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将台上,文武众臣看得心潮澎湃,就连一向沉稳的程昱,也不禁捻须点头,眼中精光闪烁。
有此强军,北伐胜算,又添三成!
刘复负手而立,面无表情,但微微扬起的下巴,显露出他内心的激荡。
这支军队,才是他扫平寰宇、定鼎北方,乃至开创盛世的真正底气!
校场演练毕,刘复并未摆驾回宫,而是径直前往位于开封城西的军器监。
与校场的热火朝天不同,军器监内是一片秩序井然的繁忙景象。
高大的工棚连绵不绝,叮叮当当的金铁交击声、拉风箱的呼呼声、锯木头的嘶嘶声汇聚成一股独特的工业交响曲。
空气中弥漫着炭火、铁腥、桐油和皮革的味道。
刘复的到来没有惊动太多人,只在监丞的引导下,安静地视察。
首先进入的是弓弩作。
数以千计的工匠正在埋头工作。
刨制弩臂的,打磨弩机的,绞合弓弦的,校验准头的,一切井井有条。
角落里,堆放着成捆制好的“骑手弩”,闪烁着冷硬的幽光。
“陛下,”
监丞低声禀报,
“按您的旨意和兵部要求,首批五千张骑手弩已于三日前全部交付翎麾营。
目前工匠们正日夜两班倒,全力赶制后续订单,保证各军骑兵都能优先配发。”
刘复拿起一张成品弩,掂量了一下,又试了试上弦的力度,点了点头:
“质量关乎将士性命,不可有丝毫懈怠。赏赐和伙食都要跟上,让工匠们用心。”
“臣遵旨!”
穿过弓弩作,便是箭簇坊。这里的景象更为壮观。
炉火熊熊,铁水奔流。
大量的铁质箭簇被浇铸出来,经过冷却、打磨、开刃,然后与箭杆、尾羽组装成一支支完整的箭矢。
工匠们动作娴熟,效率极高。
制成的箭矢被以千为单位,捆扎得整整齐齐,堆砌得像一座座小山,等待着被运往前线。
“日产箭矢多少?”
刘复问。
“回陛下,目前日均可达三万支。
若战时需要,还可增至五万支!”
监丞语气中带着自豪。
甲胄坊内,皮匠们正在处理厚厚的牛皮,将其制成轻便耐用的皮甲;
铁匠则在敲打铁片,制作更为精良的铁甲叶和环锁铠。
尤其是为骑兵特制的轻型札甲,兼顾了防护与机动性。
最后是马蹄铁工坊。
这里相对简单,但同样重要。
铁匠们将烧红的铁条锻打成标准的U形,冷却后便是一副副马蹄铁。
旁边有专门的工匠负责为战马钉掌,确保每一匹出征的战马都得到最好的保护,减少长途跋涉的蹄部磨损。
刘复默默地走着,看着。这些忙碌的工匠,这些堆积如山的军械,这些流淌的汗水与火焰,正是那支无敌铁骑背后的坚实支撑,是帝国战争潜力的直观体现。
离开军器监时,已是夕阳西下。
刘复回头望了一眼那一片在暮色中依然灯火通明、喧嚣不止的建筑群,对紧随其后的李勇、曹操等人说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古人诚不我欺。”
“有此利刃在手,漠北草原虽阔,朕又何惧之有?”
“传令下去,犒赏军器监上下人等。
十日后,大军誓师出征!”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带着无比的自信与决心,融入了京畿之地渐起的暮色之中。
帝国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其展现出的力量足以令山河变色。
在京畿大营厉兵秣马、军器监日夜赶工的同时,另一条更为庞大、更为复杂的生命线——后勤补给线,也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疯狂运转起来。
本来就疯狂的运输线,如今随着皇帝的话语呈现出更疯狂的姿态。
贯通南北的河运网络,成为了这场物资大调动的主动脉。
往日里穿梭于河面、满载商货的舟船,此刻大多被官府征用。
一眼望不到头的漕船,吃水极深,船舱里堆满了用麻袋紧紧包裹的粟米、麦豆,如同移动的粮山,在纤夫们整齐的号子声和船公们的吆喝声中,缓缓向北逆行。
水运衙门下达了最严苛的命令:
一切为军粮让道。
沿途闸口优先放行军船,任何延误皆以军法论处。
运河之上,只见粮船首尾相接,帆樯如林,浩浩荡荡,不见首尾。
船队两旁,还有小型快船作为护卫和联络之用,船上兵士持戈肃立,警惕地注视着两岸。
不仅仅是粮食。
紧随粮船之后的,是运送草料的船只。
干燥的粟草、豆秸被捆扎成巨大的方垛,堆满了甲板,远远看去,宛如一座座移动的草黄色岛屿。
战马所需的精料豆粕,则与军粮一同装运。
更后方,则是运输军械物资的船队。
装载箭矢的船只最为醒目,那些长条形的木箱被摞得极高,用油布覆盖,以防风雨。
装载铠甲、刀枪、弩机的船只则吃水稍浅,但守卫更为森严。
河岸上,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
被征发的民夫们组成长长的队伍,如同蚂蚁搬家般,将那些从南方漕运而来、需要在特定码头转运的物资,卸船装车,通过陆路运往运河无法直达的边境军镇。
除了粮食和军械,车队中还夹杂着运送药材、布匹、盐、甚至腌制食品的车辆。
同时,从邺城等地的大型粮仓和临时物资囤积点出发,同样数以万计的大车、独轮车、甚至驮马和驴子,组成了一支支庞大的陆路运输队,继续向着幽州的蓟城、并州的晋阳等前进基地汇集转运。
一场大战,所需的物资种类远超想象。
整个帝国的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着北方边境疯狂汇聚。
这条蜿蜒北上的运输长龙,就是支撑数十万北伐大军深入草原的生命线。
就在这明面上的物资洪流汹涌北调之时,另一股无形的暗流,也在悄无声息地向着草原深处渗透。
玄耳阁,这个直属于皇帝刘复的情报机构,其首领早已接到了最优先的命令。
无数精干的情人员,化装成商人、牧民、甚至是逃难的流民,携带着金银、茶叶、丝绸等硬通货,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渠道,越过长城,潜入鲜卑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