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复猛地一挥手,
指向宛城方向,又仿佛指向整个烽烟四起的神州大地:
“今宛城虽下,南阳未靖!
青州徐州黄巾尚在肆虐!
四方豺狼,虎视眈眈!
复虽不才,承天子明诏,领安东将军之职,
麾下亦有敢死效命之士,
所缺者,唯汉升这等擎天之柱,定海神针!”
刘复的声音激昂起来,带着一种能点燃热血的感染力:
“君若肯屈尊相助,刘复在此立誓:必以心腹相托,视君如股肱!
凡遇强敌坚城,君必为先锋大将,冲锋陷阵,克敌制胜!
复绝不吝啬高官显爵,必使君之功业,彪炳史册,光耀门楣!”
他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电,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火海与黑夜,
看到了那风云激荡的未来,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他日,若有机缘,”
刘复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剑锋在火光下寒光四射,
直指北方那象征着无上功勋与荣耀的方位,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响彻夜空:
“安北将军之位,非黄汉升莫属!
此位,此名,必为君所留!刘复若违此誓,犹如此木!”
话音未落,他手腕猛地一翻,那柄精钢佩剑带着凄厉的呼啸,
狠狠斩向身旁一根燃烧过半、碗口粗细的房梁!
“咔嚓!”
一声脆响!火星四溅!
沉重的断木轰然坠地,激起一片烟尘。剑锋毫发无损,寒光更盛!
这雷霆一斩,这裂帛般的誓言,这直指“安北将军”的终极许诺,
如同九天惊雷,狠狠劈在黄忠的心头!
“汉升君看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南阳!
是帝乡!
光武中兴的帝乡!
如今天下混乱,世族贪婪,宦官残暴!若有朝一日……”
“若有朝一日,吾进中枢,
掌大权,就是征北将军,亦可为君运作!”
安北将军!
这四个字,
对于任何一个矢志沙场、渴望封狼居胥的汉家武将而言,都重逾千钧!
更何况,还有那可能的征北将军!
那是开疆拓土、威震异域的象征!是武人功业的巅峰!
刘复的大饼,
让黄忠的身体,微不可察地震颤了一下。
他那双阅尽沧桑、本已如古井般沉静的眼眸深处,
仿佛有沉寂多年的火山熔岩骤然翻滚起来!
一股灼热的气息从他挺拔的身躯中勃然喷发。
握着巨弓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泛白,骨节发出轻微的“咯咯”声。
火光映亮了他棱角分明的脸庞。
那脸上的沉郁和自嘲如冰雪般消融,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点燃的、近乎燃烧的光芒!
那光芒源于内心深处被压抑太久、几乎以为早已熄灭的壮志豪情!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不再有丝毫的审视和犹疑,
只剩下一种破釜沉舟般的锐利与决绝,迎向刘复那双同样燃烧着火焰的眼睛。
夜风呼啸着掠过燃烧的村庄,卷起烟灰与火星,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远处,白河的流水声隐隐传来。
残破的院落中,一片死寂。
远处,
王禄和所有亲卫都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地锁在那一老一少、隔火对峙的身影上。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终于,黄忠动了。
他没有说话。
只是缓缓地、无比郑重地,对着刘复,双手抱拳。
然后,那挺拔如松的身躯,
对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安东将军,深深地、深深地躬了下去!
头发低垂,几乎触及地面。
一个沙场老将最隆重的礼节!
再抬头时,黄忠的眼中已是一片清明,如同被烈火淬炼过的精钢,
声音沉稳而洪亮,再无半分郁结,只有金戈铁马的铮鸣:
“南阳黄忠,黄汉升!
蒙将军不弃,以国士相待,许以征北之志!
忠,虽老迈,愿效犬马之劳!
此弓此刀,此身此命,自今日起,尽付将军麾下!
但有驱驰,万死不辞!”
“好!好!好!”
刘复心中狂喜,连道三声好,大步上前,一把扶住黄忠的手臂,将其托起。
入手处,那臂膀坚逾钢铁,蕴含着爆炸性的力量。
“得汉升相助,如高祖得韩信,光武得耿弇!
南阳定矣!天下可图矣!”
他紧紧握住黄忠布满老茧的大手,朗声道:
“传令!
即刻拔营,护送村中父老前往冠军县城妥善安置!
汉升家眷,务必接至宛城,好生奉养!”
“诺!”
王禄及众亲卫轰然应诺,
声震夜空,看向黄忠的目光充满了由衷的敬畏。
火光映照下,刘复与黄忠并肩而立。
一者年轻锐气;一者锋芒毕露。
或许未来会有人记载:
光和七年六月,南阳冠军县,白河之畔,一代神射黄汉生,得遇明主。
回到宛城,刘复招来帐下众人和黄忠相见。
原先虽然朝廷任命安东将军的旨意下来了,
但由于战事在即,刘复也就没有任命手下事务,毕竟在当时看来关系不大,
当时要这个职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当个牌子而已。
现在南阳既定,这安东将军的牌子还是要立起来的,
同时安东将军府的框架也要搭起来。
任命黄忠为安东将军帐下司马,典韦继续为门下督,
不过由县长手下的门下督换成了安东将军帐下的门下督。
戏志才为安东将军帐下长史,其他人也各有任命。
安排妥当后,刘复设宴招待黄忠,同时也庆贺黄忠加盟。
宴会上当然不会出现故意挑衅黄忠以彰显自己牛逼的傻叉儿,
真出现这种东西,刘复直接就弄死了!
宴会之后第二天,刘复就把黄忠派出去剿灭黄巾了。
对黄忠这种年纪的英豪来说,
不怕活儿多,就怕没活儿干!
明明是刘复压榨于他,他反而喜滋滋的。
麾下其他将领在宛城黄巾覆灭后,大都被刘复派出去扫灭附近黄巾余党去了。
而戏志才则一直在整编宛城黄巾降兵。
这次又是收降好几万,
刘复让戏志才精挑细选选了五千名二十以下,八千二十到二十五的编入军队,
其他全部遣返或者安排各地入籍安置。
就连原先收降的兵马也精简了一批,二十五以上的全部遣返或就地安置,
二十五以下的挑选身体健康,智力看起来正常的,
(预估能一年内学习提升到小学三年级语文,一年级数学)
如此一来,加上后续陆续抓的黄巾降兵,整编后,二十岁以下的三万。
这三万兵几年后正当打之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