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内,时间在陈默忘我的锤炼中悄然流逝。
他不知道自己尝试了多少次,失败了多少回。
精神力的过度消耗让他面色苍白,指尖因为反复尝试压缩水行之力而微微颤抖,甚至渗出了细小的血珠。
但他眼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那是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与探索。
他暂时停下了对“水”字符文压缩凝聚的尝试,剧烈的头痛和精神的疲惫提醒他需要换一个方向。
他拿起一旁那本边缘磨损的《道德经》,并非随意翻阅,而是直接翻到了第七十八章。
之前墨老的教诲,凌奕的建议,以及自身多次以弱胜强的经历,让他对其中某些章句有了更深的感触。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目光扫过这些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文字,陈默的心神渐渐沉静下来。
他不再执着于将“水”变得多么“刚强”,去硬碰硬地“攻坚”,而是反复咀嚼着“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真意。
水之所以能穿石,并非因为它比石头更硬,而是因为它持续、灵活、无处不在,并能抓住岩石的每一条缝隙。
柔之所以能克刚,并非因为柔比刚更有力量,而是因为柔能承受、能适应、能引导,将刚猛的力量化解、偏移,甚至反过来利用。
他回想起与影牙成员的战斗。
那精准撬动能量节点的一击,不正是“弱之胜强”的体现吗?
他没有选择与对方磅礴的能量正面对抗,而是找到了那最关键、最脆弱的一个“点”,用自身相对“微弱”的力量,实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还有之前躲避追击时,利用环境,借助人群,这些不都是“柔”的运用吗?
不与强大的追兵正面冲突,而是如同流水般绕过、渗透、隐藏。
一个全新的思路,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脑海。
他之前对“水”字符文的应用,是否太过局限于其“形”了?
变化、防御、渗透……这些都是水的特性,但似乎还缺少了一点……主动性?一种在“柔弱”姿态下的反击与利用?
他重新闭上眼睛,不再去强行压缩力量,而是将心神彻底沉浸在对“水”之“意”的感悟中。
他想象自己不再是一股被动流淌的水,而是化身为整个水流本身,感知着水中每一个微小的漩涡,每一股暗流,以及水流与外部力量接触时,那玄妙的相互作用。
他伸出右手,没有调动多少道文之力,只是让一缕微弱的水汽在掌心上方盘旋。
然后,他用左手手指,模拟一道外来的“攻击”,轻轻点向那团水汽。
在手指即将触及水汽的瞬间,他意念微动。
那团看似柔弱无力的水汽,并未被手指“击散”,而是顺着手指点来的力道,极其自然地产生了一个微小的漩涡。
漩涡带着一种奇特的粘滞和引导之力,并非硬抗,而是裹挟着那道模拟攻击的力量,让它顺着水流的旋转方向,偏移了原本的轨迹,甚至……将一部分冲击的力道,通过水流的律动,分散、吸收了极小的一部分,化入了自身盘旋的动能之中!
虽然这吸收转化的比例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消耗的精神力却比强行压缩要小得多!
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丝变化,让陈默浑身剧震,猛地睁开了眼睛!
成功了!
不是硬碰硬的对抗,而是引导、分散、乃至极其初步的“借用”!
这不再是单纯的防御或闪避,而是在承受攻击的同时,进行的一种极其精妙的能量干预与重构!
是真正的“以柔克刚”的雏形!
他心脏怦怦直跳,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他再次尝试,这次模拟的能量冲击稍微强了一些。
水汽漩涡依旧成功地将大部分力量引导偏移,并且吸收转化的那一丝力量,虽然依旧微弱,却比第一次要清晰了一点点!
他明白了!
“弱之胜强”的关键,不在于变得和对方一样“强”,而在于如何用自己的“弱”(柔韧、适应性、渗透性),去应对、瓦解对方的“强”(刚猛、直接、破坏性)!
这不仅仅是“水”字符文的运用,更是一种战斗理念,一种对“道”的理解的升华!
他立刻将这种新的领悟与“俭”字符文结合。
在这种引导、分散攻击的过程中,对自身力量的消耗远小于硬抗或强行闪避,这不正是“俭”的极致体现吗?
以最小的代价,化解最大的危机!
他甚至开始思考,能否将“知”字符文也融入进来?
在敌人攻击发出的瞬间,就洞察其力量流转的核心与薄弱点,然后用这种“水流引导”的方式,进行最精准、最高效的干预?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不已。
虽然以他目前的能力和精神力,还远远无法做到三位一体的完美融合,但这无疑指明了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道路!
他不再觉得自身的道文之力“柔弱”是一种劣势。
当这种“柔弱”被赋予智慧和技巧时,它便能爆发出超越“刚强”的力量!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陈默喃喃自语,感受着掌心那团依旧在盘旋、蕴含着新领悟的水汽,脸上露出了自从被影牙追杀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充满希望和自信的笑容。
之前的挫败感和焦虑,在这一刻被强烈的求知欲和突破的喜悦所取代。
他找到了属于自己、契合道文本质的提升方向。
这粗浅的、刚刚萌芽的新技巧,或许还无法在正面战斗中决定胜负,但它代表的意义却无比重大——陈默开始真正理解并实践古老经典中的智慧,并将其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力量。
选拔在即,这全新的领悟,或许将成为他在那片废弃工业园中,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