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级”深空探索舰“启明号”,如同一枚修长的火焰种子,静静地悬浮在近地轨道船坞旁。它的装甲流动着淡淡的银辉,那是“先天一气”与新型合金融合后的光泽,舰首的观测阵列如同锐利的鹰眼,望向无垠的深空。两侧,两艘体型稍小但同样精锐的“青鸾级”护卫舰——“破晓号”与“晨曦号”——如同忠诚的羽翼。
“盘古计划”远征队出征仪式,通过量子通讯向全球直播。 这是艾尔丹离开后,人类文明第一次主动、成体系地向地球之外迈出步伐,象征着一种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探索的心态转变。
林默的影像出现在所有屏幕前,他的声音平静而充满力量:
“……此去星海,非为征服,而为求知。我们携带的不是武器,而是对未知的好奇与对和平的祈愿。‘启明号’的使命,是为人族点亮前往深空的第一盏灯。愿星火之光,终成燎原之势。”
赵云虎站在“启明号”的舰桥上,身着笔挺的深空作战服,肩章上闪耀着新的将星。他透过舷窗,最后看了一眼那颗蔚蓝色的家园,沉声下令:“‘盘古计划’远征队,出发!”
引擎启动,幽蓝色的等离子流喷涌而出,三艘战舰缓缓脱离船坞,调整方向,然后猛然加速,化作三道流光,义无反顾地射向火星轨道之外的小行星带。
远征队将面临长达数月的航行,期间需要穿越充满未知辐射和微流星体的危险区域。这对舰船的性能、船员的心理和生理都是极大的考验。
与此同时,地球,南极洲。
这片被冰雪覆盖的白色大陆,此刻却暗流涌动。一个隶属于“熵影商会” 的伪装科考站深处,重型钻探设备正日夜不停地向冰盖下方掘进。他们的目标,并非科学样本,而是根据一份偶然获得的、源自苏维埃解体时期流出的绝密档案——档案中提到,纳粹德国在二战末期曾在此地发现过一处 “非地球造物” 的金属结构体,并将其命名为 “瓦尔哈拉方舟”。
商会高层相信,这或许是比地球上古遗迹更高级的、真正的外星造物,蕴含着难以想象的技术。他们不惜重金,贿赂了相关国家的监察人员,在此进行秘密挖掘。
钻头穿透了数千米厚的冰层,终于触及了一个坚硬的、非自然的物体。当清理掉附着的冰晶后,一片光滑如镜、闪烁着暗蓝色金属光泽的弧形结构暴露出来。其材质无法分析,表面刻满了从未见过的、仿佛蕴含动态星图的奇异纹路。
“找到了……传说中的方舟……” 项目负责人,一个眼神阴鸷的中年男人,喃喃自语。他没有注意到,当钻探设备产生的震动传递到这片结构体时,那些星图纹路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仿佛某种沉睡的机制被轻微触动。一股冰冷而纯粹的、与“灵能”或“先天一气”都截然不同的能量波动,如同细微的涟漪,在冰层下扩散开来。
这波动极其微弱,甚至避开了近地轨道的常规监测网,却被远在数百万公里外、正处于巡航状态的“启明号”上,那台基于“先天一气”和艾尔丹知识改造的 “广域灵能感应阵列” 捕捉到了一丝异常。
“报告舰长,” 传感器操作员向赵云虎汇报,“接收到一段来自地球方向的、极其短暂且异常的能量波动信号,坐标……南极洲。能量特征无法识别,非地球已知任何类型。”
赵云虎眉头微皱。地球方向的异常?在远征队刚刚出发之际?这绝非巧合。
“记录信号特征,提高至c级关注。继续执行主要任务,目标——小行星带‘谷神星’基地预设点。”
他决定按计划行事,但将这个异常信号加密传回了怒涛崖。南极冰盖之下,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远征的星火已点燃,而家园的阴影却并未散去。深空与深渊的探索,同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