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一家三口离开后,陈长河和沈麦麦动手收拾起房子。
叫来收破烂的,把他们留下来的各种锅碗瓢盆都卖掉。
桌子凳子都有些旧了。
要么是当初他们买店的时候继承自上任店主的,要么是他们图便宜买的二手桌子。
反正留着没什么用,也都处理掉。
整个下午,他们都在收拾这个店,到晚上才返回美食街帮了会儿忙。
第二天。
陈长河满城溜达,去帮村里人找工作。
沈麦麦则在美食街和长宁街两头跑。
美食街忙碌的时候,她就去忙一会儿。
不忙的时候就去长宁街继续收拾,贴贴墙纸、买买厨具什么的。
由于这个店铺面积比较大,空间宽敞,她还买了两套新桌凳,摆放在店里,方便顾客歇脚。
陈长河逛了两天,跑了十几个地方,找了五六个看起来比较靠谱的企业。
都是那种大型正规企业,不是什么小店小作坊。
周三晚上。
他给村长陈守财打了个电话。
向其简单介绍了一下这几个企业的情况,以及每个企业都有哪些适合村里人的工作,薪资待遇情况如何。
“好好好!”
陈守财听罢,大声道:“辛苦你了,长河!
这些工作听起来就挺好的,而且工资比咱老家高多了,我都想去打工了!
这样,我明天问问,到底都有谁要去云海市打工,让他们收拾一下,后天就坐火车去云海市,你看行不行?”
“可以,我后天下午去云海市火车站接他们。”
“好!不耽误你上课吧?”
“没事,不耽误。”
周四,陈长河待在美食街的店里,写了一整天论文。
论文详细讲述了国企改革发展变化的过程,剖析了每个阶段的利弊得失。
最后通过这些利弊得失自然而然地引出“要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同时放活国有小企业、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的观点。
然后,对“抓大放小”的观点进行概括性阐述。
另外。
在文章最后,他又加了一些对柴斌和包家兴等人都没有说过的内容。
即对于一些“抓大放小”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情况进行预判,并简明扼要地指出解决方法。
对于 “抓大”:
国有企业的改组与联合,必须以经济规律为遵循,始终立足实际情况。
各级政府的首要职责,是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框架下,结合本地具体实际,为国企的改组联合提供引导,同时着力打造优良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真正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助力。
要充分保障企业的自主选择权,杜绝一切形式的强迫指令和越俎代庖行为。
尤其要防范和纠正两类问题:一是凭借行政手段生硬拼凑大型集团,二是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实际效益,这些做法均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对于 “放小”:
在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的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坚决摒弃 “一刀切” 的简单化模式。
开展股份合作制改制的企业,既要防止和纠正强制职工入股等错误做法,也要避免出现股权过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情况。
在企业产权发生变动时,债务责任的落实必须严格到位,绝对不允许任何企业借改制之机,以任何方式逃废银行债务。
等等。
一共就是这些内容。
下一步,他准备以前面的概括性阐述为框架,对“抓大放小”展开,进行全面解析。
并对可能出现的负面情况和解决办法,也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如此,还可以再写两篇论文。
当然,如果他这篇论文发表后,能够引起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深思。
以那些经济学大佬的才华智慧,说不定可以帮他把后续两篇论文写了,那他就省事了。
周五早上。
他将这篇简单粗暴命名为《国企改革应当“抓大放小”》的论文交给了包家兴。
包家兴看看那些比陈长河先前讲述更加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前文,再看看末尾对于负面情况的预判和解决办法,大喜不已,当即拽着他去了系主任罗志旺那里。
罗志旺看过论文,激动地在办公室转圈。
将陈长河大加表扬了一番后,他先把论文复印了一份,说是要反复品读参悟。
然后用特快信件的方式将陈长河的稿件寄去了《经济研究》。
“论文写完了,你那假条是不是可以交还给我了?”
从罗志旺的办公室里出来,包家兴问陈长河。
“怎么可能?”
陈长河笑道:“包老师,有道是,开出去的请假条,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啊!”
“行吧。”
包家兴笑道:“如果你能保证自己的各科成绩不下滑,又能时不时写出来一篇如此高水平的论文,我给你批一两个月的假期又何妨?
