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将城乡结合部的棚户区染上一层暖金色,却难以驱散林凡心头的寒意。刘老板那张只印着电话号码的名片,在他指尖留下粗糙的触感,像是一条若隐若现、却可能通往陷阱的丝线。
回到废弃修理厂的藏身之所,林凡没有立刻行动。他盘膝坐在落满灰尘的地面,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冲动是魔鬼,尤其是在自身实力远逊于对手的情况下。贸然联系,无异于将自己暴露在对方的视野下。
他需要一个计划,一个既能获取信息,又能最大限度隐藏自身的策略。
几天时间在耐心的蛰伏中流逝。林凡白天依旧骑着三轮车,在远离原来活动区域的几个边缘市场和小工厂聚集区转悠,扮演着不起眼的小贩,耳朵却如同最灵敏的雷达,捕捉着一切可能与“特殊材料”、“古怪收货人”相关的只言片语。
他听到更多关于“刘老板”的零碎信息:这人确实是个颇有能量的二道贩子,专门收一些“稀奇古怪”的旧货,而且出手阔绰,但要求很刁钻,脾气也不小。也有人暗地里说,刘老板背后好像有“大人物”支持,不然吃不下那么多偏门货。
这些信息进一步印证了林凡的猜测。刘老板是关键节点。
时机需要等待。他需要一个自然、不引人怀疑的理由去联系刘老板,而不是主动送上“好东西”引起对方深究。
机会在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出现。林凡的三轮车坏在了一个偏僻的路口,链盒卡死,齿轮磨损严重——这辆破车本就濒临报废,此刻罢工合情合理。
林凡看着淅淅沥沥的雨丝,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焦急和无奈。他环顾四周,最后目光落在路边一个简陋的公用电话亭上。
就是现在。
他走进电话亭,投币,拨通了那个记在心里的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传来刘老板不耐烦的声音:“谁啊?”
“刘…刘老板吗?”林凡的声音带着雨天的湿冷和一丝窘迫,“是我…就上次,卖您那根黑铁棍的小张的侄子…”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似乎在回忆。“哦…什么事?找到新货了?”语气稍微缓和了些,但依旧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
“没…没呢刘老板,”林凡语气更显尴尬,“是我的车…三轮车,坏路上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修车铺子都找不着…我记得…我记得您上次说在这片认识人多…就想问问,您知不知道哪儿有便宜点的修车地方?或者…有没有废车场能淘换个旧零件?”他刻意把话题引向“废车场”和“旧零件”,这是刘老板熟悉的领域,能降低对方的戒心。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嗤笑,似乎是笑他的落魄和天真。“哼,穷鬼…城西老加油站后面,有个老刘头开的破烂回收站,他那儿杂七杂八的零件多,价格也便宜。你自己去找找看吧。”
“哎!谢谢刘老板!太谢谢您了!”林凡连声道谢,语气充满感激。
就在他准备挂电话的瞬间,刘老板似乎随口问了一句,语气状似无意,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最近…在哪儿跑呢?没再回你二叔那老房子附近转转?那儿推平了没?”
来了!林凡心中凛然,对方果然还在惦记那个他编造的“老地方”!
他立刻用一种后怕的语气回答:“可不敢去了刘老板!上次不是跟您说了吗,看见那黑车子我就心里发毛!我最近就在南边几个厂子外围转转,捡点破烂,安全第一…”
“南边?哪个厂?”刘老板追问,语气似乎急切了一分。
“就那几个化工厂、机械厂外边呗,还能是哪儿…”林凡含糊其辞,故意说得笼统,“唉,不跟您说了刘老板,雨大了,我得赶紧去找地方修车,谢谢您啊!”
他不等刘老板再问,迅速挂断了电话。手心微微出汗。
短短几句对话,信息量却不小。
首先,刘老板对“老地方”依旧关注,甚至主动打听推平进度,说明他(或者说他背后的人)对那个区域可能存在的东西很在意。
其次,当自己提到在南边“厂子外围”活动时,刘老板的追问透露出明显的兴趣和急切。南边…那片区域有什么特殊的工厂是那个组织重点关注的吗?
林凡记下这个细节。刘老板提供的修车信息(城西老加油站后的回收站)或许也有价值,那个地方鱼龙混杂,可能也是个信息集散地。
他没有立刻去城西,而是继续扮演着车坏了的可怜小贩,在雨中等了许久,才“幸运”地遇到一个路过的好心拖拉机司机,帮他简单捣鼓了一下,三轮车勉强能走了。
回到修理厂,林凡仔细复盘了这次通话。刘老板的反应,基本符合一个贪婪、谨慎又有点倚老卖老的二道贩子形象。暂时没有发现明显的陷阱迹象。
这次无声的试探,算是成功了一半。他抛出了自己在“南边厂区”活动的模糊信息,像扔出一块小石子,等着看水面会泛起怎样的涟漪。
接下来几天,林凡格外小心。他减少了外出频率,即便出去,也真的只在城市南部的几个大型工业区最外围转悠,绝不深入,同时将感知提升到极限,警惕任何可能的跟踪或异常能量波动。
收获是有的。在南区最大的“红星化工厂”外围,他确实感知到过一次极其短暂、与之前锁定他能量波动相似的扫描感,但一闪即逝,并未停留。这似乎印证了刘老板对“南边厂区”的特殊关注。
他收起所有念头,再次沉浸于修炼之中。真气在体内流转,【戊土灵甲】传来沉稳的守护感。
无论外界如何风雨欲来,自身实力的提升,永远是唯一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