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队继续在平坦的水泥路上行进,蹄声嗒嗒,驼铃悠扬。
路两旁,时而可见正在施工的劳役队伍,其中不乏高鼻深目的胡人面孔,在监工的指挥下,默默地将搅拌好的灰色泥浆倾倒在路基上。
这些都是征服战争中俘获的异族,有原先匈奴残余,有鲜卑战俘,还有西域都护府建立时,不自量力妄图抵抗的胡人,如今他们都成了帝国基建的苦力。
看着他们,刘备等人心中更是感慨,这煌煌大宋的基石,竟是由敌人的血汗与白骨浇筑。
十数天后,敦煌城那熟悉的土黄色城墙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越靠近敦煌,官道上的车马行人就越发密集,语言、服饰也愈发多样。
汉人商贾、西域胡商、羌人牧民、甚至偶尔还能看到皮肤更黑、卷发浓密的印度客商,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繁华画卷。
而最引人注目的,依旧是那些轻装简行的队伍。
他们往往只带着必要的饮水干粮和少量货物,神态轻松,与那些拖着沉重箱笼、愁眉苦脸的商队形成了鲜明对比。
张飞如今已是见怪不怪,但每次看到,还是会啧啧称奇一番。
“还是这样爽利!你看那伙人,怕是比咱们晚出发十天,这都快跟咱们同时到了!”
张飞指着不远处一队刚刚超过他们的胡商,那队胡人骑着矫健的骆驼,货物寥寥,谈笑风生。
这是一队从西域贩卖货物到中原的商队,本来道路难行也没银行的时候,不得不带一些货物冲抵路上消耗,
但他们本身在西域是没有固定销售渠道的,因此从中原进货回来销售也有些麻烦,属于得不偿失,勉强赚口饭钱。
特别是西域都护府建立后,中原商人,胡商将大量物品带到西域,现在和凉州接壤的地区,中原物品价格已经不比凉州高多少了。
想赚钱还得往更西走。
现在大宋交通便利,特别是银钱携带方便,只做从西域进货到中原转卖的生意就很好。
处理完毕直接到敦煌取钱,也非常方便。
有不少宋人也是同样这样做派,方便了很多。
“大势所趋啊。”
刘备轻轻说了一句,不再多言,心中那份整合商队、提高效率的念头愈发炽烈。
进入敦煌城,喧嚣热浪扑面而来。
熟悉的香料、皮革、牲畜混杂的气味,各种语言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驼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城中明显多了一些新建的、规整的官署建筑,其中最为显眼的,便是坐落于城西市集核心区域的“大宋银币兑换商行敦煌分号”。
分号门前,比之开封总号开业时亦不遑多让,人声鼎沸,队伍排成了长龙。
中原人、胡人混杂在一起,个个翘首以盼。
手持制式横刀、身着黑色劲装的大宋兵卒在周围巡逻,维持秩序,眼神锐利。
“快!快去排队!”
刘备立刻吩咐下去,让关羽带着几个精干伙计,携带着那张珍贵的总号凭证,前去办理支取银币的手续。
他们需要在这里将部分凭证兑换成银币,用于在敦煌采购西行所需的特定物资(如用于交换的琉璃珠、特定药材等)以及支付部分费用。
刘备则带着张飞、刘璋、张朱等人,先行安排大队人马入驻他们常驻的“丝路客栈”,并开始分头采购。
刘备与张飞负责采购一批于阗急需的铁器和中原调料。两人走在摩肩接踵的市集上,耳边充斥着各种口音的汉语和听不懂的胡语。
在一家较大的铁器铺前,他们恰好遇到了几个不同国度的胡商正在用结结巴巴的中原话语交谈。
这些胡商高鼻深目,虬髯卷发,穿着色彩艳丽的锦袍,腰间挂着精巧的弯刀,一看便知是行商老手。
他们似乎刚完成了一笔交易,正在感叹着什么。
“……难以置信,真是难以置信!”
一个年长的波斯胡商,抚摸着胸前卷曲的花白胡须,对同伴说道,
“阿胡拉·马兹达在上!我赛拉图行走丝路三十年,从未见过如此便利之事!
在开封存入,在此地支取!那些沉重的银迪尔汗和铜钱,再也不用拖着穿越整个戈壁了!”
他的同伴,一个稍微年轻些的波斯人,眼中闪烁着精明与兴奋的光芒:
“是啊,赛拉图老爷!而且您看这银币,”
他从怀中掏出一枚刚刚从银行兑换出来的“大宋通宝”银币,在阳光下仔细端详,
“成色如此统一,铸造如此精美,上面的文字和图案清晰无比!
比我们波斯各地总督铸造的第纳尔、迪尔汗要规范得多!
还有萨珊王朝的那些金币银币,成色也时有参差。这大宋……了不得!”
赛拉图重重地点了点头,压低了声音,但以他惯常的大嗓门,依旧让不远处的刘备和张飞听得清清楚楚:
“更重要的是,安全!你们想想,我们波斯,还有更西边的罗马,现在打成什么样子了?
军阀混战,今天这个总督自立,明天那个将军反叛!
商路断绝,城市被焚掠!我们积攒的财富,说不定哪一天就被乱兵抢掠一空!”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心有余悸和后怕的表情,继续道:
“再看看这大宋!从东到西,万里疆域,一条水泥路,一个银行,政令畅通,秩序井然!
商旅安全有保障,货物其流,财富可以安心积累、转移!
我听说,就连西边贵霜帝国内部,现在也是暗流涌动,几个王族争权夺利,不如大宋稳定。”
其他几个胡商纷纷点头称是。
年轻胡商也深以为然:
“您说得对,赛拉图老爷。
我这次回去,就打算把至少三分之一的家产,换成这大宋的银币,存入他们在敦煌或者更东边的银行!
不,最好直接存入开封!那里是大宋国都,定然最安全!”
“正是此理!”
赛拉图眼中闪过决断,
“不仅是财产,我还在考虑,是否将家眷也接到大宋境内安置。
凉州、雍州,如今在大宋治下,听说也是安居乐业,远比我们故土安稳。
在这乱世,有什么比一个强大、稳定、讲规矩的帝国更能庇护身家性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