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夕阳的光辉,许家开始了晚饭。
姒徽音自然也要出来吃饭。
她脸上带着哭痕走到桌子前,找到属于她的位置,左边第二位,坐下来。
家里吃饭的桌子是一个长桌子,一个圆桌子。
二十来口的许家人一张桌子盛不下。
姒徽音坐下后,左手边的许知远还没到,右手边是她亲娘王桃花,再往右是亲爹许大河,再往外是许二伯夫妇。
她正前方是大伯母赵珍娘。
桌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饭菜。
一盆糙米摆在中间,两碗精米在糙米一边,其余菜都挨着摆,从左到右分别是:一只烧鸡,白菜粉条炖肉,一条清蒸鱼,西红柿炒鸡蛋,韭菜鸡蛋,胡萝卜炒豆角,一盘酱瓜咸菜。
看过一眼后,姒徽音继续保持不想配合但听话的姿态,目光下垂。
王桃花在她身侧,见她没有继续耗在屋里,肯出来,心里松一口气,既然出来,便是代表事情过去。
孩子还是听话懂事的。
许老太许老头自然如王桃花一般想。
两人对视一眼,许老太目光温柔的看向姒徽音,嘴里夸赞着:“好孩子,你终于肯出门,奶和爷都担心你的,你要是再不出来吃饭,奶都要端饭到你屋里去。”
“今天,奶让人特意给你蒸一碗精米吃,咱家除了你大哥外谁都没有,七丫高兴些,好不?”
姒徽音还没说话,脚步声传来,一家人目光看向来人。
身穿青色纹着竹子的衣袍,嘴角温和带笑,一双眼睛清凌凌的,再加上身体高挑有力,外人见到也要感叹一句:翩翩美郎君。
许知远一来,众人招呼着他快坐下来。
他坐左边第一位。
许老太看着孙儿,眼中的慈爱要溢出来了:“远哥,你读书辛苦,等会可要多吃点。”
说着话,吃饭也就开始。
老太太把两只鸡腿全部夹到许知远碗里,嘴里念叨:“多吃肉,你看你瘦了不少。”
许知远无奈的笑,端起碗来,想要把碗里的一只鸡腿夹给许老太,一只鸡腿夹给许老头:“奶,爷。”
两位老人把饭碗一拿,不给他放。
许老头难得有一丝笑容:“你吃,远哥,爷和你奶牙不好用,吃鸡腿塞牙,我们吃肥肉,正好。”
孙子孝顺且出息,他是真高兴。
果然,从小让远哥读书是对的,他有远见,大孙子随他了。
许老太顺着老头的话往下说:“没错,我跟你爷吃不了,你自己吃。”
老太太的牙花子都要露出来。
大孙子最孝顺他们老两口,啥事都要想到他们。
真懂事。
许知远只能把筷子收回来,瞥向一旁的小妹,他把碗里的一只鸡腿夹给姒徽音。
“小妹吃。”
以往的许琇莹是拒绝的,她认为大哥读书辛苦,应该吃些好吃的,她不应该抢大哥的。
姒徽音虽要保持一定的原身性格,但不会照搬照抄。
这次,她抬起脸来,并未拒绝:“谢谢大哥。”
直接收下。
她低头对着鸡腿咬下去。
许知远像以往一样,要收回的筷子此刻显得尴尬。
王桃花看到老太太笑容收起来,她率先拍打一下闺女的胳膊:“你个死丫头,鸡腿是专门给你大哥吃的,谁都不能要的,你大哥好心好意的给你,你还真敢拿。”
姒徽音把啃过的鸡腿又夹给许知远:“大哥,不是给我吃的,你不要给我,你看你一给我,娘不高兴,奶也不高兴,都不高兴。”
望着被咬了几口的鸡腿,许知远还真嫌弃。
他脸上维持的笑容都减少一半,把鸡腿又夹到姒徽音碗里,声音温和:“大哥给你吃的,你自然可以吃。”
他看着妹妹,只觉得她不如以往懂事,目光从姒徽音身上移开,又看向母亲:
“娘,咱家的东西没有独属于一个人的,等以后我考上举人,户下能够有更多的免税田,咱家也会更好过的,到时候,一个人一个鸡腿不够,那就一个人十个。”
许知远知道他现在必须还要依靠全家人的,画饼是必须的。
他是一个秀才,将来要中举,不知道哪年才能中。
从前,自以为到了古代读书一定会考上进士,甚至做过中探花状元郎的美梦。
可十多年的古代生活,他也多少看清楚。
读书的时候,他也努力,但也是十七岁才考上秀才,从秀才往上考举人更是难上加难。
他需要一个博学的老师专门的一对一能够辅导他。
想到此,许知远对妹妹的愧疚又上升起来。
是他对不住她,但他一定会考上举人,考上进士,做她的依靠。
日后有了外甥,他也会帮她儿子的。
许老太见大孙子开口,十分了然的跟着说:“远哥说的对,我老婆子也知道,你们吃的用的比远哥差,你们心里不服气,但扪心自问,咱家的三十亩税赋是谁免得,咱家的服役也是因为谁能免除,咱家多攒出来的二十亩地是谁的功劳。”
“再说了,困难只是暂时的,等远哥考上进士,咱家彻底改换门庭,到时候你们想吃什么,我给什么。”
“远哥甚至还能照顾你们的前程,你们儿子孙子的前程。”
她也知道不能离心,现在大孙子读书的银钱,还需要靠着老大家的孙媳妇,老二家的孙媳妇往外拿。
老大一家,老二一家都点头,表示俺明白。
娶了妻二孙子一向听许知远的话,他表示:鸡腿本就该给大哥吃,大哥读书辛苦,比他们都辛苦。
三孙子也跟着表示:绝无二心。
许老头把碗筷一放,面色严肃最后总结:“这才是我许家的好儿孙。”
饭桌上,所有人心思重新回到吃饭上。
肉菜可不是天天吃的。
许老头许老太太为了大孙子能够有更多的银钱读书,在吃的一方面是有严格规定的。
为了许家的未来,都要牺牲,只是牺牲分大小。
饭终于结束。
姒徽音饭桌上的表现让老太太不满意,想要她去帮着收拾碗筷,生活苦一点,才知道大孙子对她的好。
她不应该接受,反而应该十倍回报。
但又想到明日要去相亲,只能按捺下来,等明日之后再说。
众人散去回屋,门外的大门却被敲响。
嘭嘭嘭。
许知明跑过去开门,嘴上喊着:“谁呀?”
他们家的门墙很高,看不到人。
等一打开,对上站在门外人的眼睛,他啪的一声又给关上。
又跑回来,看到姒徽音欲言又止道:“是,外面的人,是冯二柱子,应该是找你的。”
院里的声音突然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