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以前的欧洲各国,其政府的结构官员的任免与职能行使往往没有那么清晰的一个流程,在一些王权比较大的国家,官员任命往往取决于君主的个人喜好,这些大臣往往是作为国王的政府顾问参与国家政事。
而在一些王权很弱的国家,官员的任命除受君主喜好影响外则会一定程度上受到本土贵族的影响。
对于勃兰登堡这个从建立以来便王权不振,中央暗弱的公国,公爵的影响力相当的有限。
在中央,即柏林和柯尼斯堡,虽然有官方设立的政府机关,但这个所谓的政府在权利关系中往往以一种君主顾问的形式出现,辅助君主治理国家,而我们此前所说的古格,费舍尔,贝特霍尔德等人便是老公爵格奥尔格任命的顾问。
早在1604年,由选帝侯约阿希姆·腓特烈设立的科尔恩枢密院便是当时勃兰登堡与普鲁士公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如果按这样的行政机构的任命方式来看,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的王权理论上并不弱。
但这种君主的权力却往往只能在其直辖领地中才能得到贯彻,如果再将范围扩大到地方,那公爵与中央的权力就有些力有不逮了——地方设立的地方民政部门虽说名义上是负责地方的经济与军事事务,最基础的就是收税和征兵,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些民政部门的工作完成程度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贵族的意愿,贵族支持,中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贵族反对,则政策推广举步维艰。
这些地方贵族通过等级会议影响中央对地方的税收与征兵政策,在战争以前,王权弱小,地方的贵族甚至影响大到可以对国家的宣战权产生影响,君主宣战一个国家需要得到地方贵族代表的同意——
对于地方贵族而言,国家的对外战争只是霍亨索伦家族自己为了攫取家族利益而裹挟着他们这些贵族而进行的扩张,即使国家真的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那取得土地的也是霍亨索伦家族,与他们的关系不大,而相比于战争中可能会面临敌国军队来到自己领地上掠夺的情况,和平与一成不变的守旧才是这些地方贵族们的第一诉求。
……………………
话说回来,除枢密院这种中央常设的机构外,在勃兰登堡,有一个机构是因为长期的战争状态而形成的:战争委员会。
本身,战争委员会是为了应对三十年战争而建立的临时的强集权机构,它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让国家经济和军队进行集中规划以使国家更好的适应战争的局势。
战争委员会在战争期间拥有征税,征兵,军队后勤管理,军队官职升迁等重要权力,这一机构如今已经可以说是整个勃兰登堡的一个巨无霸机构。
如今已经进行了二十年战争还未迎来和平,这个临时的战争委员会早就已经与常设无异,二十多年的时间使得战争委员会已经在事实上占据了枢密院与财政委员会的一部分职能,并且长期设立的战争委员会统筹国家经济人口也得罪了许多地方贵族。
如果按照以上的机构状况来看,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在帝国东北这片苦寒贫瘠之地并无优势产业,在集权层面上无法做到控制地方贵族,在中央,公爵也没有绝对的控制力。
和平发展的情况下那这个公国的结局大概率最好也只会是一个小区域范围中强国,最后被哪个强大的帝国狂暴轰入纳入版图。
但国家的命运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千年前无比强盛的罗马帝国也抵不过时间的侵蚀,国与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往往是动态的,而引发这些变化的一个动因或许就来自于某个条约,某种新兴商品,某场战争。
就比如,这场三十年战争对于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来说或许就是一个机会——由于长时间的战争,国内几乎每个城市与乡村都或多或少的被外国军队洗劫过,这一方面极大的破坏了国内的生产但也在另一方面极大地削减了地方贵族的力量,外国的军队可不会因为你的身份而放过你,相反,他们会因为你的财富而着重关注你。
地方的贵族在战争中由于被多番劫掠,其势力已经极大地缩水了,不少地方的家族甚至被杀的灭了门,大量原本受控于地方贵族的土地如今被重新收回国有。
战争中国家被肆意劫掠,中央力量弱小无法保护他们。这些地方贵族对于中央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以前跟着霍亨索伦家虽然说要被征兵征税,但好歹还能过上安稳的人上人的贵族日子,但这些年过来,你看看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那些兵痞可不管你身份,看到钱就跟被弥达斯国王夺舍了一样,眼中只有钱,谁挡杀谁。而如今,不少贵族被劫掠几番后,一琢磨,回过劲来了:我支持中央,中央强大了就能保护我,我就能继续安安稳稳的延续祖宗基业,这不比跟中央对着干,等开战了让他国一块羞辱勃朗登堡上下好?
战争这么多年,许多贵族对于中央的看法也逐渐变化,许多地方贵族也表示愿意支持中央政府的命令。这就使得原先那些影响中央命令到达地方的阻碍消失了,这种情况对于一位锐意改革的君主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绝妙的时机——只要稍加引导,便能让饱经战火的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上上下下凝聚成一股力量,一同努力,使国家摆脱弱小挨打的命运。
说威廉生逢其时也好,或是格奥尔格过完苦日子他捡了个现成的好处也罢。
威廉或许就可以成为这个在历史关键时期团结勃兰登堡上下带领国家走向独立富强的历史关键人物。
……………………
教堂的钟声敲响十一下,柏林宫中,以往已经准备睡觉的威廉却还坐在书房中一脸担忧,今天他做完了他的演讲,明天便是他的第一次朝会,一切都是第一次,让威廉心里没个底,他紧张的睡不着觉,烦躁之间只好叫人送来未处理的政务希望能够处理几个,做些事情缓解一下自己的焦虑。
但看到一摞摞送来的文书上面的各个数据与描述的状况,威廉却不知从何下手——如果放在其他国家,君主上位之初便会有大臣为其详细的介绍国内的各种状况从而让君主可以更加迅速的适应执政的环境。但勃兰登堡的情况就有些不同了:在格奥尔格时期,由于格奥尔格的身体和性格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隔三差五的这些政务都会被格奥尔格甩给战争委员会的顾问们处理,后来,在格奥尔格生命后期,每天都忙着吊着命的格奥尔格更是一点政务都不处理了,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三四年,也因此战争委员会的顾问们早就习惯了政务由他们全权处理的情况,一时间甚至把威廉这个正主给忘了。
没有人为他说明和介绍国内外形势,威廉两眼一抹黑,只好放下处理政务心思,重新看向他那份执政以来第一朝会要颁布的法令。威廉将手中的纸张从头开始浏览,仔细审阅里面的命令,构思如何处理如今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又重新看了一遍法令,感觉没什么问题后,威廉终于长呼一口气,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来准备回去睡觉,伸完懒腰后威廉又仿佛想到了什么,带着一个迷之微笑,将写满了法令的那张纸翻过来,看到了这些法令的最后一条:任命卡尔·布莱·冯·哈布斯堡为勃兰登堡暨普鲁士公国枢密院行政大臣。
按照格奥尔格在时就定下的默契,明天威廉的第一次朝会也会是古格告老退休的日子。至于贝特霍尔德以为的,他被格奥尔格盯上要做卡尔的垫脚石,那纯粹是古格想要借格奥尔格之手逗一逗这位共事多年的同僚,毕竟他做的这么好,格奥尔格和威廉都还想让他接着再干个十年八年的,肯定不会轻易的放跑贝特霍尔德。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