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众人在道院中央重新布好聚阳阵,穆尔察服下第一枚丹药,走进阵中打坐。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温暖的阳气瞬间扩散至全身,驱散着体内的阴寒,他能清晰地感觉到,纠缠自己三十年的尸毒正在慢慢消退。
青鸢站在阵外,运转修为,辅助聚阳阵增强阳气。秋生走到她身边,轻声道:“师妹,你损耗了这么多修为,还是我来帮你吧,你去休息会儿。”
“不用,我能行。”青鸢摇了摇头,“这是我炼的药,我的气息更契合阵法,效果更好。”
秋生不再坚持,只是默默站在她身边,帮她挡着清晨的寒风。四目道长看着两人的互动,又看了看阵中的穆尔察,忍不住对九叔小声嘀咕:“这丫头,一边是前世的王爷,一边是今生的秋生,怕是有的烦了。”
九叔叹了口气:“感情的事,只能靠她自己想明白。我们做长辈的,只能帮她化解危险,却不能替她做决定。”
一休大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一切皆是因果。缘分自有天定,不必强求。”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穆尔察服下最后一枚丹药后,聚阳阵中的阳气瞬间爆发,将他全身包裹。待阳气散去,穆尔察缓缓睁开眼睛,他的脸色已恢复正常,身上的阴气彻底消失,与常人无异,只是眉宇间还带着几分疲惫。
“尸毒……彻底化解了。”穆尔察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身体,感受着久违的正常状态,眼中满是激动。他走到青鸢面前,:“青鸢,多谢你。若不是你,我恐怕这辈子都要被尸毒折磨,沦为凶尸。”
石青鸢看着穆尔察恢复如常的模样,悬了多日的心终于放下:“王爷不必如此,尸毒化解便好。”
九叔这时开口,目光扫过众人:“千鹤师弟要送乌侍郎和小皇子回京城复命,路途遥远,需多带些法器防身。我们剩下的人,等他们出发后,便回任家镇——文才还在义庄守着,怕是早就盼着我们回去了。”
秋生一听要回任家镇,立刻来了精神:“太好了!文才那小子,肯定又把义庄弄得乱七八糟,回去我得好好收拾他!”他嘴上说着“收拾”,眼里却满是对同伴的想念,毕竟几人一起在义庄学艺,早已情同兄弟。
穆尔察沉默片刻,看向九叔和石青鸢:“我如今孑然一身,尸毒已解,却不想再回京城沾染朝堂之事。听闻任家镇清静,我想隐姓埋名,跟着你们回去,一来能护青鸢周全,二来也想学着做点正事,弥补这些年的遗憾。”
九叔沉吟片刻,看向石青鸢,见她没有反对,便点头应下:“也好,任家镇虽小,却也安稳。你若真心想留下,便跟着我们,只是要守规矩,不可再提过往身份。”
“多谢九叔!”穆尔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秋生虽心里还有些复杂,却也走上前,拍了拍穆尔察的肩膀:“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一起扛!
次日清晨,千鹤道长带着乌侍郎、小皇子,还有几名侍卫准备出发。石青鸢将几叠避邪符和一包糯米递过去:“千鹤师叔,路上若遇到邪祟,可用这些符纸和糯米应急。小皇子年纪小,我在他身上贴了张护身符,能保他平安。”
千鹤道长接过东西,点头道:“多谢青鸢,你们回任家镇也要小心,若有急事,可用传讯符联系。”
乌侍郎也对着众人拱手:“此番多谢各位道长和穆公子相助,若日后有需,朝廷定当报答。”小皇子则拉着石青鸢的衣角,小声道:“青鸢姐姐,我以后还能见到你吗?”
石青鸢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当然能,等你长大些,可以去茅山。”
小皇子笑着点头,跟着乌侍郎上了马车。千鹤道长翻身上马,对着众人挥了挥手,便带着车队朝着京城的方向驶去。
目送车队消失在山道尽头,九叔才转身道:“我们也出发吧,争取两天内赶到任家镇。
走到半路,天空突然飘起细雨,秋生连忙掏出油纸伞,递给石青鸢:“师妹,你拿着伞,别淋着了。”穆尘却抢先一步,从包袱里拿出另一把伞,撑开后递到石青鸢身边:“我这里也有伞,一起用吧,秋生兄自己用一把。”
石青鸢看着两人,有些无奈,却还是接过穆尘的伞:“多谢,我们一起走。”秋生见状,只好自己撑着伞,跟在两人身后,心里却泛起一丝酸意,他知道穆尘对石青鸢的心意,可他也不想放弃。
九叔走在最前面,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没多说什么,感情的事,终究要靠他们自己理清。
两天后的傍晚时分,众人终于看到了任家镇的牌坊。秋生兴奋地喊道:“到了!前面就是任家镇!文才那小子,肯定在义庄门口等我们!”
果然,刚走到义庄门口,就看到一个穿着道袍的年轻男子正蹲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一个馒头,一边啃一边张望。看到众人,他立刻跳起来,朝着秋生跑去:“秋生!你们可算回来了!我都等了好几天了!”
这男子正是文才,他看到九叔,连忙收敛神色,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师父,您回来了。”又看向石青鸢:“青鸢师妹,你也回来了!”最后,他的目光落在穆尔身上,好奇地问:“这位是?”
九叔开口道:“这是穆尔,以后会跟我们一起住在这里,你多照顾他。”
文才连忙点头:“穆尔,欢迎你!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跟我说!”
穆尔对着文才笑了笑:“多谢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