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大学核物理研究所的地下入口,像一只钢铁巨兽蛰伏在校园西北角最僻静的角落。
厚重的铅门紧闭,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空气在这里都仿佛凝滞了,带着一种与地上春日校园格格不入的、深入骨髓的冰冷和肃杀。高耸的围墙,无声转动的监控探头,以及门禁旁一丝不苟、眼神锐利的安保人员,都在无声地宣告着此地的禁区属性。
林可坐在轮椅上,膝盖上搭着一条薄毯,盖住了她因虚弱而微微颤抖的双腿。她刻意将脸色调得比平时更苍白几分,嘴唇也没什么血色,整个人透着一股大病初愈、弱不禁风的脆弱感。轮椅是杨振“好心”提供的——当然,是在他“不经意”地向值班安保队长透露了林顾问身体不适、需要前往核所地下档案库查阅一些“历史安全规程”以完善新化学楼设计之后。这份“疏忽”恰到好处,既降低了安保对轮椅的警惕,又给了林可一个合理的、非科研性质的潜入理由。
“林顾问,您确定现在需要进去吗?”安保队长是个中年汉子,声音洪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他看着林可苍白的脸,又瞥了一眼她轮椅扶手上贴着的“特许通行”标签(杨振签发的临时权限),眉头微蹙,“下面空气不好,又冷又潮,对您恢复怕是不利。”
“谢谢关心,王队长。”林可的声音放得又轻又缓,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和坚持,“新楼设计时间紧,有些旧安全档案必须亲自确认才放心。杨副校长也交代了,麻烦你们了。”她微微垂下眼睫,掩去眸中所有的锐利和焦灼,只留下一种近乎固执的专注。
王队长叹了口气,对着耳麦低声说了几句。厚重的铅门伴随着沉闷的液压声缓缓滑开,露出里面更显幽深、被惨白灯光照亮的通道。一股混合着陈年尘埃、消毒水味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金属与绝缘材料气息的冰冷空气扑面而来,让林可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小李,你送林顾问下去,就在档案库门口等着。”王队长指派了一名年轻安保。
“好的队长。”小李应声,推起林可的轮椅,走进了那扇吞噬光线的门。
通道向下倾斜,灯光在冰冷的混凝土墙壁上投下长长的、扭曲的影子。轮椅的橡胶轮胎在光滑地面上发出规律的、被放大的滚动声,每一步都敲在林可紧绷的心弦上。她能感觉到背后小李的呼吸,能听到他制服摩擦的细微声响,每一个感官都被调动到极致。杨振的“橄榄枝”提供了机会,但每一步都走在刀尖上。被发现真实目的,后果不堪设想。
电梯下沉,失重感加重了林可胃里的翻腾。数字不断跳动,最终停在“b3”。电梯门开,眼前是一条更狭窄的走廊,两侧是厚重的、标有放射性符号的铁门。空气更加凝滞阴冷,尘埃的味道也更浓了。小李推着她走向走廊尽头一扇不起眼的、标记着“历史档案库(非活性)”的铁门。
“林顾问,档案库到了。您需要什么,我帮您找?”小李拿出钥匙开门。门轴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仿佛很久没被打开过。
“不用了,谢谢。”林可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我需要查阅一些特定的年份和项目目录,可能需要点时间,我自己慢慢找就好。麻烦你在外面稍等,里面空间不大。”
小李犹豫了一下,看看昏暗、堆满金属档案柜的库房内部,又看看林可坚持的眼神,最终点点头:“好的,我就在门外。您有事随时叫我。”他把轮椅推进门内,便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门,但没有完全关死,留了一条缝隙。
门一关上,林可立刻挺直了背脊,眼中所有的脆弱一扫而空,只剩下鹰隼般的专注和决绝。她深吸了一口混杂着腐朽纸张和尘埃的冰冷空气,试图压下因紧张和虚弱带来的眩晕感。时间有限!
