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顾氏集团核心资产的收购战,在资本市场悄无声息地打响。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战争。苏晚晴在陆寒琛的默许和陈默团队的技术支持下,迅速组建了一个精干的收购小组,开始与时间赛跑,也与隐藏在暗处的对手博弈。
正如陆寒琛所料,“彼岸资本”并未放弃。他们通过多个看似无关的离岸空壳公司,开始在二级市场小规模吸筹,并与顾氏内部几个尚未被清洗的、忠于顾明生(或说是忠于自身利益)的股东秘密接触,试图抬高收购价格,甚至阻挠苏氏的成功收购。
苏晚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她要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完成收购,这符合苏氏的利益;另一方面,她又不能将价格压得过低,以免将顾明生和那些股东彻底推向“彼岸资本”的怀抱,导致收购失败。她必须在钢丝上保持平衡。
关键时刻,苏晚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没有继续在二级市场与对方进行消耗战,而是直接策动了对顾氏核心资产——城东地皮项目公司的“斩首行动”。
她亲自约见了持有该项目公司关键少数股权的几位小股东。与对顾明生不同,她对这些人没有任何情面可言,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冷酷与强势。
“各位应该很清楚目前的局势。”苏晚晴坐在主位,目光扫过面前几位神色各异的股东,“顾氏这艘船正在沉没,抱着手里的股份一起溺死,还是拿着真金白银安全上岸,选择权在你们自己手里。”
她将一份评估报告推了过去:“这是苏氏对城东项目公司股权的收购报价,基于当前市场和项目现状,这是一个公平,甚至略高于市场预期的价格。”她顿了顿,语气转冷,“如果各位拒绝,苏氏将放弃对城东项目的收购,转而全力争夺连锁商超业务。届时,失去了苏氏这个最有可能的接盘者,城东项目将因为顾氏母公司的债务问题被银行冻结、拍卖,各位手中的股权最终能变现多少,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而‘彼岸资本’……他们远在海外,能否兑现承诺,又能出到什么价格,各位不妨自己掂量。”
威逼与利诱,清晰明了。苏晚晴给出的是一条看得见、抓得住的生路,而另一边则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险途。她没有给这些股东太多犹豫的时间,要求他们在24小时内做出决定。
24小时后,结果揭晓。
在苏晚晴精准的策略和强大的心理攻势下,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小股东同意了苏氏的收购方案。苏晚晴成功拿到了城东项目公司的控股权,为整个收购计划奠定了最关键的一块基石。
消息传出,顾氏集团剩余的抵抗力量土崩瓦解。顾明生在绝望中,终于接受了现实,与苏氏签署了整体收购框架协议。苏氏集团将以一个合理的价格,接收顾氏的连锁商超业务和部分良性资产,并承担相应债务,同时承诺尽可能保留原有员工。而顾明生,则将带着剩余的、大幅缩水的个人资产,黯然离场。
至于“彼岸资本”,他们虽然在二级市场和小股东争夺中造成了一些麻烦,耗费了苏氏一些资金,但终究慢了一步,未能阻止苏晚晴的成功。他们投入的资金,在苏氏完成收购、顾氏危机解除后,反而因为股价的小幅回升而被套牢了一部分,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一场轰轰烈烈的商战,以苏晚晴和陆寒琛的全面胜利,暂告段落。顾辰和林薇薇身陷囹圄,顾氏易主,曾经的敌人似乎都被彻底踩在了脚下。
收购成功的庆祝晚宴上,觥筹交错,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苏晚晴作为绝对的主角,被众人簇拥着,接受着来自各方的祝贺与恭维。她得体地应对着,心中却并无太多波澜。复仇的快感早已沉淀,此刻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的疲惫,以及对未来的思量。
陆寒琛站在不远处的阴影里,手中端着一杯香槟,目光沉静地落在苏晚晴身上。陈默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边,低声汇报:
“陆总,我们追踪到,‘彼岸资本’在收购战失败后,其在亚洲区域的几个关联账户有异常的资金调动,流向很隐蔽,最终指向……北美的一个生物科技研究基金。另外,吴先生消失了,我们失去了他的一切踪迹。”
陆寒琛微微颔首,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只是眼神愈发深邃。他早就料到,“彼岸资本”的目标,从来就不只是一个顾氏或者苏氏。他们在下一盘更大的棋,顾辰,乃至整个顾氏,都只是他们棋局中无足轻重的棋子。他们真正的目标,或许更深,更远。
他看着在人群中光芒四射的苏晚晴,她比他想象的更加坚韧和聪慧。但她也因此,被卷入了更深的旋涡。
就在这时,苏晚晴似乎感受到了他的目光,转过头来,隔着喧嚣的人群,与他对视。她举起手中的酒杯,向他微微示意,嘴角带着一丝清浅而真诚的笑意,那是属于盟友之间,历经并肩作战后的信任与默契。
陆寒琛也举杯回应,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然而,在他深邃的眼眸底部,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风暴并未结束,只是暂时绕行。当它再次来袭时,将不再是针对某个人的复仇,而是可能席卷一切的巨浪。而他和她,是否真的准备好了?
第二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