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涯长老的严厉批评和门外隐约的议论声,并未在陆明心中留下多少阴霾。于他而言,这次失败更像是一次宝贵的压力测试,精准地暴露了他当前阵法知识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对复合阵法动态运行,尤其是多属性能量在微观层面交互作用的认知不足。
他没有急于再次动手修复。失败后的盲目尝试,往往只会重蹈覆辙。
将狼藉的炼器台清理干净后,陆明再次盘膝坐下,双目微闭。不过这一次,他并非在推演新的联结方案,而是将心神沉入识海,全力沟通星钥。
识海之中,那枚古朴的星钥散发着朦胧清辉。随着陆明心念引动,之前记录下的、那座残缺“小五行轮转阵”从成功联动到最终崩溃的全过程能量轨迹与结构变化,如同全息影像般被清晰地回放出来。
他“看”到金行能量在循环中不正常的增强,看到水行能量的剧烈波动,看到木行能量的狂野生长。他聚焦于那个自行设计的“阻尼节点”,仔细观察能量流经此处时,是如何未能完全平复那潜在的“相性加成”,反而在某些频率上产生了细微的共振,最终导致能量如滚雪球般失控。
“不是结构设计本身有根本性错误,”陆明在心中冷静分析,“而是这个‘阻尼器’的‘材质’和‘调谐’不够精准。它无法适应这种特定联结下产生的、动态变化的能量‘频率’。”
问题找到了,关键在于“动态适配”和“精准消振”。
他需要一种更精妙、更具包容性的平衡手段,一种能够实时响应能量状态变化,并进行柔性调节的方法。这超出了他目前从万卷楼和前三碑学到的、相对静态的平衡知识范畴。
“或许……需要回溯更古老的智慧?”陆明心中一动,想起了九天阵碑林。前三碑主要涵盖的是相对成熟和体系化的阵法知识,但那些更古老、或许更接近本源、思路更为奇诡的碑文呢?
他立刻起身,再次前往碑林。
这一次,他的目标不再是根基九碑的前三碑,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第四碑到第八碑。这些石碑记载的内容更为深奥偏门,涉及许多在现代阵法体系中已被优化或摒弃的古法、异术。
他首先在第四碑“奇阵”前驻足。此碑记载了许多思路奇特、不走寻常路的阵法,其中一些对于能量平衡的处理方式,让陆明大开眼界。例如,有一种“阴阳鱼阵”,并非强行平衡阴阳二气,而是利用其天然的对立与转化特性,构建一种动态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平衡。
接着是第五碑“古符”,上面刻录了大量如今已不常用的古老星纹和符文。这些古符往往结构更为复杂,蕴含的道韵也更隐晦,许多都涉及对能量本质更深层次的干涉和引导。
陆明如同一个寻宝者,在这些古老的碑文中仔细搜寻着可能的灵感。他的神识在星钥的辅助下高速运转,分析、理解、消化着这些庞杂甚至有些艰涩的知识。
时间在专注的阅读与思考中飞速流逝。
当他的目光掠过第六碑“残篇”上一段关于某种上古“调衡星纹”的模糊记载时,心中猛地一跳!
那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复合星纹,并非用于攻击或防御,其唯一的作用,就是“调节”与“平衡”。根据残缺的描述,此星纹能根据流经能量的属性、强度、频率变化,自发地微调自身结构,起到一种“自适应阻尼”的效果!
这不正是他苦苦寻找的思路吗?
虽然这“调衡星纹”本身残缺大半,且其完整结构显然远超陆明现在能理解和构筑的范畴,但它提供的“自适应”理念,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他的思维!