档案库不大,但极其压抑。高高的金属档案柜顶天立地,排列紧密,只留下狭窄的通道。惨白的顶灯无法照亮所有角落,柜体投下大片的阴影。空气冰冷干燥,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细小的灰尘颗粒。时间在这里仿佛被冻结了,只有尘埃在光束中缓缓飘落。
林可驱动轮椅,无声地在迷宫般的档案柜间穿行。她的手指快速而精准地拂过柜体侧面的标签,目光如炬地扫过那些模糊褪色的字迹——“设备采购记录(1980-1990)”、“项目审批(1995-2005)”、“材料出入库(终止项目)”。
“材料出入库(终止项目)…”林可的心跳漏了一拍。就是这里!杨振暗示的“终止项目”!她停在一个积满灰尘的柜子前,费力地拉开沉重的金属抽屉。里面塞满了泛黄、卷边的纸张和硬壳文件夹。一股更浓重的霉味和纸张老化的气息涌出。
她顾不上这些,双手戴上事先准备的薄手套,开始快速而仔细地翻找。她的动作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节奏感,这是无数次在实验室精准操作培养出的素养。年份…项目代号…材料名称…她的目光飞速掠过一行行模糊的表格和潦草的签名。汗水从额角渗出,不是因为热,而是因为精神的高度集中和氧气稀薄带来的窒息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门外隐约传来小李踱步的脚步声,每一次都像敲在鼓点上。抽屉里的文件杂乱无章,很多记录残缺不全。她翻过了“铯-137”、“钴-60”的记录,都不是目标。焦灼感像冰冷的藤蔓缠绕上来。难道杨振的消息有误?或者已经被销毁了?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这个抽屉时,指尖触碰到一份手感异常脆弱的文件。它被压在最底层,边缘已经破损。林可小心翼翼地将其抽出。这是一份用老式打字机敲出的“特殊材料库存转移及销毁记录(1987-1993)”。
她屏住呼吸,借着昏暗的灯光,指尖颤抖着划过一行行模糊的油墨字迹。终于,在记录末尾,一行小字映入眼帘:
材料:Ac-227(锕-227)络合物样品
初始库存量:5.2 mg
状态:…(模糊)…已销毁…(模糊)… 残余量:≤ 0.8 mg
处置方式:…(模糊)… 特殊研究用途…
批准调取人: 陆浩宇(时任化学系主任助理)
接收人: 陆浩宇
日期:1992年11月7日
授权依据: 《特殊材料研究许可》批号 SmR-92-114(陆浩宇导师,时任化学系主任签署)
找到了!林可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撞破肋骨。0.8毫克!就是它!就是之前找到的那个铅罐!来不及多想,林可翻开了后面一页:
附页:“神经修复因子”合成路线
材料:S371(有机配体骨架)
步骤:1.Ac-227络合物前体激活……2.引入S371(有机配体骨架)……3.等待配位……
……
备注:S371可自行衰变,释放a粒子,请注意防护…
……
警告:使用方法及效果尚待验证!
……
S371?陆浩宇那里肯定有!林可深吸了一口气,她迅速拿出微型扫描仪,对着这份关键记录进行高清扫描。仪器运作时微弱的嗡鸣声在死寂的档案库里显得格外清晰,每一次都让她心惊肉跳。
就在扫描完成的提示灯亮起的瞬间——
“咔哒。”
档案库门外,传来了清晰的钥匙插入锁孔的声音!紧接着是转动门把手的声响!
有人要进来!不是小李!小李没有钥匙,而且这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公事公办的意味!
林可瞳孔骤缩,全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她以最快的速度将扫描仪塞进毯子下的暗袋,同时将那份脆弱的原始文件胡乱塞回抽屉深处,用其他文件盖住,然后猛地合上沉重的抽屉!
“哐当!”抽屉关闭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与此同时,档案库的门被彻底推开,一道被走廊灯光拉长的、穿着白大褂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正好与轮椅上的林可四目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