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边是秋爽斋三姑娘的住处;那边是稻香村是珠大奶奶跟兰哥儿住的住处;那边是紫菱洲其中的缀锦楼是二姑娘住的地方;对面的蓼风轩是四姑娘的住处;最后面的是蘅芜苑宝姑娘的住处;还有西边那片竹林中就是林姑娘的潇湘馆。旁边的怡红院是宝二爷的居所;最高的那处就是凸碧山庄了也是园子里最大的地方了,二奶奶说得符合三爷的身份,专人让人收拾出来了的.....”一路上平儿一边介绍大观园的格局,一边引着贾环往凸碧山庄而去。
正说话间发现贾环看着一处小院子,周边都是摇曳的芦苇,觉的此处甚为幽静,打断平儿的话问道:“平儿姐姐,这是何处?”
“哦,这啊,这是芦雪庵。平日里姑娘们闲来吟诗作对的地方。”平儿说道。
贾环聊有兴致的推开竹篱笆的院门,一带几间茅檐土壁,四面都是芦苇掩覆,一阵寒风吹过带起无数芦花,仿佛置身雪中,这芦雪庵果然名副其实,贾环推门走进屋内,只见屋内摆设谈不上奢华,但也是简洁淡雅,一应俱全,推开西边的窗户不仅可以欣赏日落景色,还可以倚窗垂钓,看着漫天的芦花,贾环脑中浮现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场景,转身对平儿说道:“平儿姐姐回去告诉二嫂子,说我想住这里。”
“这里啊!”平儿看了看房间说道:“这里偶尔来看看也就罢了,哪里适合长久居住呢?凸碧山庄那边都收拾妥当,那边可可比这里强不少呢?再说了这里也配不上三爷的身份不是?”平儿笑道。
“我什么身份?不过是些虚名,说到底不还是贾家的子孙。再说了那凸碧山庄乃是整个园子至高之处,往来尤为不便,倒不如这里清净方便。”贾环说道。
“这个......”平儿犹豫了一下说道:“不如这样,三爷您先过去,待我回了二奶奶,就说您想住在芦雪庵,再让人将这里再好好收拾一下,您再住过来不迟!要不二奶奶又该说我不会办事了。”
“也好,那就有劳姐姐了!”说完跟着平儿继续向凸碧山庄而去。
这凸碧山庄原本是这大观园中一处登高赏月的地方,会客厅、观月台建的金碧辉煌,和下面的凹晶溪馆形成一高一低鲜明对比,也算是这园子中的一处好景致,能够将园子里的风光尽收眼底,是王熙凤专门安排给贾环的住处。
霁月、云舒、诗晴、画意四个丫鬟早就羡慕司琪、伺书、入画她们能跟着主子住在园子里,没想到今天她们不仅住进来了,而且还是园子里最大的一处,几个丫头兴奋的不得了,一直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反观琥珀却是一直归置东西,眼见贾环跟着平儿从下面上来,急忙出门迎接,此时贾环的酒气已经散尽,对着琥珀说道:“姐姐且慢收拾东西,过几天我们还要搬到下面的芦雪庵去。”
琥珀一听还要搬家也没多说什么,本来她也嫌弃这山庄太高太大,不似当初的小院子住的舒服。便顺口答应道:“嗯一切都听爷的。”转头对几个正在收拾丫鬟婆子说道:“东西先别着急开箱,捡常用的东西摆出来,其余还装箱子里吧!”