“自适应……动态平衡……不需要一个固定的、强大的阻尼器,而是需要一个能够‘呼吸’、能够‘应变’的柔性节点!”陆明眼中精光爆闪。
他立刻结合之前在“源纹”碑看到的关于星纹基础演变的知识,以及“古符”碑上一些涉及能量感应的古老符文,开始在脑海中构思一个简化版的、基于当前材料和他自身能力能够实现的“自适应平衡结构”。
他不再追求用一个复杂的结构去强行压制能量,而是打算设计一个由数个基础感应星纹和微型反馈回路构成的“网络”,散布在三个单元联结的关键节点上。这个网络本身不提供强大的阻尼力,但它能实时监测能量流的状态,并通过微调局部能量场的相位或引入极细微的逆向波动,来“引导”和“安抚”躁动的能量,使其回归平衡。
这是一种更高级、更巧妙的“治水”思路——疏导而非围堵。
新的方案在脑海中逐渐清晰。陆明强压下立刻返回百炼堂实践的冲动,继续在碑林中查阅相关资料,完善细节,反复推演,确保新方案的可行性远超上一次。
直到夜幕低垂,碑林内的弟子大多已然离去,陆明才带着满脑子的新思路和坚定的眼神,走出了山谷。
回到洞府,他甚至没有休息,直接拿出玉简,将新的设计方案详细记录下来,并再次通过星钥进行了数次模拟推演。直到确认新方案在理论上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他才服下一枚恢复神识的丹药,打坐调息,为明天的再次尝试养精蓄锐。
翌日,清晨。
陆明再次踏入百炼堂,走向那个独立的炼器间。门外一些弟子看到他,眼神各异,有好奇,有同情,也有等着看笑话的。
陆明对此视若无睹,径直入内,关上了门。
他先花费了一些时间,将昨天因能量失控而受损的联结回路和那个烧灼的阻尼节点小心修复。然后,他开始按照新的方案,着手构筑那个“自适应平衡网络”。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活儿。他需要在不影响主能量回路的前提下,如同微雕般,在关键节点周围,用星力混合特制的导能粉末,勾勒出那些微小的感应星纹和反馈回路。这些星纹和回路必须精确无误,彼此之间的联结也要恰到好处,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监测与引导系统。
他的动作缓慢而稳定,神识高度集中,指尖的混沌星力被控制到了极致,如同最稳定的手术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当最后一个微型反馈回路被成功激活,并与整个网络联结贯通时,陆明能清晰地感觉到,三个单元阵基之间的能量场似乎发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一种无形的、柔性的“力场”悄然形成,笼罩在联结节点周围。
他没有停顿,深吸一口气,再次启动了阵法。
混沌星力注入“金”行单元。
暗金、水蓝、青翠三色光华再次依次亮起,能量开始流转。
陆明全神贯注地感知着阵法的每一丝变化。一开始,能量流转平稳,与第一次成功时无异。但很快,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那种熟悉的、金行能量异常增强的苗头再次出现!
然而,这一次,未等陆明干预,那个无形的“自适应平衡网络”动了!
散布在关键节点的感应星纹敏锐地捕捉到了能量流的细微异常,几个微型反馈回路立刻被激活,散发出极其微弱、但频率精准的逆向波动。这些波动如同温柔的手,轻轻抚过那躁动的金行能量,并非强行压制,而是巧妙地引导其能量相位发生了极其细微的偏移,将其过强的“锐气”悄然化解了一部分。
增强的势头被遏制了!
能量流经过调整,平稳地流入“水”行单元,水蓝色光华只是微微荡漾,便恢复了稳定。随后流入“木”行单元,青翠之光生机盎然,却不再狂野。
三色光华稳定地流转着,形成了一个比第一次更加圆融、更加和谐的能量循环。虽然依旧因为火土缺失而无法完美相生,但那种动态的平衡感,却远比第一次要稳固得多!
成功了!而且是在出现了同样问题苗头的情况下,依靠新设计的结构自行调节成功的!
陆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这次成功,不仅仅在于修复了阵法,更在于他真正突破了一个关键的认知瓶颈,掌握了一种更为高级的阵法平衡理念。
就在这时,炼器间的门被轻轻推开。
吴涯长老缓步走了进来,他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台上那稳定运转的三色光华上,尤其是在那几个新构筑的、几乎微不可查的“自适应平衡网络”节点处停留了片刻。
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赞赏,也没有批评,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
“这次,能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