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室殿内重臣尽去,只余袅袅檀香和方才激烈讨论留下的余温。扶苏独自坐在宽大的御座之上,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光润的紫檀木扶手,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宫殿的穹顶,望向帝国广袤而正在剧烈变化的疆域。
方才与五位重臣的一番详谈,既是对各项事务的安排,也是一次对帝国现状的深度梳理。越梳理,扶苏越是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此前被开疆拓土的兴奋所推动,定下的那份“四面开花”的战略,步子迈得确实太大了,险些扯到了蛋!
“终究不是那个拥有十四亿人口、工业体系完备的现代大国啊……”他低声喟叹,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清醒感。如今的大秦,纵然在他的努力下拥有了超越时代的火器、初具雏形的工业基础和高效动员能力,但其最核心的根基——人口数量与结构、交通运输的效率、信息传递的速度、基层治理的深度,都远远无法支撑一个真正全球性帝国的无限扩张。
项羽在西域的打法,虽然爽快,却像一剂猛药,药效猛烈的同时,也让扶苏看到了帝国虚不受补的隐患。打下来,吞不下,消化不了,那就是毒药。
“朕所能做的,不是盲目追求疆域版图的无限扩大,而是要为这艘名为‘大秦’的巨舰调好舵,稳住帆,为它添砖加瓦,保驾护航。”扶苏在心中明确了自己的定位,“要让每一次扩张都真正转化为帝国的实力,而不是负担。”
这个念头一起,两个紧迫的问题便愈发清晰地浮现在他脑海中。
首先信息传递。帝国的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西、向北、向南延伸。从咸阳发往西域的政令,即便通过八百里加急,也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前线军情、地方政务、市场信息的反馈就更加滞后。这种落后的通讯方式,已经成为制约帝国有效统治的最大瓶颈之一。
他深知信息时代的高效,但……电报?电话?无线电?这些概念他知道,可具体如何实现,里面的线圈、电池、电磁原理……他这个穿越前的普通人根本就是一知半解,无从下手。“该死,早知道当年物理课就认真听讲了……”他忍不住暗自吐槽,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
其次是技术代差。西域之战再次证明了火器的绝对优势,那是降维打击。但现有的火炮、火枪还有巨大的改进空间,射程、精度、射速、可靠性、便携性……都需要提升。他想起了那个在皇家学院化学院里鼓捣连射火枪的年轻人——韩广奇。自己之前只是基于模糊的记忆提点了他一下关于连射火器的方向,也不知道这小子琢磨出点什么没有?火器的持续领先,是帝国安全的最大保障。
想到这里,扶苏再也坐不住了。与其在这里空想,不如去实地看看。那个被他寄予厚望的“大秦皇家学院”,自从成立以来,他只是在开学和重要节点去过几次,平时都交给专业的博士们去管理。也是时候去播撒一些新的种子,看看能不能长出点惊喜了。
尤其是,随着匈奴草原即将纳入版图,帝国的畜牧业必将迎来大发展。农学院里那些整天琢磨着如何让猪更肥、羊更多产、马更矫健的博士和学生们,想必早就对那片广阔的天然牧场心驰神往了吧?得去给他们加把火,指明几个方向。
还有医学院。战争意味着伤亡,扩张意味着人口流动和疾病风险上升。之前他要求医学院院长李醯,组织人手编纂一套适用于军队和基层医官的《常见疾病诊疗手册》,并大规模培训能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进行战场急救的合格医官。这件事关乎帝国的人力资源保存和民心稳定,至关重要,必须亲自去检查一下进度。
“胥坤!”扶苏朗声唤道。
内侍总管胥坤应声而入,躬身听命。
“备车驾,朕要出宫,去皇家学院。”扶苏起身吩咐道。
“诺!”胥坤虽有些意外皇帝突然要去学院,但毫不迟疑,立刻下去安排。
不久,一支规模不大但护卫森严的车驾悄然驶出咸阳宫,向着城南的皇家学院区驶去。扶苏没有大张旗鼓,他更喜欢这种突然袭击,能看到更真实的情况。
皇家学院占地面积极广,分为化、工、农、医、政、法、军等诸多学院。扶苏的车驾直接驶入了学院区域。
他没有先去自己最关心的化学院,而是首先来到了农学院。
农学院的试验田畴阡陌纵横,各种作物长势喜人。但当皇帝驾临的消息传来,农学院院长赵过和一种博士、学子们匆忙迎出时,扶苏却摆摆手,直接让他们带自己去畜牧研究所。
在一处圈舍外,扶苏见到了几位浑身沾着草屑、略带紧张的老博士。
“诸位不必多礼,”扶苏看着圈里几头明显比寻常秦牛更为高大健壮的黄牛,眼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朕听说,尔等在尝试培育良种耕牛?”
