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益州,成都呈报,峨眉山金顶神光普照三日不息,光中似有金甲神人持“宋”字大旗巡天。(其实为云雾光线巧合加上人为需要渲染)
河北幽燕,蓟城守将称,北疆天空出现五彩云霞,形如华盖,笼罩边关,胡人皆惊,谓中原有新圣主出。(常见天文现象附会)
并州边塞,上报发现白色狼王,率群狼向南方长嚎三日,而后遁去,边民皆言狼主亦知天命归宋。(不过就是一只白化狼被夸大其词)
交州岭南,士燮为表忠心,更是绞尽脑汁,奏称合浦郡有珊瑚一夜之间疯狂生长,形如巨树,枝杈盘绕成“复”字模样。(其实人工干预嫁接引导生长)
各种祥瑞千奇百怪,层出不穷,通过官方驿道和玄音台的宣传网络,迅速传遍天下,营造出一种“天命所归,人心所向”的浓厚氛围,将刘复称帝的合法性烘托到了极致。
刘复对此心知肚明,前脚祥瑞献上,后脚祥瑞详情就被个各个情报部门送到案头。
但他虽然知道详情,心里却也乐见其成,这正是巩固新朝统治的必要手段。
就在外界祥瑞纷呈、热议新朝国号之时,陈留城那处特殊的“工地”——用于劳动改造失败诸侯的战俘营,也感受到了外界的风云变幻。
这里的“劳改犯”身份特殊:刘备、关羽、张飞、公孙瓒、公孙瓒之子公孙续、公孙度、公孙度之子公孙康、吕布、袁绍、袁术……。
他们虽然失去了自由和往日的权势,但毕竟曾是一方诸侯,消息并未完全闭塞。
看守的士兵偶尔的议论、运送物资车辆带来的小道消息,都让他们对外界发生的大事有所耳闻。
当刘复平定江东、收服交州、天下一统的消息传来时,工地上一片死寂。
等天下群臣劝进的消息传来,哪怕早有预料,依然让众人呆滞。
袁术癔症似乎更重了,时而喃喃自语
“朕才是皇帝……朕才是……”,
时而对着空气跪拜。
袁绍则仿佛一夜之间又苍老了十岁,背脊彻底佝偻下去,望着北方邺城的方向,老泪纵横,口中反复念叨着:
“……竟至于此……”
吕布桀骜之色稍减,更多的是茫然和不甘,只是埋头狠狠敲打着石块,仿佛要将所有愤懑都发泄出去。
公孙瓒和公孙度这两位边地枭雄,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彻底的绝望和一丝悔意。
刘备面色灰败,低头不语,偶尔抬头望天,眼神复杂难明。
关羽紧闭双目,面如重枣,看不出表情。
张飞则怒目圆睁,虬髯戟张,低声咆哮:
“呸!小人得志!若非……若非……”
当劝进称帝的风声和各地祥瑞的奇闻陆续传来时,这种压抑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公孙瓒之子公孙续年轻气盛,忍不住嘀咕几句,却被其父用严厉的眼神制止。
“噤声!败军之将,阶下之囚,还想惹祸上身吗?”
公孙瓒低喝道,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警示。
他们所有人都明白,刘复一旦正式称帝,就意味着他们的时代彻底结束,再无任何翻盘的希望。
他们曾经的野心、争斗、辉煌与失败,都将被永久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新朝辉煌开启的反衬背景。
无尽的悔恨、嫉妒、绝望和一丝丝难以言喻的敬畏,交织在这些昔日枭雄的心头。
经过充分的舆论准备和“三让”程序,登基大典的日程终于确定。
不过要先确定国号和都城。
这一日,大殿内,文武百官皆按品秩肃立。
今日,便是要议定新朝国号与都城。
戏志才出列奏道:
“陛下承天受命,再造华夏,当立新朝,更易正朔。
臣等愚见,陛下起于陈留,而‘陈’乃舜之后裔封地,亦有‘旧布新陈’之意,或可为号?”
程昱则道:
“陛下祖籍宛城,‘宛’亦是一选。”
又有大臣提出“魏”、“秦”、“唐”、“夏”等备选。
刘复高坐龙椅,静听群臣议论,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前世作为历史爱好者时的无尽感慨。
他想起了那两个让他意难平的王朝:
一个是刘裕建立的南朝宋,北伐中原,气吞万里如虎,几乎就要终结令人痛心疾首的五胡乱华时代,却最终功败垂成,留下无限遗憾;
另一个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在整个地球的封建时代,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却偏偏自赵老二篡权之后,在军事上积弱不堪,最终p未能收复燕云,乃至靖康之耻,崖山之殇,让整个民族蒙尘。
“宋”这个国号,在他的前世记忆里,似乎总带着一种悲情的魔咒,与“强盛”和“大一统”绝缘。
然而,正是这种遗憾和不服,激起了他骨子里的逆反与雄心。
他是穿越者,知晓历史脉络,拥有超越时代的见识和手段。
他偏要打破这个“魔咒”!
就在群臣议论渐息之时,刘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诸卿所议,皆有道理。
然,朕思虑良久,意已决。”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聚焦于皇帝身上。
“朕之功业,虽迈古烁今,然亦当知鉴往开来。
上古有商宋,乃殷商遗脉,承续文明;
后世亦有英杰以宋为号,虽未尽全功,其志可嘉。”
刘复的目光扫过全场,继续道,
“‘宋’字,从宀(mian)从木,安居于木,有休养生息、文明繁盛之意。
朕既一统天下,当使万民安居乐业,文教昌明,开创远超秦汉之盛世!”
他语气陡然提升,带着一股斩钉截铁的决绝:
“前(后)人之遗憾,朕来弥补!
前人之未竟之业,朕来完成!
朕便要这‘大宋’,成为前所未有之强盛帝国,四海宾服,万世景仰!
故,新朝国号,
定为——宋!”
“大宋!万岁!”
群臣虽略有诧异,但立刻反应过来,齐声高呼,声震殿宇。
定下国号后,刘复再次抛出一个重大决定:
“另,陈留虽为朕兴起之地,然‘陈’字亦有旧意。
新朝新气象,朕欲革新到底。
昔汴水之畔,开封纳祥。
朕意,改陈留为开封,取其‘开疆拓土,封禅天下’之意!
即日起,立开封为大宋国都!”
改陈留为开封,立为帝都!
这意味着这座位于中原腹地、水陆要冲的城市,将从此开启它作为帝国心脏的辉煌历程。
“陛下圣明!开封!开封!万岁!”
欢呼声再次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