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夫,你没事吧?”
“当然没事。”
“可我看你的脸有点红。”
“屋里有点热”
“……………额,克里斯托夫,我感觉你骂的比梅斯难听,肯定他更难受,咱们肯定算骂赢了!”
“……………………谢谢你啊”
“那咱们回去。”
“等会,老夫得先跟一位故人告别。”
说完,克里斯托夫立马转头,冲着走在身后的梅斯比了一个大大的中指。
随后就头也不回的拉着卡尔快速离开了历史市政厅。
第四次正式会议在开会之前曾被各国代表视为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可今天会议的全程却在克里斯托夫和梅斯二人的对骂声中度过。整个第四次正式会议奥地利和法国之间没有产出任何一条有用提案,所谓的民族自决原则也在克里斯托夫与梅斯的谩骂声中不了了之。
除了在这二人骂战的休息阶段,其他代表可以趁机讨论些正事外,会议的其他时间几乎都是无效时间。
最终,被人寄予厚望地第四次正式会议仅仅产出了几条对和平进度关系不大的领土提案。
许多代表想不通,为什么向来靠谱的塞尔维安和特劳特曼斯道夫会在这种特殊时期开这种玩笑,难道奥地利真的想让法瑞联军进攻奥地利本土吗?
会议结束后,不少满心疑惑的代表立刻派人在明斯特城中四处打探塞尔维安和特劳特曼斯道夫的下落。
可这不打探还好,一找,还真让不少人找到了这二人的行踪,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不少人都曾看到塞尔维安和特劳特曼斯道夫二人结伴前往科隆主教的住所,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完全不像是敌对的样子。
听到这个消息后,不少代表这才恍然大悟,塞尔维安定然是和特劳特曼斯道夫二人私下里达成了什么协议,避开正式会议的其他代表,肯定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条款。
随后几天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些代表们的猜测。
就在第四次正式会议结束后的第五天,科隆主教便再一次邀请了各国外交代表,他们要召开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第五次正式会议,这一次,塞尔维安和特劳特曼斯道夫都会到场。
听到这一消息后,几乎整个明斯特的代表们都感觉自己被这两个人耍了一般,这么快就召开下一次会议,想都不用想,定然是塞尔维安和特劳特曼斯道夫私下定好结果,开个会走一下流程罢了。
但虽然心中不满,但这第五次会议他们还是要去的,这次会议如果不出岔子,那估计就是宣布最终结果的时候了。
到时候,各国代表在和约上签字,再将最终版本和约的副本送往各国君主处签字盖章,这场持续了三十年的战争便正式结束了。
面对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不少代表虽然因为被奥地利和法国蒙在鼓里有些不满,但心中同样还是十分激动能参加这种历史性地事件的。
………………………………
1648年 6月初,代表们如约走入和平大厅入座,等待着第五次正式会议的开始。
随着科隆主教的一声响亮的宣告,第五次会议正式开始。
塞尔维安也立刻站起身,没有半点墨迹和铺垫,直接向整个会场中的代表们宣布了法国的最终领土主张。
“诸位代表们,通过与特劳特曼斯道夫大人协商,最终,法国希望能够在皇帝陛下的宽容中,获得梅斯,凡尔登,图尔三个主教区,以及阿尔萨斯地区。而莱茵河以西的各帝国诸侯将在战后继续沐浴在帝国的庇护一下。”
说完,塞尔维安目光扫视会场上下,等待着代表们的意见。
而各诸侯国的代表则齐齐的看向特劳特曼斯道夫。
最终,随着特劳特曼斯道夫重重的点头,各诸侯国的代表们也缄默下来,接受了这条法国的领土提案。
塞尔维安微微一笑:“好!看来我们的会议记录员可以把这一条写在和约之上了。”
随着记录员朝着科隆主教点头示意,老主教朗声喊道:“会议继续!”
……………………………………
可以说,接下来的会议进程便十分顺利了,整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谈判过程中,其实真正要解决的就是法国,奥地利,瑞典三国之间的争论,如今,这三国对于领土和战后国际秩序的要求已经达成了一致,那接下来的一些细枝末节地问题便可以十分轻松顺利的解决——
例如,有关马德格堡外交代表与主教表示希望马德格堡可以在战后并入勃兰登堡的提案,在瑞典法国和奥地利三国的共同支持下,十分轻易地就被通过了,勃兰登堡躺着就白捡了一块领土。
(马德格堡公爵及其家族成员死于战乱,马德格堡由于帝国军和新教联军的劫掠,如今的人口大约是战前的十分之一,几千人左右。马德格堡如今是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之中)
而至于西班牙的问题,由于其与法国的矛盾尚未解决,因此,在三国的共同表态下,西班牙代表仅仅被迫承认了荷兰独立,却依旧决定要与法国保持战争状态。
最后,在集体裁决与主权平等等战后国际原则再一次被重申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最终版本便被摆在了和平大厅的中央。
代表们将排着队,在和约上签字并按下手印。
………………………………
1648年6月初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明斯特正式签署,三天后,奥斯纳布吕克会场也结束了最后的会谈。
五天后,综合了两个会场结果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最终版,被印成上百份副本,送往欧洲各国,由各国国王或公爵签字后送回。
各国君主签字后,需立刻结束该国的任何军事行动,结束战争行为。
——————————
以下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大致总结
一. 领土问题
法国:获得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洛林的梅斯、图尔、凡尔登三个主教区。
瑞典:吞并西波美拉尼亚、维斯马城及不来梅-维尔登主教区。
勃兰登堡-普鲁士: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和马格德堡主教区。(普鲁士独立属于勃兰登堡公国与波兰的单独战争,不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谈判范围内。)
西班牙:承认荷兰独立,结束八十年战争,但未解决与法国的矛盾,两国仍保持战争状态。
二、 宗教与政治体制
宗教自由:重申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允许德意志诸侯自行选择天主教或新教(含加尔文宗),以1624年为教产归属基准年。
诸侯主权:确认帝国境内各邦国的外交自主权,战后皇帝无权干涉诸侯内政。
国际承认:瑞士与荷兰正式脱离神圣罗马帝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三、国际法原则
主权平等: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集体制裁:规定违约方需接受国际共同制裁,谈判而非战争。
————————
1620年出生时,战争就已经开始,1648年,卡尔28岁,他人生的认知与观念已经逐渐定型的年岁,战争终于结束了。
所有与他差不多大的年轻一代,终于将要在而立之年体验到人生中的第一个和平的年份了。
……………………
本章,完。
(我承认,有关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这一段我写的确实不好(?_?|||),但好在终于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