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退敌安民
蒙古顶尖战力的溃败,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了连锁反应。
城头守军士气如虹,喊杀声震天动地,原本疲惫不堪的身体仿佛又涌出了新的力量,将攀上城头的蒙古兵如同砍瓜切菜般杀退。滚木礌石、热油金汁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收割着城下敌军的生命。
而失去了宗师高手压阵、红莲邪法被破,蒙古大军的攻势瞬间失去了锐气和章法。前军陷入混乱,中军指挥不畅,后军更是出现了骚动。尤其是看到金轮法王被俘、赤莲尊者毙命的景象在军中流传开来,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
“撤!鸣金收兵!”
蒙古中军终于传来了撤退的命令。低沉急促的鸣金声响起,尚在攻城的蒙古士兵如蒙大赦,潮水般向后退去,丢下了无数尸体和破损的器械,狼狈不堪。
“追敌!弓箭手覆盖射击!”郭靖虽身受内伤,依旧强提一口气,下令追击。
箭雨如同飞蝗,追射着溃退的敌军,又留下了大片尸体。直到敌军退出弓箭射程,守军才停止射击。
城上城下,瞬间爆发出劫后余生的震天欢呼!无数将士相拥而泣,或是瘫倒在地,大口喘息,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我们守住了!襄阳守住了!”
“盟主万岁!郭大侠万岁!”
欢呼声中,甄志丙、郭靖、黄药师、周伯通以及全真六子等人,立于城头,望着如潮水般退去的蒙古大军,心中皆是百感交集。这一战,太过惨烈,但也终究是守住了这片土地,护住了身后万千百姓。
“立刻救治伤员,清点战损,修复城防!”甄志丙压下心中激荡,沉声下令。战争尚未完全结束,蒙古大军只是暂时退去,仍需警惕。
众人领命,立刻行动起来。医官、民夫纷纷登上城头,抢救伤员,搬运尸体。城中百姓也自发组织起来,运送饭食清水,协助守军。
经此一役,甄志丙这位“武林盟主”的威望,在襄阳军民心中达到了顶点。力抗金轮法王、破邪法、最终击败并俘获法王,他的身影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人心中,成为了真正的精神支柱。
数日后,初步统计出来。襄阳守军伤亡近半,可谓惨胜。但蒙古大军的损失更为惨重,丢下的尸体不下万具,更损失了金轮法王这位国师级高手和红莲宗首领,可谓元气大伤,短期内已无力再组织如此规模的攻城。
而被俘的金轮法王,被废去武功,严密关押。他虽恨意滔天,却也知道大势已去。
守备府中,众人再次齐聚,气氛已与战前截然不同。
“此战能胜,全赖诸位英雄同心协力,将士用命,百姓支持!”甄志丙向在场众人深深一揖。
郭靖扶住他,慨然道:“盟主何必过谦,若非你力挽狂澜,襄阳恐已不保。”他这话发自肺腑,众人皆点头称是。
黄药师淡淡道:“经此一败,蒙古元气已伤,至少一年之内,无力南侵。然其狼子野心不死,终是心腹大患。”
黄蓉笑道:“爹说得是。不过有了这一年喘息之机,我们便可加固城防,训练新军,联络更多抗蒙力量。下次他们再来,定叫他们碰得头破血流!”
周伯通在一旁啃着鸡腿,含糊道:“打完了就好,可以好好玩了!对了,那几个会放臭气的番僧还有没有?我觉得他们的幡挺好玩的……”
众人闻言,不禁莞尔。
全真六子更是老怀大慰,马钰抚须道:“志丙经此一役,无论武功、威望、心性,皆已青出于蓝。全真教有你,乃大幸也。”丘处机等人亦是点头赞同。
随后,众人商议了诸多善后事宜,包括抚恤伤亡、论功行赏、以及未来的防御策略。
待众人散去后,甄志丙独自静坐,意识沉入系统。
【叮!完成最终阶段任务‘襄阳存亡’,成功抵御蒙古大军总攻,确保襄阳城不失,并重创敌军。任务完成度:完美!】
【获得奖励:积分 点,气运值巨幅提升,特殊称号‘襄阳脊梁’(佩戴大幅提升在襄阳区域声望与号召力),随机高阶功法抽取机会x1。】
【是否立即抽取随机高阶功法?】
看着那高达点的积分和丰厚的奖励,即便是甄志丙的心性,也不由得一阵激动。他平复了一下心绪,选择了“是”。
光轮转动,最终定格在一本散发着混沌气息、封面绘有阴阳太极图案的古籍上。
【叮!恭喜宿主获得高阶功法——《太极玄清道》(残卷?上篇)。】
【《太极玄清道》:源自某个高武仙侠世界的无上筑基法门,蕴含阴阳化生、清静无为之道,与《先天功》有异曲同工之妙,相辅相成,修炼至深处可凝聚先天道体,沟通天地法则。(注:此为上篇,可修炼至金丹境门槛)】
竟然是《太极玄清道》!甄志丙心中狂喜!此功法无疑能将他的根基打得更加牢固,甚至为他指明了一条超越此方世界武学极限的道路!
他强压下立刻修炼的冲动,看向自己如今堪称豪华的面板:
【宿主:甄志丙】
【境界:宗师(中期?巅峰)】
【功法:先天功(中卷?圆满,上卷门槛已破)、太极玄清道(未入门)、左右互搏术(精通)……】
【积分:】
【称号:武林盟主、襄阳脊梁】
【物品:清心玉符x3,破邪箭镞x32,中级顿悟卡x1……】
【当前任务:无(可触发)】
实力、声望、资源、乃至未来的道路,都在这一战后得到了质的飞跃!
他知道,襄阳之围虽解,但他的“逆天改命”之路,才刚刚踏上真正的起点。江湖浩渺,世界广阔,还有更多的挑战与机缘在等待着他。
比如,那红莲宗令牌背后可能牵连的西域势力,蒙古帝国更深层的底蕴,以及这方天地是否真的只有武道……
他推开房门,阳光洒落,映照着他坚毅而自信的面容。
前路漫漫,吾亦往矣。
(襄阳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