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露水还重得很。王龙飞踩着湿漉漉的田埂,走进租来的五亩地。
眼前的光景,让他连日来的疲惫和河滩地被毁的憋闷,一下子消散了大半。
之前点下去的西红柿、黄瓜苗已经蹿了一掌高,茎秆粗壮,叶片油绿厚实,迎着晨风舒展开,显出一股子蓬勃的生机。撒播的生菜、小油菜更是争气,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叶片肥嫩得几乎能掐出水来,绿汪汪一片,眼看着就够上了采收的标准。
而特意辟出的那一小块野菜田,更是长疯了。马齿苋肥硕的茎叶铺满了畦面,灰灰菜蹿得老高,荠菜虽然过了最嫩的时候,但叶片依旧水灵。全都达到了能卖的样子。
“成了…”王龙飞喃喃自语,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踏实。他蹲下身,手指轻轻拂过一片冰凉滑润的生菜叶,又碰了碰马齿苋厚实的叶片,真实的触感告诉他,这一切不是梦。
他立刻行动起来,抄起那把用惯了的镰刀和新买的几个大号尼龙袋。先小心翼翼地从叶菜畦里间苗,专挑那些长得最密集、个头最大的生菜、油菜割下来,动作轻缓,尽量不碰伤旁边的幼苗。嫩绿的叶片带着露水,沉甸甸地压手。
然后转到野菜田,挥开膀子收割。镰刀划过,肥硕的马齿苋和灰灰菜齐刷刷倒下,散发出浓郁的青草香气。很快,几个尼龙袋就被塞得鼓鼓囊囊。
黄豆在地头兴奋地摇着尾巴,一会儿嗅嗅装满的袋子,一会儿又追着被惊起的蚂蚱。
送货时,面馆老板和摊主老李看到这水灵灵、明显是刚下地的叶菜和依旧鲜嫩的野菜,都惊喜不已。
“飞子!可以啊!自己种出来的?这品相,比野地里长的还水灵!”老李拎起一棵叶片肥厚的生菜,啧啧称赞。
“这下好了,河滩地没了也不怕了,你小子自己就能种出来!”面馆老板拍着他的肩膀,“以后这叶菜也给我送点,客人就爱吃个新鲜!”
王龙飞笑着应承,心里那点因为失去河滩地而产生的空缺,被眼前实实在在的收获和新订单填满了。
回村的路上,阳光明媚。破面包车里弥漫着新鲜蔬菜和泥土的清新气息。他算了算今天的收入,虽然不多,但意义非凡——这是从他亲手开垦、播种、浇灌的土地里产出的第一笔收益。
晚上,他照例坐在电脑前。剪辑视频时,他特意给了那些长势喜人的菜苗和丰收的野菜好几个特写镜头:沾着露水的叶片、割菜时清脆的声响、塞满尼龙袋的喜悦、以及黄豆在一旁兴奋的样子。
标题带着收获的喜悦:《第一批自己种的菜上市了!河滩没了,地还在!》
视频刚发出去,评论区立刻热闹起来。
“哇!长得太好了吧!绿油油的看着就舒服!”
“博主牛逼!真种出来了!”
“这生菜看起来好好吃!羡慕本地人能买到!”
“恭喜博主!迈出成功一大步!”
“野菜看着还是那么野!味道肯定正!”
“什么时候开通外地快递啊?馋哭了!”
王龙飞一条条看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仔细回复着:
“谢谢大家!长得是还行,主要是地肥。”
“本地暂时能送,外地快递…等我研究下怎么保鲜,不能砸了招牌。”
“味道尝了,确实不错,比野生的也不差!”
互动中,他看到一条熟悉的Id“黄土坡老农”的留言:“叶菜长得不错,但注意及时追肥,这批菜收了地力耗得厉害。野菜好养活,勤浇水就行。”
他赶紧回复:“记下了!明天就去买点肥追上去!”
关掉电脑,夜已深。他躺在床上,虽然身体依旧疲惫,但心里却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充盈感和力量。
窗外,月光洒在院子里那些还在继续生长的蔬菜上,静谧而安详。
地,是最不会骗人的。你付出了汗水和心思,它就会回报你丰硕的收获。河滩地没了固然可惜,但脚下这五亩亲手开垦的土地,正向他证明着:只要肯干,土地就能给你希望。
这条路,他走得越来越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