清字,屏幕上全是带着哭腔的感叹号和表情包
——有人发了个“原地转圈”的动图,配文“我手都在抖!凌默老师居然跟我们互动了!”;
有人疯狂刷屏“凌默老师好!”,生怕慢了就被淹没;
还有人立刻截图,发微博炫耀“家人们谁懂啊!凌默老师没开播,在黑屏直播间给我们发弹幕了!”
刚才那个实时播报粉丝数的“默默的小台灯”,瞬间发了几十条“啊啊啊”,后面跟着一句:
“凌默老师!我刚才数到102万粉了!您看到了吗?!”
凌默看着这条,忍不住又发了一条:
“看到了,谢谢小台灯,辛苦了。”
这条弹幕一出,评论区直接“疯”了——
“被翻牌了!小台灯被翻牌了!羡慕哭了!”
“凌默老师好温柔啊!居然记住了Id!”
“不行了,我要把这个直播间设为特别关注,以后天天来蹲!”
有人开始“得寸进尺”地撒娇:
“凌默老师,能不能再发一条?就一条!我想截图当壁纸!”
“凌默老师,首秀会唱《青花瓷》吗?我们真的很想听!”
“凌默老师,你现在在干嘛呀?是不是也在看我们聊天?”
凌默笑着,指尖又敲了一行:
“首秀会唱大家喜欢的歌,现在在看你们聊天,很热闹,像在跟老朋友说话。”
“老朋友”三个字刚跳出来,弹幕里瞬间涌来一片“呜呜呜”——
“谁懂啊!老朋友!凌默老师把我们当朋友!”
“我哭了,从诗词大会就喜欢他,现在居然能跟他在黑屏里聊天!”
“不管等多久都值了!凌默老师太温柔了!”
评论区里,有人开始分享自己喜欢凌默的故事:
“我是去年高考前看了凌默老师的直播,他念的诗词,陪我熬过了最难的日子。”
下面立刻有人附和:
“我也是!他的诗总能让人平静下来!”
凌默看着这些,指尖停在屏幕上,没再发弹幕,却觉得心里暖暖的。
他在直播间看到的,是满屏的“凌默老师早点休息”
“首秀见”
“我们一直等你”,
还有那条被顶在最上面的——
“虽然是黑屏,但这是我见过最热闹的直播间,因为有凌默老师,有我们。”
书桌上的台灯依旧暖黄,窗外的夜色好像也温柔了许多。
原来,不用镜头,不用声音,只是几条简单的弹幕,就能把这么多心意连在一起。
这份热闹,这份期待,比任何掌声都更让他觉得踏实。
而此刻的云栖直播后台,负责监控数据的小姑娘,看着突然暴涨的弹幕量和App下载量,激动地跑去跟张总监汇报:
“张总监!凌默老师在黑屏直播间发弹幕了!用户都疯了!下载量又涨了十万!”
张总监看着后台的数据,笑得合不拢嘴:
“我就知道,凌默老师总能给我们惊喜。”
他看着屏幕上那些带着温度的弹幕,忽然觉得,这场还没开始的直播,早已成了最动人的约定。
凌默那条带着金色边框的弹幕,像颗石子投进滚沸的水,瞬间在全网炸开了锅——
最先反应过来的粉丝,立刻把截图发去微博、朋友圈,配文
“家人们谁懂啊!凌默老师没开播,在黑屏直播间发弹幕了!”
“速来云栖!凌默老师在线翻牌!”。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原本只是粉丝圈的热闹,转眼就冲上了热搜,#凌默黑屏发弹幕# #云栖最热闹的黑屏直播间# 两个词条后面,跟着鲜红的“爆”字。
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凌默的专属直播间——有抱着好奇来“吃瓜”的路人,点进来就被满屏的弹幕吓了一跳:
“这是没开播?比我见过的开直播的还热闹!”;
有其他平台的主播,特意跑来围观:
“救命!黑屏直播间实时弹幕破百万,这是什么神仙热度?”;
甚至还有圈里的艺人,偷偷用小号留言:
“凌默老师这人气,真的绝了!”
直播间的热度条像坐了火箭,一路飙升到云栖直播热度榜第一,把正在开播的顶流主播都远远甩在后面。
屏幕上的实时在线人数,从一百万跳到两百万,再到三百万,数字还在疯狂往上跳,连平台后台都跟着卡了一下。
弹幕里,除了老粉的激动,更多新进来的人满是感慨——
“活久见!
第一次见没开播的直播间这么疯狂,弹幕快把屏幕遮住了!”
“凌默老师到底是什么神仙人物?
没直播、没宣传,光靠一条弹幕就能炸了平台?”
“刚从微博来的,本来想看看热闹,结果被满屏的凌默老师刷屏,现在我也想蹲首秀了!”
催播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几乎要把黑屏掀翻——
“凌默老师!求你开个直播吧!哪怕就露个脸,说句话也行啊!”
“孩子等得快疯了!黑屏我都看了一小时了,求开播!求翻牌!”
“凌默老师,你要是看到了,就发个开播两个字,我们保证不吵!”
不知是谁先发起的,打赏特效突然像雪花一样飘起来
——火箭、飞机、游轮,各种华丽的特效在黑屏上炸开,虽然看不到主播,却没人觉得浪费。
有人一边刷礼物一边留言:
“凌默老师,礼物先给你存着,等开播了一起送!”;
有人刷了个“宇宙之心”,配文
“虽然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来,但这份心意先到!”;
甚至还有粉丝组团刷礼物,让“凌默老师开播”的特效,在黑屏上连成了一条线。
后台数据监控室里,小姑娘们看着不断飙升的打赏金额和在线人数,激动得手舞足蹈:
“这才半小时,打赏就破千万了!还是在没开播的情况下!”
张总监盯着屏幕,笑得合不拢嘴,连忙给技术部发消息:
“再加两台服务器!千万别卡!
凌默老师这人气,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可怕!”
直播间里,老粉还在给新进来的人“科普”:
“凌默老师不仅会写诗唱歌,人还特别温柔,上次在文旅局直播,还跟我们聊家常呢!”
新粉听得心痒痒,跟着一起刷“求开播”;
还有人开始“预定”首秀位置:
“首秀那天我肯定定闹钟,就算挤爆服务器,我也要进去!”
凌默看着手机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弹幕和特效,指尖轻轻划过那些“求开播”的留言,眼底满是笑意。
他没再发弹幕,却悄悄截了张满屏特效的图,存进了相册
——原来,这份不期而遇的热闹,比任何盛大的舞台,都更让人心动。
而此刻的直播间,依旧热闹得像过年——打赏特效没停,催播的弹幕没断,新来的人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
黑屏的背景下,那些跳动的文字和闪烁的特效,像一片星星海,照亮了每个等待的人。
大家都在等,等那个戴着鸭舌帽的身影出现,等一场早就被期待了很久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