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棚的钢架刚立起来,覆膜还没完成,育苗棚里的菜苗才长出两片真叶,王龙飞和李强正忙得脚打后脑勺,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忙碌的池塘。
电话是李强接的。他正灰头土脸地在新棚工地上帮着拉线定位,手机在兜里震个不停。他没好气地掏出来,看到是个陌生号码,归属地还是北京,下意识就想挂掉——最近推销贷款和卖设备的电话太多了。
鬼使神差地,他还是接了,语气带着工地上的嘈杂和不耐烦:“喂?哪位?”
电话那头是个温和又专业的女声,语速不快,但字字清晰:“您好,请问是‘本味农庄’的王龙飞先生或者李强先生吗?我是‘乡野发现’短视频平台mcN机构的内容合作经理,姓林。”
李强愣了一下,手里的卷尺差点掉地上:“啊?…是…是我,李强。啥…啥西恩?”
“mcN,您可以理解为一种内容创作者的合作机构。”林经理耐心解释,“我们持续关注您的账号很久了,对您记录的返乡创业、生态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您的内容真实、质朴,又充满探索精神,与我们平台的调性非常契合。”
李强有点懵,捂着话筒,冲不远处正跟工头比划的王龙飞压低声音急喊:“飞哥!飞哥!快来!北京来的电话!啥…啥合作机构!说看好咱!”
王龙飞皱着眉头走过来,接过手机,手上还沾着泥灰:“喂,您好,我是王龙飞。”
林经理重复了来意,语气更加诚恳:“王先生,我们希望能与‘本味农庄’达成深度内容合作。我们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内容策划建议、流量扶持、甚至商业资源对接,帮助您扩大影响力,更好地实现品牌化和商业化。”
她简要介绍了合作模式:平台会给予一定的流量倾斜和内容指导,他们需要保证一定的更新频率和质量;后续可能涉及广告植入、品牌联名、电商导流等商业化尝试,收益分成。
王龙飞听着,眉头越皱越紧。他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实在活儿,对这些来自互联网世界的、带着光环的陌生词汇,本能地抱有警惕。
“林经理,”他打断对方,声音沉稳,带着泥土般的实在,“谢谢看重。但我们就是种地的,拍视频就是记录记录,没想过那么多。您说的流量、商业化…我们不懂,也没那么多精力搞。我们就想把地种好,把东西卖好。”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没料到会得到这样的回应。林经理很快调整过来,语气依旧热情:“王先生,您的务实我们非常欣赏。正因为您的内容足够真实,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我们并不需要您改变什么,只是希望借助平台的力量,让更多人看到您。影响力上去了,您的农产品销售、品牌价值都会水涨船高。这对于您扩大种植规模、升级产品线,都是有直接帮助的。”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们可以先尝试一个简单的推广合作。比如,下一期视频,我们平台给予重点推荐位,观察一下效果。您看如何?”
王龙飞捂住话筒,看向一脸紧张又兴奋的李强。
“飞哥!好事啊!”李强急吼吼地小声说,“平台推!那得多少流量!咱东西不愁卖了!”
王龙飞却想得更深。流量是好东西,但流量也是双刃剑。突然的曝光,订单暴增,他们现有的产能能不能跟上?品质能不能保证?万一哪里出纰漏,口碑砸得更快。
“林经理,”他斟酌着开口,“感谢好意。但我们目前产能有限,大棚在扩建,地里刚下种,深加工还在摸索。突然来太多流量,我们怕接不住,反而辜负了大家信任。合作的事…能不能让我们考虑考虑?也看看我们后续的发展情况。”
电话那头的林经理似乎有些意外,但很快表示理解:“当然可以。王先生的谨慎是对粉丝负责,我们非常尊重。这样,我先加您微信,给您发一份详细的合作方案供您参考。您有任何疑问,随时联系我。期待与您的合作。”
挂了电话,李强急得直跳脚:“飞哥!多好的机会啊!送上门的推广!你咋就给推了呢?!”
王龙飞把手机塞回给他,目光扫过忙碌的工地和远处绿意盎然的育苗棚:“强子,天上不会掉馅饼。流量来了,是福是祸还不知道。咱现在这摊子,刚见点起色,根基不稳。大棚没盖好,苗子没卖出,枣园刚起步…接不住流量,就是砸招牌。等等看,等咱自己硬气了,再谈合作不迟。”
希望,有时不是迫不及待抓住每一根橄榄枝,而是清楚自己几斤几两,选择在合适的时机,用结实的手臂去接住它。它藏在突如其来的机遇里,更藏在冷静权衡、夯实内功的定力里。
这根来自北京的橄榄枝,像一阵风,吹皱了池水,但深水下的鱼,知道什么时候该探头,什么时候该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