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成功引动第一丝灵气,陆明的生活仿佛被注入了一道新的活力源泉。
白日里,他依旧兢兢业业地履行着杂役的职责。清扫院落,整理药材,照料药田。只是他的效率更高了,往往能用最短的时间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而后便争取出更多的时间,或是研读那本已被他翻得卷边的《基础灵药图鉴》,或是按照引气法诀,尝试捕捉、炼化更多的灵气。
夜晚,则是他雷打不动的修炼时间。
油灯下,他盘膝而坐,掌心紧贴着那枚愈发显得神秘的怀表。有了它的辅助,他进入那种专注的“内视”状态容易了许多。周遭天地间那如数据流般闪烁的灵气微光,在他感知中也越来越清晰。
引气入体的过程依旧艰难,失败远多于成功。但每成功将一丝清凉的灵气引入丹田,他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微弱的充实感。那丝灵气沉入丹田后,并非完全消失,而是如同水滴汇入浅洼,虽然微不足道,却真实地在积累。
他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炼气期一层,便是要不断引气,直至灵气充满丹田,达成第一次质变。这条路漫长而枯燥,但他有耐心,也有足够的动力。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陆明正在药田里小心翼翼地为一株喜阴的“幽影花”调整遮阳的叶片,院门外传来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声。
“林执事在吗?弟子苏婉,奉杂物殿之命,前来领取本月份的‘清心草’和‘凝血藤’。”
陆明抬起头,只见院门口站着一位身着淡青色宗门服饰的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面容清丽,肌肤白皙,一双眸子清澈如水,腰间束着丝绦,勾勒出初具规模的窈窕身姿。她站在那里,神态自然,并无寻常宗门弟子面对杂役时常见的倨傲。
林老的声音从屋内淡淡传出:“陆明,去杂物间,按旧例取给她。”
“是,执事。”陆明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走向杂物间。
他对这里的药材存放早已了然于胸,很快便清点出足量的清心草和凝血藤,用干净的麻绳捆扎好,动作麻利,分毫不差。
当他抱着药材走出杂物间时,那名叫苏婉的少女正静静地等在院中,目光好奇地打量着这片被收拾得异常整洁的药田和小院。
“师姐,您要的药材。”陆明将药材递了过去。
苏婉接过,略一清点,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她不是第一次来药山领取药材,以往都是林老亲自准备,或是之前的杂役手忙脚乱地翻找,像这次这般快速、准确,且药材品相整理得如此好的,还是头一回。
“有劳师弟了。”苏婉微微一笑,声音温和,“师弟是新来的?以前未曾见过。”
她的称呼让陆明微微一愣。“师弟”一词,通常是宗门弟子间的称呼,她用来称呼自己这个杂役,显然并无轻视之意。
“小子陆明,蒙林执事收留,在此做些杂役。”陆明恭敬地回答,同时补充道,“这批清心草是前日新采收的,药性正足。不过前几日山中雨水稍多,其中一部分晾晒时受了些潮气,虽已烘干,但师姐回去交接时,最好备注一下,以免影响后续炼丹的火候判断。”
苏婉闻言,更是惊讶。她仔细看了看手中的清心草,果然发现其中一部分的叶脉颜色略有深浅差异,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这需要对药材特性有极深的了解和细致的观察力才能做到。
一个杂役,竟有如此眼力?
她不由得对眼前这个看起来比自己还小一两岁、面容清秀、眼神沉静的少年来了几分兴趣。
“多谢陆师弟提醒,我记下了。”苏婉点头,将陆明的话记在心里。她看了看天色,准备告辞,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对陆明说道:“陆师弟,你在此处,平日若无事,尽量少下山。最近……外门的那位赵千虎赵师兄,似乎在寻药山的一些麻烦,你小心些,莫要冲撞了他。”
赵千虎?
陆明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关于这个名字的记忆碎片——外门弟子中颇有名的刺头,仗着有几分实力和背景,时常欺压底层杂役和弱小弟子,贪图小利,风评极差。
“多谢苏师姐提醒,小子记下了。”陆明真诚地道谢。这善意的提醒,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显得尤为珍贵。
苏婉笑了笑,不再多言,抱着药材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下山的小路尽头。
陆明站在原地,目光微凝。赵千虎……看来,平静的日子可能快要结束了。他必须尽快提升实力,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自保之力。
屋内,林老缓缓收回外放的神识。
刚才院中发生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
陆明处理药材的熟练与精准,让他暗自点头。此子在药理上的天赋,确实惊人。
而苏婉那善意的提醒,以及陆明沉稳的应对,也让他对陆明的心性多了几分认可。不卑不亢,懂得审时度势。
最让他心中难以平静的,还是这几日他暗中观察到的,陆明在修炼上的进展。
太快了!
寻常人即便感应到灵气,要想稳固境界,做到如今日陆明这般,搬运灵气时意念运转圆融,对引入体内的灵气操控精细,至少需要一两个月的水磨工夫。而这小子,才几天?而且,他引动的灵气,总带着那股子难以言喻的、仿佛能洞悉本质的奇异特质……
林老浑浊的眼中光芒闪烁,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膝盖。
“或许……不能再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杂役来看待了。”他低声自语,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那块‘测灵石’,也是时候让他试一试了。老夫倒要看看,你究竟是怎样的璞玉,还是身怀某种……未知的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