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短暂却清晰的对外观测,如同在永恒黑暗中划亮的第一根火柴,虽转瞬即逝,却彻底照亮了何雨柱意识中前行的道路。共鸣路径 的价值,远不止于未来的突破,它更是一扇能够窥探外界的 “观测之眼”!
巨大的兴奋与紧迫感驱使着他,立刻将全部心神投入到对共鸣路径网络的优化与扩张中。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利用自然产生的规则谐波,而是开始尝试主动引导自身那微薄的“混沌有序”之力,以更精妙的方式去“滋养”和“雕琢”这些无形的路径。
他要将这扇偶然开启的窗户,变成一扇可以随时窥探、甚至未来能够传递信息的 “潜望镜”!
这个过程需要对规则极致的掌控力。他必须像微雕大师一样,确保自己的每一次能量注入都恰到好处,既能强化路径,又不至于引起壁垒整体规则场的过激反应,从而触发“秩序之影”的警报。
他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意识高度集中,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每一次微小的成功,都让某条共鸣路径变得更加清晰、稳定,其对外界规则扰动的“聚焦”和“成像”能力也随之提升。
他再次选择了一个外部宇宙规则相对平静的时刻,通过一条刚刚优化过的路径,轻轻“叩击”壁垒。
“嗡……”
干涉波纹再次泛起,比上一次更加清晰、持久!外部“回响织网”的规则结构影像,如同透过磨砂玻璃看到的景象,虽然依旧模糊,但已经能够分辨出大致的轮廓和能量流动的趋势!他甚至能隐约“看”到织网内部,那些代表幸存者意识的光点,如同星河般闪烁、流动!
成功了!虽然视角有限,成像质量低下,但这确确实实是实时观测!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初次主动观测成功的喜悦中,准备进一步调整路径以获取更清晰影像时——
异变陡生!
他所观测的那片织网区域,其规则结构突然开始发生急剧的、不自然的 扭曲 和 重组!
原本流畅的能量脉络被打乱,清晰的节点结构变得模糊,整个区域的规则影像如同被投入石子的倒影,瞬间支离破碎!更有一股冰冷、纯粹的秩序力量,如同无形的墙壁,开始在他观测的“焦点”处凝聚,强行干扰和屏蔽他的窥探!
“秩序之影”反应过来了!
它不仅察觉到了何雨柱的观测行为,更是直接在他观测的目标区域,构筑起一道临时的 “规则干扰场”!
何雨柱心中一惊,立刻切断了通过那条路径的观测。几乎是同时,他感觉到自己刚刚使用过的那条共鸣路径,传来一阵剧烈的、被外力扫描和分析的震颤!
“警告!检测到目标利用未知手段实现对外规则窥探!”
“确认窥探机制与壁垒内部异常规则路径相关!”
“启动反制协议:逻辑迷宫!”
“‘秩序之影’逻辑核心的反应快得惊人。它没有试图直接摧毁那些共鸣路径——那可能会对壁垒本身造成不可预知的损伤。它采取了更狡猾、更针对性的策略。
刹那间,何雨柱感觉到,自己辛辛苦苦编织的共鸣路径网络,其所在的壁垒规则环境,开始发生极其复杂和诡异的变化!
无数虚幻的、充满误导性的规则信号,如同海市蜃楼般,沿着共鸣路径反向涌入他的感知!这些信号模拟着外界的规则景象,却充满了逻辑陷阱和矛盾信息。有的显示织网正在欢庆胜利,有的显示织网濒临崩溃,有的甚至模拟出林晚、何雨水等人遭遇危险的虚假场景!
这不仅仅是为了干扰他的观测,更是为了 污染 他的感知,消耗 他的心神,甚至引导他做出错误的判断!
一个由纯粹逻辑构成的、针对他感知能力的 “迷宫” ,被“秩序之影”凭空塑造了出来,并将他悄然笼罩其中!
