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皇宫深处的偏殿内。
十常侍之首张让斜倚在绣榻上,手中把玩着卫家刚刚送来的羊脂玉扳指,玉色温润,触手生凉。
下方,卫兹恭敬地垂手而立,额间沁出细密的汗珠,在烛火映照下微微发亮。
“卫郎君,”
张让拖长了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这刘复,当真有这般能耐?莫要让咱家押错了注,丢了脸面。”
卫兹连忙上前一步,神色郑重道:
“让公放心!
刘将军年少英武,长社之战以少胜多,大破波才,半月荡平颍川黄巾,此等功绩,天下谁人不知!
且刘将军好歹是宗室出身,让刘将军获取功名,远比党人获取强的多啊!
何况如今青徐兖豫匪患丛生,朝廷正需良将,
刘将军若得安东将军之位,必能为朝廷分忧,也定不负公公相助之恩。”
张让冷哼一声:
“哼,分忧?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既然如此,咱家自会在陛下耳边美言几句。
但丑话说在前头,若此事不成,也别抱怨。
或是日后刘复坏了咱家的事,卫家,也别想好过。”
卫兹心头一紧,却仍强作镇定,深深一揖:
“让公所言极是,我等定当全力周旋,绝不让公公失望。”
数日后,洛阳朝堂上,气氛剑拔弩张。尚书令指着刘复的捷报,言辞激烈:
“陛下!刘复不过一宗室晚辈,虽有小胜,却妄图安东将军之高位!
此例若开,日后功臣皆效仿,朝廷威严何在?
且皇甫嵩、朱儁等宿将尚在,却无此等高位,于情于理皆说不通!”
话音刚落,一位与卫家暗中勾结的大臣立刻站出反驳:
“此言差矣!
如今东方匪患猖獗,局势危急,非刘复不能平定!
他在颍川的功绩,天下皆知,民心所向,若不授以重任,如何安百姓之心?”
“更何况,你所说的皇甫嵩朱儁等宿将,要不是刘复数千人破数十万平定波才,现在说不定还在长社城里纳凉呢!”
两派争执不下,汉灵帝听得心烦意乱,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张让。
正在此时,一名谒者疾步而入,至丹墀下高声禀道:
“陛下!急报!
己吾县长刘复率军剿灭汝南黄巾,彭脱等黄巾贼将无一逃脱。”
张让见状,适时上前一步,谄媚道:
“陛下,依老奴之见,刘复既有战功,又得民心,且东方确实需要良将坐镇。
若能授他安东将军,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彰显陛下爱才之心,岂不美哉?”
汉灵帝本就无甚主见,此时听了捷报本就欣喜。
听了张让之言,又想到东方的乱局,终于下定决心:
“罢了,就封刘复为安东将军,令他即刻出兵南阳,平定南阳黄巾。
若再立战功,重重有赏!若有闪失,定不轻饶!”
消息传至汝南,刘复身披铠甲,立于校场高台之上,
看着下方士气高昂的将士,嘴角勾起一抹志得意满的笑容。
随捷报而来的戏志才快步上前,低声道:
“主公,朝廷虽封了安东将军,但皇甫嵩等人恐怕不会善罢甘休,还需早作防备。”
刘复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无妨。
待我平定南阳,手握大军,看谁还敢与我作对!
传令下去,加紧整编,全军开拔!”
光和七年六月下旬,汝南郡治平舆城。
曾经黄巾盘踞的郡守府,如今已换上“刘”字大纛和崭新的“安东将军”仪仗。
府衙大堂内,肃杀之气中更添了几分威仪。
一队风尘仆仆、身着宫廷禁卫服饰的天使,正恭敬地宣读着来洛阳的诏书:
“……咨尔宗室子刘复,禀资英毅,兼资文武。
长社之役,独破妖氛数十万,波才授首;
颍川、汝南,旬月荡平,彭脱伏诛。
功盖当世,威震华夏。
今黄巾余烬未息,东方未宁,特拜尔为安东将军……!”
吧啦吧啦……
“臣,刘复,领旨谢恩!”
刘复声音洪亮,双手接过那象征着巨大权柄的诏书,玄甲在身,更衬得他气势迫人。
堂下众将——典韦、戏志才、李勇、王禄、陈纪、周元等人,
无不心潮澎湃,面露激动之色。
安东将军!都督青徐兖军事!这几乎是汉末地方将领所能获得的最高权力和殊荣。
天使宣旨毕,又捧出一份漆盒:
“将军,此乃卫公托下官转呈的密信。”
刘复接过,展开一看,是卫兹熟悉的笔迹。
信中除了祝贺,更详细描述了雒阳朝堂为此封赏掀起的滔天巨浪:
皇甫嵩、朱儁等宿将的强烈反对与怨毒;
清流名士对刘复骤升高位的非议与警惕;
十常侍如何收了卫家天文数字的“助军修宫钱”后,
在灵帝面前极力鼓吹刘复“宗室忠良”、“非此重权不足以速定东方”……
字里行间,可见博弈之激烈,更可见卫家此次押注之重、投入之巨!
“告诉卫公,他的情谊,本将军铭记于心。
青徐兖之事,本将军自有计较。”
刘复收起密信,对天使淡淡道。
这表面上说的是督青徐兖三州军事,但如果自己真去控制了三州军事,怕是下一步就是调离了。
这权利得刘宏死后才用得着。
他心中冷笑,这位置是靠自己一刀一枪、尸山血海打出来的,更是靠那八万、十万降卒的“势”逼出来的!
名士非议又如何?
如今大义在手,三州都督,便是王霸之基!
送走天使,刘复立刻升帐议事。
“典韦听令!”
刘复声音沉凝。
“末将在!”
典韦跨步出列,声若洪钟。
“着你为南阳都尉,持我令牌,即刻前往南阳郡鲁阳,收拢南阳官军残部!
彼等新败,士气低落,务必恩威并施,整肃军纪,纳入我安东将军府麾下!
若有不从者……军法从事!”
刘复深知,秦颉虽败,但南阳数千官兵是南阳本地难得的正规力量,
收编他们,既能迅速补充兵力,更能获得地方情报和一定的合法性。
“诺!末将领命!”
典韦眼中凶光一闪,接过令牌。
让他去整肃败军,正是用其所长。
“戏志才、陈纪、周元!”
“属下在!”
三人躬身。
“开府建制,刻不容缓!
志才总领幕府,陈纪协理民政、钱粮、安置,尤其汝南、颍川新定之地,周元掌文书、律令、往来公文。
即刻征辟贤才,充实府署。
原私兵营优秀者可选任,凡颍川、汝南、陈留有才干之士,无论出身,量才录用!
所需钱粮,由新定郡县府库支应。”
刘复告知手下,有了开府之权,
建立一套高效、忠诚的行政班底,比多几万兵马更重要——这当然是狗屁,
是用来糊弄手下,安抚手下非军职人员的,乱世中什么都没用几万兵马重要。
行政班底就算糟一点,也不会要了命,没有兵马,你手下再高效那也不过是别人嘴里的肉,搞笑罢了!
“遵命!”三人肃然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