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消息传到雍闿耳中,却让他勃然大怒。
“高定老儿,竟敢背盟!”
他立即派人联络牂牁太守朱褒,
“如今唯有联合起兵,方有生机。”
朱褒却犹豫不决。
他刚收到曹操密信:若愿归附,可继续留任牂牁太守。
九月,雍闿终于按捺不住,联合部分蛮族部落起兵反魏。
但他没想到,高定早已将他的计划密报曹操。
魏军早有准备,张合亲率精兵南下,在朱提大破雍闿军。
雍闿仓皇逃入深山,不久被部下所杀,首级献予魏军。
南中之乱,不到一月即告平定。
都江堰工程全面竣工。放水之日,沿岸百姓欢声雷动。
曹操与张合站在城楼上,远眺丰收在望的成都平原。
“如今益州大定,粮草充足,”
张合道,
“可为主公下一步征战提供支撑了。”
曹操点头:
“荆州刘表,已是风中残烛。待我整军完毕,即可挥师东进。”
他转身对诸葛瑾说:
“此次你治水有功,我当奏明王上,予以重赏。”
诸葛瑾却道:
“下官别无他求,只愿继续治理蜀中水利。
都江堰虽竣,然各支渠系尚未完全疏通……”
曹操大笑:
“好!就让你继续担任堰官。不过……”
他意味深长地说,
“他日征战江东,还需你这样精通算学的人才参赞军机。”
此时,一骑快马自北而来,带来刘复的诏令:命曹操、张合整备军马,准备东征荆州。
初平十年,199年,初冬。
陈留王城的瑞雪初降,将巍峨的宫殿装点得银装素裹。
此时的魏王刘复,已平定北方,收复益州沃土,天下版图仅剩荆州刘表与江东尚未归附。
捷报传至各地,州郡官员与世家大族为表忠心,竟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献美风潮——从燕赵的温婉女子到蜀地的灵动佳人,源源不断被送入王城。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江东四族献上的大乔、小乔,以及中山甄氏送来的甄宓。
由于刘复的原因,江东并未被周瑜孙策一统,四族和仍然能在表面上和孙策分庭抗礼,并派遣不少子弟到了刘复地盘,这些子弟发现有魏王麾下有送美倾向后,立马去信家族,要家里挑选佳丽送来。
而由于各种巧合,大小乔被四族送来了。
当然同时送来的还有四族嫡女。
这日清晨,负责宫闱事务的少府,正捧着一份名册在勤政殿外等候。
殿内,刘复刚与戏志才、郭嘉商议完南征荆州的粮草调度,听闻求见,便召他入内。
“主公,各州郡献上的女子已安置在驿馆,其中江东四家所献大乔、小乔,及中山甄氏之女甄宓,皆有倾城之貌,臣特来禀报。”
少府躬身递上名册,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
刘复接过名册,目光扫过“大乔,年十八;小乔,年十六;甄宓,年十七”的字样,眉头微挑。
他放下名册,对少府道:“各州郡此举,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如今南征在即,他们献美,无非是想攀附权贵,或是试探孤的心思。”
郭嘉在一旁笑道:
“王上明鉴。不过这些女子中,甄宓乃中山甄氏嫡女,甄氏在冀州颇有声望;
大小乔是庐江乔公之女,且二人乃江东四族所献,若能妥善安置,或可借其之力,为南征铺路。”
刘复沉吟片刻,道:“
传朕旨意,将甄宓、大乔、小乔接入宫中偏殿居住,其余女子由少府登记造册,或遣返原籍,或许配给军中有功将士——切勿让献美之风扰乱朝纲。”
少府躬身领命:
“臣遵旨。”
消息传到驿馆,甄宓正临窗看书。
她身着素色锦裙,长发松挽,虽未施粉黛,却难掩清丽容颜。
听闻要入宫,她放下书卷,眼中没有丝毫慌乱,只对侍女道:
“取我那套青布衣裙来,入宫见魏王,无需过分装扮。”
侍女不解:
“小姐,入宫面圣,当穿得华丽些才是,怎能穿青布衣裙?”
甄宓摇头:
“魏王乃天下英主,看重的应是品行而非容貌。
若我靠装扮取悦,反倒落了下乘。”
另一边,大乔、小乔正坐在一起低声交谈。
大乔年长两岁,性子温婉,眉宇间带着几分忧虑:
“妹妹,咱们本是寻常女子,如今被送入宫中,不知未来会是何种光景。”
小乔性子活泼,却也难掩紧张:
“姐姐放心,魏王平定四方,是有道明君,定不会亏待咱们。
再说,咱们若能帮家族做点事,也不算白来这一趟。”
午后,三辆马车从驿馆驶出,缓缓驶向王宫。
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都想一睹三位美人的风采。
马车路过集市时,甄宓撩开车帘一角,看到商贩们忙碌的身影、孩童们嬉戏的笑脸,心中暗道:
“魏王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确是难得的英主。
若能在宫中安稳度日,不参与纷争,便已足够。”
王宫偏殿的庭院中,腊梅盛开,暗香浮动。
刘复在郭嘉的陪同下,来到此处见三位女子。
甄宓率先上前,躬身行礼:
“中山甄氏女甄宓,拜见魏王。”
她声音清脆,举止从容,丝毫不见怯意。
刘复点头:
“免礼。听闻你自幼饱读诗书,可读过《新学算经》?”
甄宓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答道:
“略读过一些,曾解过‘鸡兔同笼’之题,只是不知算理是否正确。”
刘复闻言一笑,对郭嘉道:
“没想到甄娘子也懂新学,倒是难得。”
他又看向大乔、小乔,
“二位娘子来自庐江,可知江东近来的动向?”
大乔轻声道:
“家父曾提及,江东孙策近来在鄱阳湖操练水师,似有防备之意。”
小乔补充道:
“还听闻荆州刘表的两个儿子,为争夺继承权,已暗中结党。”
刘复静静听着,不时点头。
听闻她们对新学、对时局有一定了解,反倒多了几分兴趣。
“甄姑娘既懂新学,闲暇可前往东宫学堂,协助博士整理算学典籍;
大乔姑娘心思细腻,闲暇可在尚宫局帮忙记录宫闱事务;
小乔姑娘熟悉江东情况,闲暇时可与玄耳阁的官吏交流,提供江东风土人情的信息。”
刘复的安排,让三人都愣住了——她们本以为会被纳入后宫当成笼中鸟一样,却没想到能有机会做些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