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大营。蔡瑁的心腹幕僚再次秘密来访,带来了比以往更加诱人的条件。
“黄太守,蔡都督让在下再次表明心迹:此次行动,并非为私利,实为拯救荆州于水火!
刘州牧已不省人事,荆州岂能托付于懦弱之子或文聘这种跋扈之将?
唯有如太守这般手握重兵、战功赫赫的宿将,方能力挽狂澜!”
“都督承诺,事成之后,愿与太守共掌荆州兵马大权!荆州刺史之位,亦可共推之!
若太守志在江夏,则可将江夏、南郡乃至南阳部分划为太守封地,自治一方,仅需名义上尊奉新主即可!
金银财帛,更是十倍于今日之数!”
黄祖听着这些令人心跳加速的许诺,呼吸不禁粗重了几分。
共掌荆州?
自治封地?
这远比他原先期待的要多得多。
但他毕竟是沙场老将,残存的理智让他没有立刻答应。
“文仲业并非易与之辈,其麾下襄阳兵亦颇精锐。尔等真有十足把握?”
黄祖沉吟道。
“只要太守您保持中立,不助文聘,则蔡都督控制城门,联合豪强私兵,加之袁公路麾下千余人马,里应外合,足以快速控制州牧府,擒杀文聘!
届时大局已定,太守您再以稳定局势之名出面,则事半功倍,无人敢不服!
若……若太守愿襄助一二,则更可速定乾坤!”
黄祖目光闪烁,心中急速盘算:
若蔡瑁成功,自己可获巨利;
若蔡瑁失败,自己按兵不动,仍可辩解为不明情况,谨慎行事,刘表或文聘也未必能立刻追究。
无论如何,自己似乎都稳赚不赔。
“……好吧,”
黄祖终于开口,却留有余地,
“届时,某会视情况而定。若尔等果真能迅速控制局面,某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这模糊的承诺,既给了蔡瑁希望,也为自己留下了充足的转圜空间。
使者满意而归。
黄祖则打定了坐山观虎斗、伺机收取最大渔利的主意。
袁术也开始了他的行动。
他打着“探访故旧”的幌子,在蔡瑁提供的名单和资金的帮助下,秘密会见了一些刘表麾下的文官。
这些人多为荆州本土或外来依附的士人,并非蔡、蒯核心,也非韩嵩等气节之士,处于摇摆状态。
袁术虽然落魄,但摆起四世三公的架子,谈论起天下大势,尤其是夸大魏国的恐怖和刘表的无力回天来,倒也还有几分唬人的效果。
“诸位皆乃俊杰,岂不知良禽择木而栖?刘景升旦夕将死,其子皆不成器。
文聘一武夫,岂能守住荆州?届时魏军铁蹄踏来,玉石俱焚啊!”
“蔡德珪、蒯异度乃识时务之俊杰,已与城外张合将军暗通款曲,更有黄太守鼎力支持(他故意夸大)。
大事必成!此时若助其一臂之力,他日便是新朝元勋!若执迷不悟……唉,恐祸及家门啊!”
袁术直到此时还以为是蔡瑁蒯越联合黄祖夺权而已,根本没想到蔡瑁蒯越是真的直接投靠魏王!
他口里说的蔡瑁蒯越与张合暗通款曲只是他唬人的把戏,谋士说客的基本能力而已!
但他怎么也想不到他无意中竟然说出了真相。
不过如此一来效果倒是不错。
软硬兼施糊弄之下,加之袁术许下的空头官爵和蔡瑁提供的真金白银,
确实有一部分文官心思活动,或明或暗地表示愿意在“变天”之时保持沉默,甚至提供一些无关紧要的情报。
襄阳这潭水,被袁术这根搅屎棍搅得更加浑浊。
虽然未能拉拢到核心人物,但在中层文官中制造了更多的犹豫和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孤立了州牧府和忠诚派。
玄耳阁的“夜枭”成功地将蔡瑁的密信送到了宛城张合手中。
信中详细说明了行动计划,约定在三日后子时,以襄阳东门、南门同时燃起三堆巨大篝火为号,请张合速派精锐骑兵入城,里应外合,
“平定叛乱,共襄大业”。
张合看完密信,冷笑一声:
“果然忍不住了。也好,省了我攻城之力。”
他立刻下令于禁,精选三千铁骑,人衔枚,马裹蹄,提前运动至襄阳东北方向隐蔽处待命,一旦见到信号,立刻突袭东门!
他自己则亲率大军随后接应。
一切准备就绪。
阴谋的已经展开,只待时辰到来。
第三日,襄阳城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流言更加猖獗,有说刘表已死的,有说魏军即将总攻的,有说城内即将发生大火并的。
士兵们窃窃私语,百姓们门窗紧闭,豪强们暗中调动私兵部曲。
文聘感受到了极不寻常的气息。
他加派了州牧府的守卫,亲自巡查各门,并试图求见刘表,却只得到主公依旧昏迷的消息。
他想调动军队加强戒备,却担心会刺激到敏感的黄祖军,引发不可预测的冲突。
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和焦虑之中。
蔡瑁、蒯越、袁术则在最后检查着各自的准备。
控制城门的军官已被买通,豪强私兵已集结待命,袁术的那千余人也磨刀霍霍。
黄祖则下令全军戒备,但却没有明确的指令,只是要求各部守住营盘,没有他的命令,不得妄动。
他准备好看一场鹬蚌相争的好戏。
子时将至!
襄阳东门和南门附近,突然爆发出喊杀声!
蔡瑁的心腹将领率领叛军突然发难,与已被收买的守门军官里应外合,向尚未反应过来的忠诚守军发起了猛烈攻击!
“杀!迎魏王天兵入城!”
“蔡都督有令,诛杀文聘,保全荆州!”
叛军高声呼喊着口号,疯狂地砍杀着抵抗的士兵,试图尽快完全控制城门。
几乎同时,州牧府外也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
蒯越指挥着各家豪强聚集起来的私兵部曲,以及袁术、纪灵率领的那千余乌合之众,向州牧府发起了猛攻!
“保护主公!”
文聘的怒吼声穿透夜空。
他早已有所防备,率领着最忠诚的亲卫部队,依托州牧府的高墙坚门,拼死抵抗。
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刀剑碰撞之声、惨叫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瞬间将宁静的夜晚撕得粉碎。
城内多处地方都爆发了战斗,叛军与忠诚的军队、衙役、甚至自发组织起来的百姓发生了激烈的巷战。
火光四起,映照着一张张疯狂或惊恐的脸庞。
襄阳,这座千年古城,陷入了自相残杀的血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