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转瞬即至。苏记饮子铺门前早早挂上了“今日东主有约,暂不对外营业”的木牌。铺内却是一派忙碌景象。桌椅重新摆放,铺上了干净的月白桌布。柜台旁设了一个长条案几,上面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今日要品鉴的各式饮子和点心:“茉莉奶绿”盛在通透的琉璃杯中,层次分明;“陈皮普洱”等香茶用素雅的白瓷壶温着;新出的梅子酱、金桔酱盛在小巧的白瓷碟里,旁边配着烤得微焦、切成小块的炊饼;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双色果仁糕”,黄白相间的糕体上,点缀着红色的枣干、琥珀色的桃仁、翠绿的葡萄干,煞是好看。
巳时刚过,受邀的客人便陆续到来。最先到的是泉南镇上的几位老主顾,接着是州府几位官员的家眷,由管事嬷嬷或贴身丫鬟陪着。李墨林和杜明远也联袂而至,杜明远更是带来了两位同在学政衙门供职的同僚。
铺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女客们对“茉莉奶绿”的清新口感和“双色果仁糕”的精致卖相赞不绝口;文士们则更偏爱几款窨制香茶,聚在一起品评风味,谈论诗词。
苏婉穿着一身藕荷色绣缠枝莲纹的衣裙,发间只簪了一朵新鲜的茉莉,穿梭于客人之间,介绍产品,应答得体,举止从容,既不过分热络,也不显冷淡,赢得了不少赞许的目光。
“苏姑娘这‘茉莉奶绿’,茶香清幽,奶味醇和,甜而不腻,实在是夏日佳品。”一位州府通判的夫人笑着称赞。
“这果仁糕也做得巧,甜软适中,果仁香脆,我家老夫人定会喜欢。”另一位员外郎家的嬷嬷也点头附和。
李墨林捻须对杜明远道:“杜兄,你看这苏姑娘,于饮食一道,可谓匠心独运。每样新品,皆有其独到之处,非是胡乱拼凑。”
杜明远深以为然:“更难得是这份不疾不徐、稳扎稳打的心性。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一切看似顺利,气氛融洽。然而,就在品鉴会进行到一半时,铺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只见王蟠带着几个家丁,大摇大摆地想要闯进来,被守在门外的铁柱拦住了。
“干什么?开门做生意,凭什么不让我们进?”王蟠故意高声嚷嚷,试图引起里面客人的注意。
铁柱按照苏婉事先的吩咐,不卑不亢地答道:“王少爷,今日铺子被东主包下办品鉴会,暂不接待外客。请您改日再来。”
“品鉴会?什么品鉴会?我看是故弄玄虚!”王蟠冷笑道,“谁知道你们这里面卖的是什么不干不净的东西?别是又用什么西域毒草糊弄人吧?”
他这话声音极大,清晰地传入了铺内,顿时,原本喧闹的铺子安静了下来,所有客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门口,又疑惑地看向苏婉。
苏婉心中冷笑,果然来了。她面上却丝毫不露慌乱,对客人们歉然一笑,示意娟子继续招呼,自己则缓步走向门口。
就在她准备开口应对时,一个清冷低沉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声音不大,却瞬间镇住了全场:
“本王倒不知,何时这泉南镇的商户,轮到你王家来查验收割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通往内院的帘子被掀开,安王萧景琰不知何时竟已到了铺中,他依旧是一身玄色常服,负手而立,目光淡淡地扫过门口的王蟠,那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无形的威压,让王蟠瞬间脸色煞白,冷汗涔涔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