你下周不来上课的话,就再花些时间琢磨琢磨这篇论文的后续内容,争取把下一篇论文早点写出来。”
“明白,我现在就回去研究。”
陈长河答应得爽快,转头回到店里,就把稿纸拿出来,唰唰唰写起了《双城》。
下午写到三点多。
陈长河和沈麦麦一起来到火车站,举着一块写有“陈庄村”的纸牌子,在出站口接人。
正常情况下,这趟火车是五点左右到云海市。
但今天晚点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接到人的时候,天都快黑了。
一共六个人,四男两女,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陈守财的儿子陈强,以及那天吃饭时某位长辈提到的陈秀秀,都在其中。
这六个人里,陈强最为显眼。
因为他不但长得高,而且极其壮实。
陈长河已经算是同龄人里体格比较好的了,张雷比他强一些,而陈强又比张雷强了一截。
那古铜色的肌肤、冬装难掩的肌肉,都是在地里、厂里干力气活锻炼出来的,比张雷那种自己体育锻炼出来的肌肉结实许多。
一群连县城都没去过几次的年轻人,来到大城市,一下子就被大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震住了。
像陈长江一样,从火车站到江北大学的一路上,惊叹不止。
陈长河在江北大学旁边的一个旅店里给他们订了房间,安排他们入住。
尽管只是普通的旅店,几个年轻人还是一个劲地感慨“真高级”、“比我家好多了”。
把行李放下后,陈长河提醒他们把钱、证件都带在身上,再出门。
这年头的酒店安全性一般,长时间出门的时候,物品放在房间里,指不定回来就没影了。
丢个衣服被褥倒无所谓,丢点钱其实也无妨,丢了证件就麻烦了。
放下行李后。
陈长河和沈麦麦先带他们去美食街参观了一下他们的两个店面,请他们吃串串,顺便叮嘱他们以后遇到了什么事情就来这里找他们。
然后,叫上陈长江一起,去吃了顿海鲜大餐。
次日。
陈长河自己带着他们去找工作。
他的打算是,先带他们几个人把那五六个企业全都看一遍,再让他们考虑考虑、商量商量,最后决定各自要去哪个企业。
结果早就梦想着出来打工的陈强,在去了第一个企业后,就按捺不住了,当场选择了报名入职。
“不看看后面的企业了?”
陈长河问他:“要不要再挑挑选选?”
“不看了!”
陈强斩钉截铁:“这个就挺好的!”
“好吧。”
陈长河没有再劝。
反正这企业挺正规,在这里上班也不错。
其他五个人,表示都还想再看看。
陈长河便带着他们逛了一圈,让他们考虑商议。
三个男生商议一番,一起去了一个企业。
两个女孩有些纠结,在两个企业之间选来选去,不知道选哪个好。
陈长河表示不着急,慢慢想,带着她们在云海市逛了逛、玩了玩。
第二天。
他又带她们去那两个纠结的企业看了看,两个女孩商量一番,最后选择了其中一个企业。
帮她们办理完入职手续后,陈长河打了辆出租车,打道回府。
虽然花费了三四天时间,来回奔波了好多地方,光是路费都花了不少钱。
但这件事情顺利完成,那就值得。
一个村里的人,平时关系也都不错,互帮互助本就是理所应当之事。
这六个孩子的家长对他寄予厚望、充满信任,自己也把事办成了,往后不但他们家里的收入和生活可以得到改善,自己家人在村里也更有面子。
“嗯?”
坐在出租车上,看着车窗外街景的陈长河,目光突然一凝。
就在那人来人往的街边,有一道身影非常显眼。
高高的个子、魁梧的身材、古铜色肌肤,还有那手里拎着的硫酸铵编织袋……这造型怎么看怎么眼熟。
陈强!
他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待在厂里吗?
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手里怎么还拎着行李?
“师傅,停车,我就在这里下!”
陈长河连忙招呼师傅停车,付了车费后,匆匆跑了过去:“强子!”
“啊?”
陈强听到他的声音,转头看来,黝黑的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长河哥……”
“强子,你怎么会在这里?”陈长河问。
“我……”
陈强支支吾吾道:“长河哥,我被开除了……”
“嗯?”
陈长河一愣:“昨天刚入职,今天就被开除……你在厂里干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