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的刺痛如同一个开关,激活了林晚星某种沉睡的感官。她怔怔地看着那几滴殷红的血珠在深色墨迹中缓慢晕染、下沉,与亚麻布粗糙的纤维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无法复制的、带着生命温度的深褐色痕迹。疼痛不再是干扰,反而成为一种尖锐的提醒,将她从纯粹的视觉探索拉回到了更本质的、肉体与物质碰撞的现场。
她没有去包扎伤口,任由细微的血丝继续渗出,混合着墨水和汗水,成为她“创作”的一部分。她趴伏在巨大的亚麻布上,像一位在远古岩壁上留下印记的先民,用受伤的手指、用手肘、用膝盖,在泼洒的墨迹中移动、按压、摩擦。身体的重量、运动的轨迹、偶然滴落的体液,所有这些都成为了塑造画面的力量。她不再思考构图、色彩、意义,只专注于感受材料抵抗皮肤的压力,感受痕迹在力量作用下诞生的过程。
这是一种近乎仪式的、野蛮而直接的表达。当她终于力竭,瘫坐在一片狼藉的画室中央时,那幅铺满地面的“作品”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混乱。它是一张记录了时间、身体运动和生命痕迹的地图,充满了原始的张力与一种破碎后的悲怆美感。那些由血与墨混合而成的深褐色区域,如同大地干涸的伤口,又像是星球表面新生的熔岩痕迹,散发着一种灼热而沉默的能量。
她将这一系列基于身体、痕迹和偶然性的探索,命名为 **《痕》** 。这不是对《引力场》的延续,而是一次彻底的回归与转向,回归到创作最原初的、与身体和物质直接相关的层面。
江辰的“反制行动”在经历了迂回包抄的消耗战后,终于迎来了一个关键的突破口。通过对“海蛇”网络那些边缘业务持续施加压力,他们成功地在其中一个负责虚拟货币混币服务的节点上,制造了一次人为的“系统故障”。这次故障导致一小部分经过该节点清洗的资金流短暂地暴露了其源头和去向。
虽然“影”及其团队在几分钟内就修复了故障并再次隐匿了踪迹,但这短暂的窗口期,足以让江辰的团队捕捉到几条极其珍贵的线索。这些线索如同散落的拼图碎片,经过超级计算机夜以继日的关联分析和模式匹配,逐渐指向了一个位于地中海马耳他的、看似与艺术毫无关联的私人信托基金。
这个信托基金的架构极其复杂,层层嵌套,但其最终受益人之一,赫然是一位在国际艺术评论界和策展领域都颇具声望、且与杜兰德教授有过学术往来的人物——亚历山大·罗什。
罗什以其优雅的品味和对“纯粹绘画性”的扞卫而闻名,是传统艺术价值的坚定拥护者,也曾是批评《边缘的共振》展览最激烈的声音之一。他表面上与顾言之或东南亚财团毫无瓜葛,甚至多次在公开场合抨击“艺术市场的资本化乱象”。
这个发现让江辰都感到了震惊。如果罗什真的是“海蛇”网络在高端艺术圈层的内应,那么其隐藏之深、伪装之巧妙,远超想象。他利用自己的学术地位和批判立场作为掩护,很可能负责为“海蛇”筛选、评估甚至“漂白”某些需要进入高端市场或作为洗钱工具的艺术品,同时,也利用其影响力,不动声色地清除像“星火之窗”这样可能破坏现有游戏规则的“不稳定因素”。
“影”对林晚星的攻击,或许并非单纯的报复,而是这个庞大网络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和运行模式,所进行的一次“精准排异”。
林晚星对《痕》系列的探索愈发深入。她开始系统地研究不同材料与身体互动所产生的痕迹效果。她将画布铺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作画,让石子的形状透过画布留下印记;她将颜料混合沙砾,用刮刀奋力拖拽,模拟风蚀的效果;她甚至尝试在极端疲惫或情绪剧烈波动时进行创作,捕捉那种非理性状态下的笔触和色彩。
这些作品彻底摒弃了传统的美学标准,粗粝、痛苦,甚至令人不适。但它们蕴含着一种强大的、近乎宗教般的真诚力量。当她将第一批《痕》系列的小样通过加密信道发给文景和w时,连一向冷静的文景都沉默了许久。
w的回复则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激赏的语气:
「…终于,你撕掉了最后一层文明的皮肤,触摸到了创造的根。这些不是‘作品’,是‘献祭’与‘证物’。它们让我看到了艺术在当代另一种存在的可能——不是装饰,不是观念,而是生命对抗虚无时,留下的带血的抓痕。」
这份认可,来自那个始终隐藏在幕后的、眼光毒辣的w,比任何公开的赞誉都让林晚星感到满足。她知道,她走对了路。
然而,这条向内探索的荆棘之路,也加剧了她与外部世界的隔阂。当玛格丽特基金会委婉地询问她是否有意向将《痕》系列纳入后续合作计划时,林晚星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拒绝了。她无法想象这些极度私密、甚至有些“不洁”的作品,被悬挂在灯火辉煌的艺术殿堂里,接受着西装革履的藏家们挑剔的目光和价码的衡量。它们属于黑暗的画室,属于那些敢于直面自身破碎的观者。
江辰将关于亚历山大·罗什的初步发现告知了林晚星。这个信息让她感到一阵寒意。敌人不再仅仅是阴影中的黑客或贪婪的财团,更包括那些披着学术外衣、掌握着话语权的“自己人”。艺术圈的光鲜表象之下,竟隐藏着如此深邃的黑暗。
“我们需要证据,更确凿的证据。”江辰在视频通话中说,他身后的指挥中心屏幕墙上,罗什的社会关系网与“海蛇”的资金流向图正在缓慢地、危险地重叠,“直接指控他会打草惊蛇。我们需要一个契机,让他自己暴露。”
林晚星看着屏幕上罗什那张充满学者风范的照片,忽然想起了杜兰德教授。罗什与杜兰德相识,甚至在某些学术观点上互为犄角。
“也许……我们可以从杜兰德教授那里,了解一下罗什的为人?或者,至少确认一下他们关系的性质?”她提议道。
江辰考虑了一下:“可以尝试,但必须极其谨慎。杜兰德教授虽然转变了态度,但我们无法完全信任他。任何试探都必须不着痕迹。”
就在这时,林晚星的加密通讯器收到了一条来自苏念的信息,内容让她瞬间愣住:
「星星,你绝对猜不到!唐小雨和沈墨要结婚了!那个花花公子居然被我们小雨收服了!婚礼在下个月,小雨希望你能来做伴娘!」
这突如其来的、充满世俗喜悦的消息,与她正在面对的艺术探索和黑暗斗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她握着通讯器,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反应。
世界的构成如此复杂,既有需要她用血与墨去对抗的虚无与黑暗,也有像苏念和唐小雨这样,在平凡的烟火气中努力经营着微小而确定的幸福。而她与江辰,似乎被卡在中间,既要仰望星空,又要提防深渊,还要在彼此的轨道间,寻找那微弱而坚定的引力连接。
她回复苏念:「替我恭喜小雨,我一定到。」
然后,她看向视频通话中的江辰,轻声说:“江辰,下个月,陪我回一趟国吧。”
她需要暂时离开这片艺术的战场和阴谋的漩涡,去触摸一下那些真实而温暖的、属于人间的星光。也许,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她能汲取到新的力量,来面对前方更加莫测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