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派出的人,被龙卫逮个正着,自从确定端王家的两个孩子中毒后,她实际上已经被监禁。
恭王妃是她的儿媳、侄女,成了这样,她到恭王府一趟,没有任何理由好阻止。
她和大儿子作了一次详谈,然后就回宫了,派出的人,是从恭王府出发的,即便如此小心了,人还是被抓了。
没有回音,说明被抓,无论是谁抓的,反正不能再派了,幸亏那人什么都不知道,她只是个探路的。
小儿子,一直都比大儿子厉害,他会明白一切的,皇上既然把自己监禁,那就什么都不做,继续玩那种知道你恨我,却又干不掉我的把戏!
五皇子礼王可是个真正的人精,过了年,他就宣布外出了,也真的外出了,老二要干什么,这已经不是个难寻答案的问题,知道他要干什么,只是不一定能成功,老六可不容易除掉。
五皇子去了东陵和南茂,一路过去都挺赶的,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老四为什么会和老大老六混在一起,而且混得这么好,就跟寻常人家的好兄弟一样,最大的可能就是老六已残了,但他还是得死,防止他生出儿子来。
要除掉老六,像老二老三那样小打小闹,已经证明无效,要除了老六,就必须要动大的手脚。
燕十也有一套遥控装置,还有录音装置,他一直都盯着礼王,他的遥控设备有会飞的,也有会爬的,至于外形,他可以随意装扮。
恭王出事的消息,礼王是在三川镇收到的。
“他实在是自信过头了,小寒庄一出事,就应该带大批人员赶去私兵营”。
“其实恭王的做法也是对的,私兵营那边,说不当时就已经出事了,他要去了,也是一样的下场。
依属下看,要么就是许乐乐刚进京的时候,就在晚风亭一举截杀,要么一直按兵不动,反正皇上也是知道他干了什么的,只是没有证据罢了。
粮食被烧了,那些私兵他也养不起,谁爱拿去,谁就拿去得了,有什么了不起的,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恭王错就错在沉不住气,既然别人已经动手了,那就不该再大意了,恭王妃,十有八九是死在外面了。”
“他就那样,一直以为这世上,就他一个人聪明,什么时候都想靠一张嘴就把东西哄到手。
他对唐灵珠做的那些事,过于下作了,而且整个过程也经起仔细推敲,很容易就让人想过味来,唐家一旦想过味来,不狠狠报复他才怪。
他把唐家最无用的三个人除去了,却把唐家最厉害的三个男人彻底激怒了,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最蠢的就是,他居然派人去杀了唐信阳,他竟然天真的以为,杀了唐信阳,唐家就会造反,真不知他那猪脑袋是怎么让他得手那么多次的?若是司棋不杀唐信阳,就让他活着,他也不会落得这么惨的下场,唐信阳活着,便在唐家和老六之间扎了根刺,他们三个永远不会联合起来,他们三个一旦联合起来,老二自然抵挡不住。”
“王爷分析得对,京城的消息说得很清楚,铁矿山,就是被端王接管了。
煤,他们也买到了,价格上比那些烧制出来的炭要便宜一些,但却比炭耐烧多了,这样东西,注定能赚大钱。
庄子,还真的三个都被改造好了,有两点无法探知原因,一个是开垦那么多田地,人力从何而来?太神速了,几乎是才听说,几天之后摸去一看,真的就改造好了。
第二个搞不懂的原因,那就是青山庄的水,一点不假,那水就是从青石山上哗哗流下来的,算不得有多大,但足够供那一片田地用了。”
“人力的问题,忘了私兵营的事了?老二那蠢货,当真以为是小寒庄出事之后,那私兵营才被发现?从庄子的改造上看,说明私兵营早就发现了,而且已经被顺利接管”。
“王爷的意思是,那些私兵,接管之后,迅速被用去改造庄子?”
“不然呢?三个庄子加起来,一共有六七千亩土地,光靠雇民工,能做到吗?再说了,私兵接手过来,用于打仗,敢吗?不放心呀!不用于打仗,就那么白养着,太浪费了,所以,把他们投入到垦荒大业中,这就是最划算的事情,这也非常符合唐二爷的作风。
把这事前后联系起来一看,也能说明,他们联手得更早,或许更早就已经发现了私兵营的事情,不然老四不会突然发疯去买地,他们之前就已经盘算好了,连粮食都已经囤好,就等着老二上当。”
“确实如王爷所言,不然的话,许家小丫头进京,何必搞得那么隆重,端王府、靖王府、唐府,可都算是倾巢而出去迎接,她能有这么大面子?”
“没错!他们就是故意要让老二眼馋,结果也如愿,老二还真就馋了。
姓钟的就是个蠢才!不过把他折了,但让本王更清楚了父皇的意思,还算有点用处。
这天下的粮食,大概有多少,本王也是有数的,如今,他们的粮食,基本上都往北边去了,这东边和南边还有多少?这不难估计。
老六和唐家,都是带兵的人,不可能不知道粮草的重要性,倒是让他们捡了大便宜啊!”
“不过这事不能拖太久,那许乐乐在三川镇的田地,如今怕是有两三万亩了”。
“没错,他们有一种机器,干起活来,能一顶几百,太厉害了!
本王这边也拖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