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邮局,杨桂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刚重生那会,她大半夜的跟踪死老头子到的那个邮局:“是不是给平宁路上那家邮局?”
温南星:“妈,您知道?”
他很是好奇的样子:“那您知道谁寄的吗?”
邮局的工作人员只是告诉他,让爸带着户口证明去取钱,至于有多少钱,或者是谁寄的,这些都没告诉他。
杨桂兰的眸色深沉下来。
十有八九是死老头子背后的那个神秘人。
难不成是知道了死老头子遭难,想要来给死老头子撑腰?
“我下去就去取,你甭管了。”
杨桂兰不打算把这件事告诉两个孩子,惹得他们平白的跟着担心,就转移了话题:“你吃饭了吗?坐下吃点吧?”
“我吃过来的。”温南星摆手拒绝了。
其实还是很好奇汇款人是谁,他记得,爸说过他是逃荒过来的,难不成是爸还在世的亲人?
思及此,他的目光在屋里转了一圈,才发现:“妈,你没把我爸带回来吗?”
“没,我和你弟妹两个女人家,没办法把人弄上车,等老幺回来,你们兄弟俩去把人接回来就成,也不差这一天两天的。”
“倒也是。”
然后温南星又观察起这改了格局的房子来,该说不说,这么一改,房子看上去是敞亮了,可把他的归属感也改没了。
虽然,他早就已经接受了这里不是他的家了,可他到底是在这个房子里长大的,哪怕心里明白,这都是正常的,可还是有一种自己的家成了别人的家的感觉。
好在,妈和弟妹下乡的这段时间,留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去缓冲情绪,现下他已经能很好的收敛情绪:“妈,这房子改的真不错。”
杨桂兰带上与有荣焉的笑容:“穗穗弄的,我哪里懂这些啊。”
听老四提到房子,她才又想起一件事来:“对了,大杂院的那处房子我已经买下来了,等过段时间有空了,就过户给你,你媳妇那边,回城了吗?”
回了城还得想办法往这边调动工作。
也是个麻烦事。
君不见,有那么多的双职工夫妻异地过日子,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面。
更遑论陈玉的工作是食品厂的车间女工,更不好调动。
“还在跑手续,等到手续跑下来就可以回城了。”
知青回城接班,首先要有工作单位的接收证明,工作所在地知青办的证明,大队的户口迁出证明,和下乡所在地知青办的证明,少一样都不成。
陈玉大着肚子自己跑这些手续,温南星是日夜担心着,已经在考虑是找妈帮忙接班,还是请一个长假比较合适了。
杨桂兰点了点头:“实在不行你就多请几天假,陪着她把手续跑完再回来上班。”
“是,我也是这么考虑的。”
温南星又简单的关心了一下杨家人的身体状况,就回去上班了。
他走后,
杨桂兰清洗了碗筷之后,回屋从钱匣子里,拿出户籍本,找出温旺家的户口,又锁上钱匣子,对沈穗说:“穗穗,我去一趟邮局,你睡一会吧。”
“妈,我跟你一块去吧。”说话的时候,沈穗没忍住打了个哈欠。
早上起的太早,导致她的睡眠严重不足,吃饭的时候就一个哈欠接着一个哈欠的,杨桂兰又不是没看到。
“就是取个钱,我一会就回来了。”
沈穗想了想,没再坚持:“那行,妈你路上小心点啊。”
“放心吧。”
沈穗是真的困了,把晒在楼下的棉被取回来,铺到床上,往后一仰砸在床上,打了个哈欠,先时还有心思思索一下,到底是谁寄给温旺家的钱,难不成是秦教授?
可是秦教授不都知道温旺家的真面目了嘛?
她想了两分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索性也不为难自己,头一歪,沉沉的睡去了。
再睁开眼的时候,是被隔壁黄大娘的大嗓门吵醒的:“桂兰呀,你可回来了,我跟你说,你不在大院的这几天,可错过了不少好戏。”
“厂办小于,你还记得吧?就跟你家老头子合伙算计吴主席的那个于秘书?”
杨桂兰是刚从外面回来,屁股还没沾椅子呢,后脚老姐妹就跟上来了,跟她分享八卦。
“记得,咋不记得呢。”
“就那小于的老丈人一家,正闹着让小于媳妇把工作给她弟弟接班呢,前两天还去厂里闹了一通呢,都闹到厂长面前了。”
杨桂兰纳罕:“他们来咱们厂闹什么,该去自行车厂闹啊,小于他媳妇又不是咱们厂的工人。”
黄大娘撇了撇嘴:“我看那,他们一家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十有八九那,是盯上咱们厂的招工了。”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拖拉机厂拿到了招工名额的事情,但凡消息灵通一些的人家,都有所耳闻。
这段时间,来她们家属院串亲戚的人都多了起来。
狼多肉少,最近几天,家属院里的火药味都浓了许多,有孩子备考的人家,争分夺秒的看书,还要打听别人家孩子的进度,了解竞争对手的进度。
那没有孩子的报考的人家,则是接待了一波又一波的亲戚。
虽然说,厂里已经放出风声来,这一次只要厂子弟,但是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是厂子弟,想办法变成厂子弟不就得了。
只要把自家孩子的户口,签到在拖拉机厂工作的亲戚名下,不就成了厂子弟了嘛。
毕竟拖拉机厂工作的亲戚好找,招工难遇。
这样一来,无形的就增加了很多竞争对手,那真的厂子弟人家当然不愿意了,这几天,院里的吵架事件都多了好几起。
居委会的人腿都要跑细了。
说了这么多,黄大娘真正想说的只有一件事:“招工时间定了,下个月一号统一进行考试,下周一报名开始,晚上截止报名。”
今天是周三,二十三号。
也就是说,二十八号报名,一号考试。
放出消息到报名的这五天,给在乡下当知青的厂子弟留出了足够赶回来的时间。
“除了车间,还有哪几个科室招人?”
拖拉机厂的车间里,干的不是技术活就是力气活,她可舍不得穗穗进去吃苦。
“这个还不知道,可能得看厂里分配吧,不过坐办公室的应该不招人吧,没听说他们人手不够用。”
比起车间工人来说,办公室的活虽然钱少定量少,但是轻松体面还能有提干的机会,可不比车间工人差。
回答了完了,黄大娘才反应过来:“你问那么详细干啥,你家又没有人报考。”
杨桂兰想了想,老姐妹的为人她还是信的过的,就稍微透露了一些:“我们家穗穗学习也是顶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