“这里不是挺好的嘛,干嘛还要搬?”霁月几人听完问道。
贾环笑着在她脑袋上敲了一下说道:“傻丫头,不知道‘高处不胜寒’吗?”霁月吃痛,只得对着贾环吐了吐舌头,做个鬼脸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既然三爷到了,我也就不打扰三爷休息了。我这就去回二奶奶,将芦雪庵早点收拾出来,你们也好搬过去!”平儿笑了笑说道。
“那就有劳姐姐操心了,我就不送姐姐了,改日再请姐姐过来吃茶!”贾环说道。
“三爷快留步吧,哪敢让您送我啊。对了姐妹都让我替她们谢三爷的赏赐呢?”平儿对着贾环亮了亮手腕上的镯子笑道,说完转身往门外走去。
明月初上,一轮玉盘高高挂在半空,皎洁的月光洒满整个凸碧山庄,月辉映照之下,整个山庄仿佛都照进月亮之中,有种仿若仙宫的感觉。
此时贾环正在观月台上看书,桌旁摆着几样精致点心,茶炉上的茶壶冒着阵阵热气,散发出阵阵茶香,正看的入迷之间,忽然感觉头顶有什么东西落下,伸手一接原来是一朵绽放的秋海棠,紧跟着身后传来一阵女子银铃般的轻笑声。
贾环转头看时,只见黛玉一身月白长裙,上绣竹叶青青,此时正站在自己身后,手中拿着几朵秋海棠,贾环连忙将书放在一旁,起身笑道:“原来是林姐姐来了,快坐!”说完便取过杯子给黛玉倒杯茶。
“你个‘呆头鹅’看什么书呢?看的如此痴迷。连来人了也不知道。”黛玉在贾环对面坐下一边问道,一边伸手想去拿桌子上的书看。
贾环也正欲将书拿起,不成想他那宽厚的手掌正好握住黛玉那只纤纤玉手,一时间二人竟然愣住了,贾环只感觉黛玉的手柔软无骨,滑嫩无比;黛玉则觉得自己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握住,手掌间传来一阵温暖。待二人抬头迎上彼此的眼眸之时,却是都羞红了脸庞,贾环连忙尴尬的抽回手,黛玉也急忙将书拿在手上,低头看书掩饰尴尬之色。
气氛一时陷入沉默,还是贾环率先开口:“姐姐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说完将茶杯往黛玉面前推了推。黛玉也是小声的“嗯”了一声,才拿起书看去,只见上面写着: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黛玉看完问道:“这是《文心雕龙》?环哥儿几时开始看这书了?”
“不过是偶尔看看,打发时间罢了。”贾环说道。
“那你如何看待《知音》一篇?”黛玉忽然来了兴致,想要考教贾环一番。
“依我看这‘千金易得,知音难求’。古有俞伯牙与钟子期,二人一见如故互相欣赏,引为知音之交。子期死后,伯牙挑断琴弦,怒摔古琴,自此后高山流水再无知音。知其面知其心知其行方为知己;知其面不知其心谓之君子之交,君子之交淡如水。不知其面不知其心为陌路之人。若男子与男子之间彼此互相了解,互相惦记则为知己,若男子与女子之间则为相思......”贾环侃侃而谈,提到相思二字,方才想起提问之人乃是黛玉,遂脸上一红不再说下去。
黛玉听完也点了点头,笑问道:“那环哥儿可有知音?”
“姐姐说笑了,我不善音律,又何来知音。”贾环说道。
“若你想学我可以教你!”黛玉说道。
“姐姐还精通音律?”贾环一听来了兴致问道。
“那是自然,你这里可有琴?”黛玉问道。
“有有!”贾环忙对里面吩咐道:“霁月将古琴取来!”
不多时,霁月抱着一把嵌着螺钿的琴徽的古琴出来,黛玉接过古琴上下打量,一眼便看出此琴乃是上好的楠木制成,琴轸皆是象牙所制,黛玉暗道好琴。而云舒更是在紫铜的香炉里燃上好的沉香,随着香炉中的袅袅青烟升起,黛玉月白襦裙的袖口轻轻覆在琴弦边,露出皓腕上一抹洁白。
指尖尚未落下时,眼波先随着檐外的流云漾了漾,仿佛将整个山庄月色都凝在了睫羽间。挑、勾、抹、剔,指尖在七弦间流转,初时如溪涧潺潺,泠泠然漫过心尖;转而弦音渐急,似有乳燕穿帘,翅尖掠过高耸的飞檐;末了一挑一收,余音袅袅,竟与远处山寺的钟声相和,惊得廊下笼中的画眉振翅轻啼。
一曲终了贾环居然听的痴迷了,直觉仙音绕耳,不自觉的低声吟了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贾环何其有幸能闻的姐姐妙音仙曲。”
黛玉看见他的呆样不禁笑出声来,说道:“你若喜欢听,我可以经常弹给你听。”
贾环闻听黛玉此言,高兴的站起身来,一把握住黛玉的手道:“姐姐此话当真!”
“环儿,你弄疼我了。”黛玉柔声嗔道。
贾环这才发现自己太激动,此时正紧紧的抓着黛玉那柔弱无骨的纤纤玉手,月光映照之下黛玉那羞涩的模样更显妩媚动人,一席白衣犹如广寒仙子。二人的身影在月色之中越拉越长......