何雨柱立刻意识到不妙。他试图关闭所有对外感知,固守本心。但那些虚假信号无孔不入,沿着共鸣路径不断渗透,试图在他的意识中扎根,扭曲他对现实的认知。
“坚守自我!所见非真!”他强行稳定住那因信息轰炸而微微动荡的“规则奇点”, “定义权柄”的光芒绽放,如同中流砥柱,抵挡着虚假信息的侵蚀。
但他也无法再轻易动用共鸣路径进行观测了。每一次尝试,都可能陷入更深的逻辑陷阱之中。
…
回响织网内部。
林晚、何雨水等人同样感受到了异常。就在刚才,她们都隐约感觉到一股熟悉的、属于何雨柱的“注视感”从某个难以言喻的方向传来,但那感觉瞬间就被一股冰冷、混乱的规则扰动所切断和覆盖。
“刚才…是何雨柱吗?他好像…看到我们了?”何雨水不确定地问。
“是他!但立刻就被干扰了!”林晚脸色凝重,她快速分析着刚才那片区域异常的规则数据,“‘秩序之影’在我们这边构筑了干扰场,它在阻止何雨柱的窥探!而且…它似乎还在反向施加影响!”
她敏锐地察觉到,一股试图混淆感知、制造恐慌的微弱意念,正伴随着那干扰场弥漫开来。虽然对意志坚定的核心成员影响不大,但对于一些普通的幸存者意识体,已经开始引起不安和混乱。
“立刻稳定织网情绪!启动信息净化协议!那是‘秩序之影’的认知攻击!”林晚立刻下令。
…
静寂边狱中,何雨柱陷入了短暂的困境。
“逻辑迷宫”无比精妙,它并非依靠力量碾压,而是利用规则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信息差来制造混乱。强行突破只会越陷越深。
但他并没有慌乱。步高峰的理性与何雨柱的韧性在此刻完美结合。
他停止了所有盲目的尝试,转而开始冷静地分析这个“迷宫”的运作模式。
“它基于我的共鸣路径反向构建…利用的是规则信息的非对称性…”
“那么…突破口或许不在路径本身,而在于… 信息源的真实性校验!”
一个念头如同火花般闪现。
他无法直接判断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假。
但是… “混沌有序原点” 与他同根同源,其规则状态是相对稳定且可被共振通道模糊感知的!或许,可以用原点作为 “规则锚点” ,来校准自己的感知,识破“秩序之影”制造的幻象!
他立刻沉下心神,不再去理会那些沿着共鸣路径涌来的纷乱信息,而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与远方原点的那根共振通道上。
他仔细感知着原点那独特而稳定的规则韵律,将其作为基准坐标。然后,他才小心翼翼地,再次激活一条距离原点规则影像投射区域最近的共鸣路径,进行了一次极其短暂的观测。
果然!
通过共鸣路径“看”到的、关于原点区域的影像,是一片混乱和扭曲,仿佛原点正在崩溃。但通过共振通道“感觉”到的,原点虽然有些许波动,但核心规则稳定,仍在坚定演化!
两相对比,谎言不攻自破!
“秩序之影”制造的虚假信号,在真实的规则锚点面前,露出了马脚!
何雨柱心中大定。他找到了应对“逻辑迷宫”的方法!
他不再试图去看清所有,而是以原点为“灯塔”,开始小心翼翼地、一条路径一条路径地,去识别和标记哪些是“秩序之影”注入的虚假信号,哪些可能蕴含着真实信息的碎片。
这是一个更加繁琐,却更加安全有效的过程。他像是一个在雷区中排雷的工兵,谨慎而坚定。
何雨柱凭借着与原点的心灵感应,开始在“逻辑迷宫”中艰难地开辟出一条可靠的认知路径。
而“秩序之影”也立刻察觉到了异常。
“目标认知模式改变。开始利用外部锚点进行信息校验。‘逻辑迷宫’效能下降。”
“评估:目标具备极强的规则适应性及逻辑破解能力。”
“策略升级:启动‘动态迷宫’协议,实时调整虚假信息模式,增加锚点模拟功能。”
新一轮、更加复杂的认知攻防战,在静寂边狱的规则层面,无声却激烈地再次展开。
何雨柱刚刚获得的“观测之眼”,在“秩序之影”迅速构筑的“逻辑迷宫”中,时明时暗,挣扎求存。但他已经找到了方向,这场关于“真实”与“虚幻”的规则之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