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
周平和林欣欣又要搬家了。
眼瞅着九月到了,秦岭这边又“热闹”起来。
倒不是他俩的行踪暴露了——事实上,他们一直和当地乡亲们处得和睦,平日里互帮衬着过日子,老乡们从不在意他们是外来人,更别提什么举报了。
真正让他们没法待下去的,是那群城里来的城巴佬。
这些人平日里总带着点嫌弃的劲儿,觉得乡下土、乡下落后,可一到秋天,就摇着“亲近自然”的幌子往山里钻。
美其名曰“捡秋”,实则专挑老乡们辛苦种的、山里长的东西往自己包里塞,跟明着抢没两样。
一边瞧不起乡下,一边又变着法儿欺负淳朴的乡亲,真是既虚伪又可恨。
这一帮捡秋的城里人,没皮没脸,大巴山的栗子一熟,那群人就闻着味儿来了。起初还装模作样,只捡地上零星掉落的小板栗,摆出副“顺应自然”的姿态;可没两天就彻底撕下伪装,抄起棍子对着满树饱满的栗子猛打,捡起来就往随身的袋子里塞,恨不能把树下的土都刨走。
更有甚者,直接开着小皮卡往山里钻,把打下来的栗子一筐筐往车上搬,一趟趟往外运,活像在自家仓库里搬东西。
不过一天功夫,好些山头的板栗树就被薅得光秃秃的,连带着没熟的青果也掉了一地,看得人心疼。
他们总把“大自然的馈赠”挂在嘴边,好像山里的东西天生就该被他们随便拿。
可他们就没想过,那些粒大饱满的栗子,哪是什么凭空长出来的?是农民伯伯春天浇水、夏天除草、秋天守着树防虫害,一整年辛苦照料才换来的收成。
这些城巴佬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明白,农村的东西从不是无主的“野货”,那些长得好的作物,每一棵都浸着种树人的血汗,是明明白白的有主之物啊!
更别说山里的小动物了——秋天本是它们忙着储存粮食、准备过冬的时节,这群人把板栗薅得干干净净,小动物们没了吃食,山里的生态平衡岂不是要被搅得一塌糊涂?
他们大概从没琢磨过,一棵板栗树哪是说长就长的?从幼苗栽下到能结果,少说得等七八年,而且一年就结这么一次果,哪像萝卜白菜那样能频繁补种?就这么被他们一顿乱打、整车拉走,简直是糟践心血!
当然,最让周平和林欣欣揪心的,还是怕被这群城里人认出来。虽说如今他们不再怕被官方找上门,但这群人的眼睛尖、嘴也碎,万一被看出异样再乱举报,后续的骚扰准少不了。
没法子,为了图个清净,他们只能收拾好东西,往更深的山林里挪——躲的不是山里的风雨,而是这群搅得山里不得安宁的城巴佬。
原先住的庙宇是没法再待了,两人只能计划往山上走,另寻地方搭建新住所。
但走之前,林欣欣却铁了心要先教训下这群城巴佬。
一来是他们受过大山乡亲不少恩惠,如今看着乡亲们辛苦照料的果树和盼了一年的收成被这么糟践,实在没法袖手旁观;二来,她最近刚掌握了新本事——靠着变身水,不仅能化作山里的各种动物,还顺带解锁了和动物对话的能力。
另外就是周平不是觉醒了,身体里面的炁吗?。
这股力量虽源于自身,却对自然界的生灵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即便周平性子冷,不太喜欢周遭的小动物围过来,可那些鸟兽还是会不自觉地往他身边凑。
林欣欣本就喜欢这些山里的生灵,有了变身水的能力,再加上动物们愿意亲近,正好能帮她更熟练地掌控变化,甚至能借着不同动物的特性来应对麻烦。
周平看她主意已定,又确实占着几分理,便没再多说,默许了她的打算。
林欣欣平日里总让着周平,就连他过去那些杀人越货的事,也早不再多管。
可她骨子里的善良从未藏住,尤其对动物的心疼与共情,比对人还要深几分。如今看着乡亲们为被糟践的收成唉声叹气,听着松鼠、刺猬这些小动物凑到跟前“求救”,她实在没法再坐视不管。
架不住林欣欣一遍遍软磨硬泡,周平终于松了口,答应帮着教训这群城巴佬,但有个死规矩——绝不能暴露他们的行踪。
接下来的几天,怪事开始接连找上上山的城里人:停在山下的车,好好的就爆了胎;往山里走的人,走着走着就被暗处的石头磕得脚腕生疼,或是被突然掉落的枯枝砸中肩膀;更吓人的是,夜里总能听见此起彼伏的狼嚎,有时还夹杂着野猪的哼唧声。
听见动静还算幸运,有几个人直接在林子里撞见了狼,胳膊被咬伤了好几道口子;还有人不小心惊了野猪群,被发狂的野猪用獠牙顶得摔在坡下,疼得直打滚。
这些糟心事一传十、十传百,城里人本就没多少胆子,哪里还敢再来?
没过多久,往大巴山来“捡秋”的城巴佬就少了大半,最后竟没一个人敢再进山——这群把农村当“提款机”的强盗,总算被彻底赶跑了。
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还得归功于周平和林欣欣的默契配合。
符箓之道,既能赐福于人,又能用于作战御敌,自然也能被心怀不轨之人利用,施展咒杀之术。
周平深谙此道,精心制作了一批专门用于传递厄运的符咒。他悄悄来到上山的必经之路,将这些符咒一张张压在路旁的石头下方。
每一张符咒都承载着他的恶意,凡是从此处经过的人,都会被莫名的厄运缠身,霉运不断。
与此同时,林欣欣也没闲着。
她运用自己独特的能力,与山林中的动物们建立起联系,请求它们前来相助。
一时间,鸟儿们像是收到了指令,纷纷朝着那些前来旅游的车辆飞去,在车顶上肆意排泄,让原本崭新的车辆瞬间变得污秽不堪!雨刮器刮都刮不掉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