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好心诊治一番,虽然没彻底解除病症,但起码把三狗子十二时辰拉死延长到二十四时辰才会拉死了。
结果好心没好报,被三狗子骗到一个村庄里把二人绑了,之后更是被送这里看管起来了。
张口说起来气不打一处来。
少的这个是张口女儿,张小。
张口骂骂咧咧,张小倒是闭口不言。
此时刘复倒是没时间招待二人,继续追击,不过直到出了地道也没追到人。
询问张口被绑的村子位置后就带人去查探。
抓了几人,是田雍家族布置的一个秘密据点,没想到这么就暴露了。
不过就没其它收获了。
这三国时代的豪强地主真不可小觑啊!
这仅仅是一个下县的小豪强,就又是往县尉身边派细作耳目,又是搞一个个隐秘据点的,那老袁家得牛逼成什么样子?
还有老曹家,各个豪族富商……
现在刘复也就借郡守府大旗干倒了田家,如果真放对起来,除非自己一直远距离射杀,不然真不一定搞得过啊!
但要真这样别人又不是没有弩箭弓手。
这种底蕴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
想起穿越前《三国志》大耳得徐州的记载的:
【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
谦病笃,谓别驾糜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
这短短一段话背后经过多少阴私手段,哪里是《三国演义》三让三辞那种逗小孩儿一样的娱乐套路能比的。
想到这里刘复眉头一皱,这底蕴之差不是几年时间能弥补的,如此,怕是只能借鸡生蛋了。
糜竺,这时年纪也就一二十岁,不过这是男的,他妹妹怕还是个卵啊!
中山甄家,甄逸也就二十来岁,不过也是男的,他女儿那怕也是个卵啊。
蔡邕蔡家,蔡琰现在倒不是卵了,但特么岁数一巴掌数得过来。
襄邑卫家,
苏双张世平
哎,烦。
折腾来去,天色已经亮了。
他命人招来将地窖里的粮食全部运回县里,暂存与自己宅院,幸好赵康这畜牲建房足够大。
回到县衙后,刘复并未将追查到田氏三万石粮食的事情公之于众,只是对外宣扬县尉大人已经花自己钱购买到足够粮食。
对水军的应用刘复从不懈怠,不要以为古人就不用水军。
你以为那什么八骏八厨八龙八达……吧唧是怎么传出去的?
难道是百姓闲的无聊,跑出去听墙根听来的?
名声宣传从不懈怠。
但刘复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这只是他在乱世中崛起的第一步。
同时还雇流民清理田雍开始时给的那个囤满霉变粮食的仓库,把里边霉变严重的挑出来扔了,不太严重的经过几个步骤处理:
一,分拣:仔细挑出霉变严重、有明显菌丝、变色或异味重的粮食颗粒,只留下发霉较轻的部分。
二,水洗: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粮食,尽可能去除表面的霉菌和灰尘。
三,碱液浸泡:用草木灰加水制成碱性溶液,将粮食浸泡其中。
一般浸泡十二时辰,期间适当搅拌,使粮食充分接触碱液,以破坏部分黄曲霉毒素。
四,吸附处理:可将一些烧过的木炭碾碎,加入到浸泡粮食的水中,利用木炭的吸附性吸附部分毒素,浸泡1 - 2小时。
五,再次水洗:将浸泡后的粮食捞出,用清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的碱液、木炭粉和其他杂质。
六,高温煮食:把处理后的粮食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水,长时间高温煮,
煮一到一个半时辰,进一步破坏毒素。煮成粥状可能更有利于消化吸收。
当然,即便经过这些处理,发霉粮食仍有一定毒性,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但在保命的紧急情况下,可少量食用,这只是极端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经过查看,除去沙土,不能吃的废品,这也可拼凑出八九千石粮食。
虽然三万石粮食看起来不少,但谁知还有多少流民过来?
别的时候记忆可能有误,但黄巾起义两年前后这不少书上都有记载,明年二月大疫,后年大旱,再后年二月就是大暴乱了!
黄巾暴乱也不是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的时候突然爆出来的,那也是天时地利才引发出那种规模的暴乱。
不过,现在特么我干的怎么都是县长的活儿?
本来没什么想法,不过……
县长四百石官职,买的话要四百万钱。
原来打算黄巾前有个游徼贼曹之类的官职就不错了,现在这一步步的……
不过这己吾县长长久病无法理事,更容易操作啊!
到时要不把县尉这职位给李勇买了?避免突然来个外人烦心。
等两年后自己立功了买个郡守,李勇想跟着就跟着,不想就算了。
好合好散。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一个人兼两职啊!
忙活一天,晚上一觉到天亮。
刘复招来张口,让他教导一些孩童基础医学知识,当然是给钱的,一番说教,张口同意。
商谈好之后立刻让王申招揽贫民区和流民中十二以下的少年少女,免学费还包吃,同时教导识字。
就凭那包吃的条件就招到一百多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复继续整顿县衙,训练县兵,发展生产。
同时,刘复也没有忘记追查田氏的罪行。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刘复在己吾县的威望大增。
不知不觉的时间就到了县兵最后一次考核的时间。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现在的县兵起码能站个岗不东倒西歪丢人了。
这些汉子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粗布麻衣,腰间麻绳系着竹片扎的护甲,手里木枪是真木枪,全身都是木头那种。
“击鼓!”
李勇的破锣嗓子高声叫起。周大抡起鼓槌猛砸牛皮鼓。
第一项考校枪阵进退。
新兵们踏着鼓点突刺,木枪捅在草人上扬起陈年谷糠。
三个汉子因发力过猛扯裂破麻衣,露出里面补丁摞补丁的短衣。
刘复眯眼数着草人身上的白灰印,约莫六成命中要害,进步很大。
第二项换装环首刀劈木桩。
刀是郡府拨的残次品,刃口崩得像狗啃似的。
有个做过屠夫的汉子手法刁钻,专挑木纹裂隙下刀,竟劈断了两根枣木桩。
刘复在考核簿记下可充斥候,这人身手够阴,适合摸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