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的危机,在“优鲜优选”递出的橄榄枝和预售款的支撑下,暂时得到了缓解。但王龙飞清楚,这仅仅是喘息之机。想要真正站稳脚跟,兑现对“食之本”、对预售客户、乃至对“优鲜优选”的承诺,必须从根本上提升产能和效率,尤其是标准化水平。
秋高气爽,沙棘果进入最后的成熟期,一片片橙红缀满枝头,煞是好看。但在这丰收的景象背后,是巨大的采收和分选压力。以往依靠人工眼手分拣,不仅效率低下,标准也难以统一,特级果、优级果、普通果常常混杂,影响了最终产品的定价和口碑。
“必须上设备了。”一天傍晚,看着堆积如山、等待分选的沙棘果,以及旁边累得直不起腰的工人们,王龙飞对李强和赵大虎说道,语气不容置疑。
“设备?”李强一愣,“飞哥,你说的是……水果分选机?那玩意儿可不便宜!咱刚缓过口气……”
“正是因为刚缓过口气,才要上。”王龙飞目光坚定,“靠人工,累死也满足不了现在的订单需求,更别提保证标准统一。‘食之本’和‘优鲜优选’看中的是咱们的潜力,但如果连基本的品控和效率都跟不上,合作就是空中楼阁。预售客户的钱,不是让咱们一直停留在小作坊水平的。”
赵大虎推了推眼镜,表示赞同:“飞哥说得对。人工分选主观性强,误差大。我做过对比,同一批果子,不同人分,等级能差出两成。上分选机,数据说话,标准统一,长远看,成本其实能降下来。”
道理都懂,但钱从哪里来?预售款和可能的“优鲜优选”预付款是专款专用,不能轻易挪用。王龙飞沉吟片刻,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再次申请贷款。
这一次,他准备的资料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充分。不仅有详细的财务报表、订单合同(包括“食之本”的长期意向和“优鲜优选”的联营协议),还有赵大虎做的详细的投资回报分析报告,清晰地展示了分选机将如何提升效率、降低损耗、稳定品质、从而增加利润。
更重要的是,他带上了那本厚厚的、记录着农庄从无到有、每一步摸索的笔记本,以及存满了客户好评和催单记录的手机。他要让信贷员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串数字,更是一个脚踏实地、有市场、有前景的创业项目。
信用社的信贷主任是个四十多岁、面色严肃的中年人。他仔细翻阅着王龙飞带来的材料,不时提出问题,语气苛刻。王龙飞一一作答,不卑不亢,数据清晰,逻辑分明。当信贷主任看到“食之本”和“优鲜优选”的合作意向书时,眉头微微动了一下。
“设备贷款,利率可不低。而且,农业设备折旧快,风险你考虑过吗?”信贷主任放下材料,看着王龙飞。
“考虑过。”王龙飞迎着他的目光,“主任,农业要发展,不能总靠锄头和扁担。这台分选机,对我们来说,不是锦上添花,是雪中送炭。它关乎我们能否活下去,能否兑现对客户的承诺。我们有市场,有技术(他指了指赵大虎),缺的就是这把能让我们提质增效的‘利器’。这笔投资,我们算过账,还得起,也值得投。”
也许是王龙飞的诚恳和准备充分打动了对方,也许是“食之本”和“优鲜优选”的招牌起了作用,信贷主任最终点了点头:“材料放这儿,我们上会研究一下。不过,别抱太大希望,程序要走。”
等待批复的日子是煎熬的。沙棘果不等人,工人们日夜轮班,手工分选,效率依旧跟不上采收速度,眼看部分熟过头的果子就要烂在筐里。李强急得嘴角起泡,王龙飞表面镇定,心里也像压了块石头。
一周后,贷款批复终于下来了,额度比申请的略少,但足以支付一台中小型水果分选机的首付和前期安装费用。王龙飞长长舒了一口气,第一时间联系了之前考察过的设备厂家。
几天后,一台崭新的、泛着金属光泽的水果分选机,在工人们好奇又期待的目光中,被小心翼翼地运进了临时清理出来的工棚。厂家派来的技术员花了半天时间安装调试,嗡嗡的试机声响起时,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技术员将一筐混合了不同大小、色泽沙棘果倒入进料口。机器启动,传送带平稳运行,果子们依次通过光学传感器和称重模块,很快,在不同的出口,特级果、优级果、普通果、次果被精准地分流出来,效率是人工的十倍不止,而且标准统一!
“神了!真神了!”李强拿起一个从“特级”出口出来的果子,又看了看“普通”出口的,啧啧称奇,“这大小、这颜色,分得明明白白!”
赵大虎更是兴奋地拿着本子记录数据:“精度很高!误差率能控制在5%以内!太好了!以后我们的产品等级就有硬标准了!”
王龙飞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抚摸着冰凉的机器外壳,感受着那规律的震动。这轰鸣声,对他而言,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本味农庄”从传统农耕向现代化、标准化迈出的关键一步。这意味着,他们终于有了一点掌控质量和规模的能力。
机器的到来,也改变了工人们的工作方式。春燕、秋菊等人经过培训,从繁重的手工分选中解放出来,转向更需要细心和经验的清洗、装罐等环节。整个加工流程变得顺畅、高效。
当晚,王龙飞更新了视频。镜头里,不再是纯手工的忙碌,而是现代化设备与田间地头的有机结合。他展示了分选机的工作过程,对比了机器分选和人工分选的结果,坦诚了贷款的压力和对未来的期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在视频结尾说道,“这台机器,是信任,也是责任。它让我们有能力,去兑现对每一份订单、每一位客户的品质承诺。路还长,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下去。”
评论区里,充满了鼓励和期待:
“恭喜本味!现代化农业走起!”
“有了标准,品牌才能立得住!”
“飞哥加油!期待更优质的产品!”
“这机器看着就靠谱!”
“黄土坡老农”也罕见地发了一段长评:“利器入手,善用为要。机器分选,标准统一,利于品牌。然须知,机器是死物,人是根本。标准之上,勿失‘本味’之灵魂。望娃们借机器之力,而非为机器所役,守住初心,方得始终。”
老人的话,如同警钟,敲在王龙飞心上。他深知,分选机只是工具,真正的“本味”,依然来自于对土地的敬畏、对作物的用心、和对客户的诚信。机器的轰鸣,不是为了取代汗水,而是为了让汗水流得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