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章:清禾药铺县城分店开张
三月末的清晨,县城次干道的巷口格外热闹。清禾药铺县城分店的木质门楣上,挂着一块新漆的匾额,“清禾药铺”四个大字透着温润的墨色,两侧贴着红底黑字的对联——“仁心济世传本草,巧手养颜护安康”。陆清穿着一身干净的青布长衫,站在门口迎接首批顾客,周明、陈宇和赶来帮忙的陆月,早已将店内收拾得井井有条。
为了吸引顾客,陆清特意推出“开业首周义诊”活动:每日前二十位到店的百姓,可免费诊脉开方,还能获赠一小包养生药材——风寒体质赠生姜、葱白,湿热体质赠菊花、薏苡仁。消息前几日就通过周边居民区的公告栏传开,开张当天一早,巷口就排起了长队,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人,还有几位穿着私塾制服的学生。
“陆大夫,我这老寒腿冬天疼得厉害,夏天倒还好,可今年春天总觉得腿沉,您帮我看看呗?”第一位就诊的是住在隔壁巷的张大爷,他拄着拐杖走进问诊区,陆清连忙扶他坐下,指尖搭在他的手腕上,目光仔细观察他的面色。
“大爷,您这是风寒湿邪滞留经络,春季湿气重,症状就更明显了。”陆清松开手,拿起毛笔开方,“我给您开一副祛风除湿的汤药,每天一剂,连喝七天,再用艾叶、生姜煮水泡脚,坚持半个月,腿沉的感觉就会轻很多。”她一边说,一边将药方递给陈宇抓药,又从柜台下拿出一小包艾叶:“这是赠您的养生药材,泡脚时加一把,效果更好。”
张大爷接过药方和艾叶,激动得连连道谢:“谢谢陆大夫!之前去济世堂看病,掌柜的连脉都没仔细摸,就给我抓了一堆贵药,喝了也不管用,还是您细心!”
这样的场景,一上午不断上演。陆清平均每十分钟接待一位患者,从望诊、切诊到询问症状、开具药方,每一步都细致入微,遇到听不懂术语的百姓,还会用“湿气像潮气,得把它赶出去”这样通俗的话解释。周明负责引导顾客、登记信息,陈宇抓药时会逐味报出药材名称和功效,陆月则在养颜产品区,向感兴趣的妇人介绍桃花养颜膏的用法。
临近正午,就诊的百姓仍络绎不绝。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匆匆赶来,孩子发着高烧,小脸通红,妇人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陆清见状,立刻优先为孩子诊治,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和手心,又查看了舌苔:“孩子是风热感冒,我给您开一副小儿清热的汤药,剂量减半,熬成汁后加少量冰糖,孩子容易喝。”她特意让陈宇将药材分成小包,标注好“早中晚各一次”,还叮嘱妇人:“要是今晚烧还没退,您随时来敲门,我住在后院。”
妇人抱着孩子连连道谢,刚走出药铺,就忍不住和排队的人夸赞:“陆大夫真是心善,不仅看得仔细,还这么体贴,比济世堂强多了!”
到了傍晚盘点时,陆清才发现,首日竟接待了五十六位患者,远超预期的二十人,赠送的养生药材也所剩无几。陈宇笑着说:“师父,今天抓药的顾客里,有十位都顺便买了养颜膏,说听了陆月的介绍,想试试效果。”
陆清正欣慰,周明却悄悄拉了拉她的衣袖,压低声音说:“师父,今天有个穿灰色短打的男人,一直在店外徘徊,还偷偷往里面看,我刚才去巷口买东西,看到他进了济世堂,应该是赵万山派来的人。”
陆清心里一凛,顺着周明的目光看向巷口,果然看到一个灰色身影一闪而过,消失在街角。她早料到赵万山不会善罢甘休,却没想到对方会这么快就派人窥探,看来接下来的日子,还得多加小心。
“别声张,也别惊动他。”陆清轻声叮嘱,“咱们按原计划做事,只要保证药材品质和诊疗用心,百姓自然会认可咱们,他再怎么窥探也没用。”
话虽如此,陆清还是暗中做了准备:让陈宇将珍贵药材和养颜膏的原料锁进后院的储存室,钥匙由他随身携带;让周明留意店外的陌生人,若有异常及时告知;自己则在每晚关店后,会多留一个时辰,整理当日的诊疗记录,确保不会留下任何疏漏。
次日清晨,药铺刚开门,就有几位昨天就诊的百姓带着邻居前来,其中就有那位高烧孩子的母亲:“陆大夫,孩子昨晚喝了药,后半夜烧就退了,今天精神好着呢!我把我嫂子也带来了,她总说头晕,您帮她看看。”
随着口碑渐渐传开,药铺的客流量越来越稳定,不仅周边居民常来,连商业街的商户也会绕路过来就诊、采购养颜产品。绸缎庄的王老板娘特意赶来,一次性买了五罐养颜膏:“之前在村里药铺买过,用着好,听说县城开了分店,我特意过来多囤些,还想问问你,有没有适合夏天用的清爽型膏体?”
陆清笑着回应:“王姐放心,我正在研发夏季用的清热祛湿养颜膏,下个月就能推出,到时候我派人给您送过去。”
就在药铺生意日渐红火时,陆清发现,赵万山派来的人依旧每天在店外徘徊,有时还会故意在排队的百姓面前说些风凉话:“外来的药铺,药材来源不明,还是小心点好。”但百姓大多不为所动,反而会反驳:“陆大夫看得仔细,药材也新鲜,比济世堂强多了!”
看着眼前信任的百姓,陆清心里更加坚定。她知道,赵万山的打压或许还会持续,但只要守住“仁心济世”的初心,用品质和服务赢得百姓的认可,这间偏僻的县城分店,终会在风雨中站稳脚跟,成为清禾药铺向外拓展的重要一步。
傍晚关店时,夕阳透过木格窗洒进药铺,照亮了整齐的药柜和柜台上的养颜膏。陆清看着这一切,轻轻擦拭着“清禾药铺”的匾额,心里满是期待——她相信,这里不仅会是百姓求医问药的好去处,更会是清禾药铺“草本养颜、内调外养”理念传播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