一位为首的老博士激动地回话:“回陛下,正是!臣等选取关中健牛与西域引入之牛种杂交,优中选优,三代之后,此批牛犊之力气、耐力皆远超其祖!若能推广,一牛可抵以往一牛半之力!”
“好!”扶苏赞许道,“农为国本,畜牧亦为重中之重。朕今日来,便是要告诉你们一个消息。北方的匈奴草原,不久之后,便将尽入我大秦版图!”
此话一出,几位老博士的眼睛瞬间亮了,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草原!那可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宝地!
扶苏继续道:“那里有最丰美的草场,也有匈奴人数百年培育出的优良马种、牛种、羊种。朕要求你们,提前做好准备!一旦草原平定,朕会命军队优先保护良种牲畜。你们要立刻组织人手北上,建立皇家牧场,不仅要引进、繁衍,更要系统性地进行选育、改良!朕要看到未来大秦的战马更高大迅猛,耕牛更力大耐劳,肉羊更肥美多产!这可能做到?”
“能!一定能!”老博士们激动得满脸通红,几乎要跪下来,“谢陛下!谢陛下!此乃吾等梦寐以求之事!臣等必竭尽所能,为帝国培育出最好的牲畜!”
“很好。”扶苏点点头,“需要什么支持,直接向尚书令陈平呈报,他还挂着皇家学院副院长的衔呢,不能让他吃空饷!”简单几句话,就在农学院埋下了一颗关于畜牧业大发展的种子。
离开农学院,扶苏径直来到了医学院。
比起农学院的“土气”,医学院则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草味和更严肃的气氛。院长李醯早已闻讯赶来,恭敬地将扶苏引入一间巨大的教室。
教室内,数十名身着统一素色麻衣的学员正在几位老师的指导下,两人一组,紧张地在一些动物肢体或是特制的模型上进行着伤口清创、止血、缝合的练习。旁边还有学员在辨认药材、练习包扎固定。
扶苏静静地看着,没有打扰。他发现学员们的操作虽然还有些生疏,但步骤清晰,手法有模有样,显然是在遵循一套标准的流程。
李醯在一旁低声禀报:“陛下,遵照您的旨意,《常见疾病诊疗手册》初稿已成,已刊印千册,分发至各军及边郡医官手中,反响极佳。此批学员共三百人,乃从军中略通医理之士卒及民间郎中子中遴选,进行为期半年的速成培训,主修外伤急救、常见时疫防治、金创处理及接骨等。结业后,将优先补充至各军及新地郡县。”
扶苏拿起一本桌上放着的《手册》,翻看了一下,里面图文并茂,用语简洁明了,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伤亡率如何?”他更关心结果。
李醯脸上露出一丝自豪:“回陛下,据西域前线回报,因有了此手册及经过初步培训的随军医官,轻伤者恢复极快,重伤者存活之几率,较以往提升了至少三成!许多原本必死之伤,如今都能救回来了!”
“三成!”扶苏心中一震,这个数字意味着无数经历过血战的老兵能够活下来,成为军队的骨干,这是无价的财富!“好!李卿,此事你办得极好!这些学员,是我大秦的宝贝!培训绝不能松懈,规模还要扩大!今后帝国每开拓一片新土,你们的医官就要跟进一步!保障将士和百姓的健康,就是保障帝国的元气!”
“臣,万死不辞!”李醯激动地躬身。
视察完医学院,扶苏心中安定不少。最后,他走向了此行的重点之一——化学院。
刚走进化学院那栋特意加强了通风和防火措施的楼宇,就听到深处传来一声沉闷的爆响,随即是剧烈的咳嗽声和一阵兴奋的欢呼?
扶苏眉头一挑,示意龙卫不必紧张,加快脚步走向声音传来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